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889)

作品数:5 被引量:26H指数:2
相关作者:张荣伟张珣李颖汤颖周志可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小鼠
  • 2篇切除
  • 2篇切除术
  • 2篇分切
  • 2篇部分切除
  • 2篇部分切除术
  • 1篇地平
  • 1篇调节T细胞
  • 1篇动脉
  • 1篇动脉斑块
  • 1篇动脉狭窄
  • 1篇增生
  • 1篇增生症
  • 1篇治疗无效
  • 1篇实验性自身免...
  • 1篇实验性自身免...
  • 1篇鼠肝
  • 1篇尼莫地平
  • 1篇脾部分切除
  • 1篇脾部分切除术

机构

  • 4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作者

  • 5篇张荣伟
  • 3篇张珣
  • 2篇汤颖
  • 2篇李颖
  • 1篇张慧敏
  • 1篇禹红梅
  • 1篇田阿勇
  • 1篇周志可
  • 1篇刘文静
  • 1篇李婉

传媒

  • 3篇中国医药导报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解剖科学进展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4
  • 2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单药治疗无效的危险因素被引量:16
2012年
目的通过分析α-受体阻滞剂治疗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无效的危险因素,明确初诊老年BPH的药物选择。方法回顾研究96例老年BPH患者,其中单用α-受体阻滞剂坦索罗新治疗组42例,与5α-还原酶抑制剂非那雄胺联合治疗组54例,比较两组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生活质量指数(QOL)、最大尿流速(Qmax)、残余尿量(PVR)、前列腺体积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结果联合用药与单药治疗组比较,前列腺体积、Qmax和IPSS具有统计学差异;多元回归分析显示IPSS(P<0.001)及前列腺体积(P<0.05)与老年BPH单药治疗无效密切相关。结论老年BPH患者单药及联合治疗均能改善病情,对于初诊时具有较高的IPSS评分及严重的前列腺体积增大者应给予药物联合治疗。
张荣伟李颖周志可
关键词: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非那雄胺
β-榄香烯对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小鼠早期炎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其免疫学机制
2012年
目的探讨β-榄香烯对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mmune encephalomyelitis,EAE)小鼠早期炎性损伤的治疗作用及可能的免疫学机制。方法 6~8周龄健康雌性野生型C57BL/6小鼠(SPF15)共64只,均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β-榄香烯治疗组。采用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yelin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 peptide35-55,MOG35-55)多肽作为抗原诱发EAE小鼠模型。于免疫后15日剥离脊髓组织进行病理学研究,MTT实验检测EAE小鼠MOG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及β-榄香烯(β-elemene)对MOG抗原特异性增殖反应的影响,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各组小鼠脊髓及淋巴结细胞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转录因子孤儿核受体(retinoid acid-related orphan receptors-γt,RORγt)、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23(interleukin-23,IL-23)、转化生长因子β(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TGF-β)以及叉头蛋白3(Foxp3)的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的神经功能评分高于治疗组(<0.05),治疗组小鼠脊髓炎症及轴索损伤较模型组减轻。免疫后11d,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小鼠脊髓IL-17、RORγt、IL-6、IL-23的mRNA的表达减少(<0.05),Foxp3mRNA的表达增加(<0.05),并持续至免疫后15d。体外研究发现模型组T淋巴细胞增殖较对照组更明显(<0.05),治疗组β-榄香烯对T淋巴细胞增殖抑制呈现明显的量效关系(<0.05);与模型组比较,治疗组体外培养的淋巴细胞IL-17、RORγt、IL-6、IL-23mRNA表达水平增加,Foxp3mRNA表达水平减少(<0.05)。结论β-榄香烯减轻EAE小鼠早期炎性损伤,可能与其抑制髓鞘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多肽反应性T细胞的激活以及维持Th17细胞/调节T细胞亚群的平衡密切相关。
张荣伟李颖田阿勇张慧敏禹红梅
关键词:Β-榄香烯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调节T细胞小鼠
尼莫地平对小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与机制研究
2015年
