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10D037)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彤更多>>
- 相关机构:黑龙江大学中共中央编译局更多>>
-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更多>>
- 从马克思的实践观看20世纪的生活世界理论
- 2011年
- 马克思认为,对自然、社会、人的历史以及知识都要从人的实践活动方式上来理解,实践规定了人特有的生存方式与思维方式。当我们用马克思的实践观来审视20世纪的生活世界理论的发展时,就会发现,胡塞尔、许茨等人缺失的正是马克思所强调的在物质生产资料基础上的主客体相统一的维度。哈贝马斯由于重视了这一关键思想,把生活世界视为总体性的文化世界,因而其观点才达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统一的综合高度。
- 张彤
- 关键词:社会文化世界
- 许茨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比较被引量:1
- 2012年
- 胡塞尔"生活世界"的概念深深地影响了许茨,许茨借用了这一概念,并把其运用到其现象学社会学理论之中。许茨与胡塞尔的生活世界理论的比较可以概括为:从先验的生活世界到日常生活世界,从先验的主体间性到日常生活中的主体间性,从先验的第一哲学到日常生活中的社会科学。
- 黑龙江大学文化哲学研究中心,哈尔滨150080)张彤
- 关键词:许茨胡塞尔主体间性社会实在
- 实在、符号与文化——许茨的现象学社会学理论
- 2011年
- 胡塞尔晚年提出了“生活世界”这一概念,由于胡塞尔几乎毕生都在追求实现先验哲学的理想,因而“生活世界”在胡塞尔的哲学中地位有限,关于生活世界的研究只被“看作是通向超验现象学的两条新道路之一”[1]。而正是他的学生,阿尔弗雷德·许茨注意到了胡塞尔“生活世界”所包含的日常生活的内容和社会文化的意义,通过对日常生活的最高实在与主体间性的社会世界的分析,揭示出生活世界是包含着多重实在的类型和各种社会符号的文化世界,从而发展了现象学的社会学理论。
- 张彤
-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社会符号现象学先验哲学胡塞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