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安徽省卫生厅资助课题(09A084)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徐静张莉李光早欧丽韩彩虹更多>>
相关机构: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快速成型技术
  • 1篇动脉
  • 1篇血管
  • 1篇血管造影
  • 1篇眼眶
  • 1篇影像
  • 1篇影像学
  • 1篇影像学研究
  • 1篇再造术
  • 1篇造影
  • 1篇手术
  • 1篇手术期护理
  • 1篇术期护理
  • 1篇皮瓣
  • 1篇颌面
  • 1篇颌面外伤
  • 1篇围手术
  • 1篇围手术期
  • 1篇围手术期护理
  • 1篇护理

机构

  • 3篇蚌埠医学院第...
  • 1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蚌埠医学院第...

作者

  • 3篇徐静
  • 2篇李光早
  • 2篇张莉
  • 1篇沈嬿
  • 1篇李旭文
  • 1篇王学梅
  • 1篇沙磊
  • 1篇张阳
  • 1篇谢波
  • 1篇韩彩虹
  • 1篇欧丽
  • 1篇韦敏
  • 1篇葛树星
  • 1篇高嵩
  • 1篇黄鹤

传媒

  • 1篇中国修复重建...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中华全科医学

年份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快速成型技术在复合性眼眶损伤修复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快速成型技术在复合性眼眶损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16例复合性眼眶损伤的患者,在三维重建的基础上采用快速成型技术重建1:1等大三维模型,根据模型及手术模拟制订手术方案并临床应用。结果本组均成功制模。切口均I期愈合。术后随访3个月-3年,面部形态满意,眼眶对称,眼球活动自如,复视消失。结论利用快速成型技术重建的模型能立体、精确地显示眼眶部三维解剖结构及其相互关系,为准确了解畸形情况、制订合理的手术治疗计划提供重要依据。
徐静韦敏沈嬿李光早张莉李旭文
关键词:眼眶
滑车上动脉的影像学研究及在鼻再造术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通过颈内、外动脉造影对滑车上动脉分支血管进行影像学研究,并设计改良额部皮瓣行鼻再造术。方法选用30例成人颈内、外动脉造影资料进行血管三维成像,对滑车上动脉分支(肌支和皮支)进行研究,探讨滑车上动脉分支走行、层次以及与眶上动脉的交通情况。根据影像学检测结果临床应用滑车上动脉分支设计额部皮瓣对11例鼻缺损患者行鼻再造术。其中男7例,女4例;年龄15~48岁,平均23岁。鼻缺损范围3.0 cm×2.5 cm~5.0 cm×3.5 cm。结果颈内动脉造影和三维成像显示,30例滑车上动脉恒定出现,直径(0.9±0.6)mm;其中浅层皮支恒定出现,直径(0.7±0.3)mm;深层肌支4例缺失,直径(0.5±0.5)mm,走行于额肌间,长(32.0±6.2)mm,分支间互有交通并与眶上动脉亦有吻合。临床应用皮瓣均成活,无软骨外露,外形良好。术后经4个月~3年随访,鼻尖、鼻翼及鼻小柱外形接近正常,鼻高度和坡度适中,再造鼻质地弹性良好,鼻孔无狭窄,通气功能正常。结论影像学检测结果佐证了滑车上动脉存在恒定皮支,以其分支为血管蒂设计的额部皮瓣提高了鼻再造疗效。
徐静张阳谢波李光早张莉黄鹤高嵩葛树星
关键词:滑车上动脉血管造影鼻再造额部皮瓣
快速成型技术在颌面外伤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总结快速成型技术在颌面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通过对整形外科收治的16例颌面部外伤患者围手术期的综合护理,利用三维重建和快速成型技术制作的手术前后模型进行护理教育,提高患者对病情的直观认知及心理耐受能力。结果本组患者术后无一例感染、血肿发生,面部外形基本对称,生理功能基本恢复。本组患者都对颜面部的形态效果表示满意,达到心理预期目标。结论快速成型技术在颌面外伤畸形患者围手术期恢复的护理过程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利用快速成型技术的应用,有利于患者对病情、治疗过程和结果的认知,有利于增强患者战胜病痛的信心。
王学梅沙磊欧丽韩彩虹徐静
关键词:颌面外伤护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