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790128)

作品数:17 被引量:111H指数:7
相关作者:彭文慧李恒李永东曹利平王志标更多>>
相关机构:河南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浙江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4篇社会资本
  • 4篇资本
  • 4篇经济增长
  • 3篇农业
  • 3篇区域经济
  • 3篇区域经济增长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收入差距
  • 2篇农民
  • 2篇农民工
  • 2篇粮食核心区
  • 2篇粮食核心区建...
  • 2篇民工
  • 2篇核心区建设
  • 2篇比较优势
  • 2篇城市
  • 2篇城市化
  • 2篇城乡
  • 2篇城乡收入

机构

  • 14篇河南大学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作者

  • 7篇彭文慧
  • 4篇李恒
  • 3篇李永东
  • 1篇曹利平
  • 1篇袁冬梅
  • 1篇王志标
  • 1篇刘庆安

传媒

  • 2篇经济经纬
  • 1篇商业时代
  • 1篇生产力研究
  • 1篇经济问题
  • 1篇国际贸易问题
  • 1篇河南大学学报...
  • 1篇统计与决策
  • 1篇当代经济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宁夏社会科学
  • 1篇经济学动态
  • 1篇农村经济
  • 1篇中央财经大学...
  • 1篇江西农业大学...
  • 1篇长沙理工大学...
  • 1篇平顶山学院学...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5篇2012
  • 6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9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与农业土地制度创新
2011年
粮食核心区建设是国家针对全球粮食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和国家粮食战略安全问题进行的战略规划。河南省粮食核心区建设对于保障区域粮食供给和国家粮食安全至关重要。农地制度变迁和粮食核心区建设紧密相关,粮食核心区建设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增强土地大范围、跨行业流转,充分盘活土地要素资源。本文分析了粮食核心区建设和农地制度安排的基本关系,并在对核心区农户进行调研的基础上,提出了促进土地流转及土地制度变迁的基本取向。
李永东
关键词:粮食核心区农地制度
略论文化市场均衡中的第三方力量被引量:5
2010年
主要考察文化市场均衡问题。回顾了国内外文化市场研究的现状,明确了文化市场中的第三方概念,讨论了文化市场中供给、需求和由它们形成的文化市场均衡类型,分析了第三方对于文化市场所产生的影响,并提出了繁荣文化市场的若干建议。
王志标
关键词:文化市场
农村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与农业规模化经营研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被引量:32
2009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大规模流动,但流动过程是以青壮年男性为主的"候鸟式"循环流动,他们"弃农不弃地"、"离土不离乡"。进入21世纪,由于农村劳动力流动政策的转变和"新生代"成为流动大军的主体,常年外出的农村劳动力在增加,举家外出者占到一定比例,流动方式逐渐由"候鸟式"向"迁徙式"转变。基于此,本文对我国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趋势与特点进行了梳理,并以河南省固始县为例,分析了农村劳动力流动对土地流转和农业规模化经营所带来的契机。
曹利平
关键词:劳动力流动土地流转农业规模化经营
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就业的促进机制与政策建议被引量:8
2011年
返乡农民工就业的过程实质上是职业流动的过程,这与其所具有的社会网络关系有关。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返乡农民工就业有促进作用,主要在于减少农民工工作搜寻的成本、增加农民工就业的稳定性、增加返乡农民工的知识技能、增加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渠道多样化和带动其它农民转移等方面,在此基础上提出营建良好社会资本以促进返乡农民工就业的政策建议。
彭文慧
关键词:社会资本返乡农民工就业稳定性
贸易与城乡收入差距关系研究:1985-2008年
2012年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贸易的快速增长,我国的城乡收入差距呈逐步扩大趋势,表明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关系。以30个省(市区)为横截单元,以1985-2008年的时序数据组成综列数据,研究贸易作用于城乡收入差的机制。研究发现,贸易是促进我国城乡收入差距扩大的重要因素,其起作用的方式不但与地区差异有关,而且与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性质相关。
李恒袁冬梅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城市化
社会资本、产业集聚与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空间差异被引量:7
2013年
社会资本构成了劳动生产率的制度条件,而经济集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也在新经济地理学的模型中得到了肯定。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社会资本、产业集聚对工业劳动生产率的作用,结果显示,由于空间溢出的作用,我国工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社会资本对工业劳动生产率增长效应显著,但不同结构不同性质的社会资本其作用机制和作用结果也不同;控制地区和开放度等因素后发现,经济集聚对区域工业劳动生产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
彭文慧
关键词:社会资本产业集聚工业劳动生产率
中原经济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路径与政策分析被引量:2
2012年
现代产业体系是支撑区域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和主体内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应该是积极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发展现代产业,实现产业支撑,将利用地方资源要素和吸引外部高级要素流入有效结合,最终形成有竞争力的产业体系。
彭文慧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产业转移比较优势
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特征及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被引量:13
2012年
知识和创新分布的区域失衡是导致收入分配与经济增长呈现区域差异的根本原因。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分布,并研究其与区域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我国各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具有空间自相关特征,即区域创新能力倾向于空间集聚,区域创新能力具有空间溢出性,不但作用于当地的经济增长,而且对近邻地区的经济增长也带来影响;经济开放程度和城市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区域创新能力的空间溢出效应也更强烈。
李恒
关键词:区域创新能力经济增长
开放型经济发展的动力机制与模式选择——以内陆省份为例被引量:14
2011年
改革开放以来,内陆省份的开放发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但在吸引外资、劳动力市场发育和工业化进程方面仍然存在诸多问题。由于内陆省份的开放发展不但面临产品自由流动的国际环境,也面临要素自由流动的国内环境,则适合其开放发展的模式不再是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出口带动型模式,而应该是强调生产要素流入型的资源要素整合型模式,这不但能够促进内陆省份发挥比较优势,而且能够通过吸引高级要素流入进行资源要素的结构性整合,并形成与东部地区的产业分工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李恒
关键词:内陆省份开放型经济比较优势
社会资本、外资行为与区域经济增长空间差异被引量:2
2012年
在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经济社会转型进程中,外商直接投资的区位选择即是其寻找并利用社会网络中资源的过程。由于外资行为的空间溢出效应,实际利用外资会对近邻省份的经济增长带来影响,而且外资的社会资本结构对区域经济增长作用显著,外资融入本地的程度越高越有利于促进区域经济增长。
彭文慧
关键词:社会资本区域经济增长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