目的:探讨尼莫地平对小鼠肝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损伤的保护作用及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18~20月龄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C组,n =12),不做任何特殊处理;手术组(S组,n =12),小鼠在麻醉后行肝部分切除术;尼莫地平组(Nimo组,n =12),手术与S组相同,并于术前1 d开始腹腔注射尼莫地平。每组于术后3d处死实验小鼠,迅速获取海马组织。 T迷宫实验检测实验小鼠术后3d的学习和记忆能力;Nissel染色及透射电镜观察实验小鼠海马神经元存活的数量及超微结构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实验小鼠海马Fas和FasL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S组小鼠认知功能术后3 d明显下降(P〈0.05);与S组比较,Nimo组可改善小鼠术后3 d的认知功能(P〈0.05)。 Nissel染色可见Nimo组术后3 d小鼠海马神经元存活数量较S组明显增多;透射电镜下可见Nimo组术后3 d小鼠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较S组明显减轻。Nimo组术后3 d小鼠海马组织Fas和FasL表达较S组减少(P〈0.01)。结论尼莫地平可通过抑制Fas/FasL介导的海马神经元凋亡而改善老龄小鼠的术后认知功能。
张珣汤颖李婉张荣伟
关键词:尼莫地平肝部分切除术
颈动脉狭窄程度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部位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部位与脑梗死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1月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设为观察组,同时选取100例同期就诊非急性脑梗死患者设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头颈动脉联合CTA检查,观察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斑块分布部位,并用斑块分析软件分析颈动脉狭窄程度及斑块性质。结果观察组颈动脉无狭窄,中、重度狭窄及闭塞较对照组增高(25.2%,28.0%,15.5%,11.1%比54.0%,15.2%,6.8%,3.0%)(P〈0.05);观察组斑块检出率高于对照组(74.8%比46.0%,P〈0.01);观察组不稳定斑块比例高于稳定斑块(83.9%比38.0%)(P〈0.05),对照组稳定斑块比例高于不稳定斑块(62.0%比16.1%)(P〈0.05);观察组混合斑块和软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对照组纤维斑块及钙化斑块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P〈0.01)。结论颈动脉狭窄程度以及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性质与急性脑梗死的发生具有明确的相关性,而颈动脉斑块部位与急性脑梗死发生无明显相关。
汤颖张珣张荣伟
关键词:颈动脉狭窄颈动脉斑块不稳定斑块脑梗死
维生素D对老龄小鼠脾部分切除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维生素D对老龄小鼠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将老龄C57BL/6小鼠(18~20月龄)随机分为对照组、手术组和维生素D治疗组。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手术组在麻醉下行脾部分切除术,维生素D治疗组为术前3 d开始每天腹腔注射维生素D。T迷宫实验检测实验小鼠的学习和记忆能力;HE染色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实验小鼠海马组织结构病理改变;术后第3天处死实验小鼠,迅速获取海马组织,利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PCR)检测海马组织Th17细胞亚群特异性细胞因子及其分化相关的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IL)-17、IL-6、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mRNA表达;利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检测海马组织IL-17、IL-6、TGF-β的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手术组小鼠认知功能于术后3 d明显下降(P〈0.05);维生素D治疗组小鼠认知功能改变同手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光镜下维生素D治疗组小鼠海马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较手术组明显减轻;透射电镜下手术组可见海马神经元胞质内空泡形成明显,部分出现裸核,线粒体肿胀,峭大部分消失,基质呈空泡状;突触间隙增宽,电子密度降低,维生素D治疗组海马组织的超微结构改变明显减轻。术后3 d手术组小鼠海马组织IL-17、IL-6、TGF-β的mRNA和蛋白表达增加,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均P〈0.01);维生素D治疗可明显抑制术后海马组织IL-17、IL-6、TGF-β的表达(P〈0.01)。结论维生素D可通过调控Th17细胞亚群的分化而改善老龄小鼠的术后认知功能。
张荣伟刘文静张珣
关键词:维生素D老龄TH17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