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00886)

作品数:7 被引量:23H指数:3
相关作者:邱伟胡学强陆正齐李蕊舒崖清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中山大学广州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多发
  • 2篇多发性
  • 2篇多发性硬化
  • 2篇水通道
  • 2篇水通道蛋白
  • 2篇水通道蛋白4
  • 2篇通道蛋白
  • 2篇细胞
  • 2篇基因
  • 1篇蛋白质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星形
  • 1篇星形胶质
  • 1篇星形胶质细胞
  • 1篇阳性
  • 1篇阳性患者
  • 1篇遗传学
  • 1篇易感基因

机构

  • 7篇中山大学附属...
  • 2篇中山大学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广州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邱伟
  • 6篇胡学强
  • 5篇陆正齐
  • 5篇李蕊
  • 3篇舒崖清
  • 2篇麦卫华
  • 2篇王玉鸽
  • 2篇龙友明
  • 2篇黄建华
  • 1篇张炳俊
  • 1篇肖丽
  • 1篇伍爱民
  • 1篇徐文
  • 1篇戴永强
  • 1篇陈莹
  • 1篇钟晓南
  • 1篇鲍健
  • 1篇孙晓渤

传媒

  • 2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中华神经科杂...
  • 1篇中国神经免疫...
  • 1篇中国神经精神...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现代神经...

年份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TPMT基因突变与硫唑嘌呤所致毒副反应的关系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巯代嘌呤甲基转移酶(TPMT)基因突变与硫唑嘌呤(AZA)所致的毒副反应之间的关系。【方法】选择自2012年至2014年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就诊的224例患者(包括13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和89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进行前瞻性研究:给予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AZA口服(25~100 mg/d),观察2个月后出现的毒副反应情况;同时采用PCR-SNa Pshot方法检测224例患者4种常见的TPMT突变等位基因TPMT*2(G238C)、TPMT*3A(A719G/G460A)、TPMT*3B(G460A)、TPMT*3C(A719G),比较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与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的基因突变率,以及观察服用AZA后不同基因型患者的毒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①224例患者中TPMT*3C杂合子患者共9例(其中5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4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野生型基因纯合子共215例(其中130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85例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未检测到TPMT*2、TPMT*3A、TPMT*3B型突变。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TPMT基因突变率(3.7%)与非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TPMT基因突变率(4.4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130例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中有16例出现毒副反应,其中11例肝脏毒性、4例血液毒性、1例肝脏及血液毒性;5例TPMT*3C杂合子患者服AZA后均出现毒副反应(5/5),而基因纯合子的脱髓鞘患者服AZA后出现毒副反应发生率为8.8%(11/125)。【结论】TPMT*3C杂合子突变类型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患者服用AZA具有更高的毒副反应风险。对于需服用AZA的患者在服药前检测TPMT基因是非常有必的。
舒崖清王玉鸽黄艳露李蕊陆正齐胡学强邱伟
关键词:脱髓鞘疾病硫唑嘌呤
伴脑脊液糖水平低下的神经结节病:临床特点及误诊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伴脑脊液(cerebrospinal fluid,CSF)糖低下的神经结节病十分罕见且容易误诊。本文探讨伴CSF糖水平低下的神经结节病临床特点及总结诊治经验。方法总结我院收治的1例伴CSF糖水平低下的神经结节病临床特点及诊治经过,并系统性回顾既往国内外报道的类似病例临床特征及诊治情况。结果本例患者CSF糖显著降低,头颅和脊髓MRI提示脑脊膜增厚、强化及多发肉芽肿性病变。脑活检病理显示非干酪样肉芽肿改变。回顾性分析提示:7例患者中5例头颅MRI多有广泛脑膜炎症。4例患者在病程早期误诊为结核,3例则无法明确区分结节病、结核或淋巴瘤样肉芽肿。最终确诊多依赖胸部CT、67镓扫描/18F-FDG PET、头颅MRI等发现可疑病灶进一步取活检。结论伴发CSF低糖的神经结节病多出现广泛脑膜病变,易误诊为结核性脑膜脑炎。详细寻找包括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CNS)以外组织的可疑病灶十分重要,确诊依赖病理结果。
李蕊伍爱民鲍健舒崖清肖丽陆正齐胡学强邱伟
关键词:脑脊液结核性脑膜脑炎
多发性硬化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13年
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AST)在多环节参与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MS)的发生发展。AST通过表达Toll样受体及dsRNA依赖的蛋白激酶介导中枢神经系统(CNS)固有免疫,并且通过表达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Ⅱ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antibody,MHCⅡ),分泌细胞因子参与CNS获得性免疫反应。体内外研究均表明AST表达MHCⅡ类分子受多种因素调控。MHCⅡ反式激活因子(classⅡMHC transacti-vator,CITTA)在AST表达MHCⅡ类分子的信号通路中起重要作用。
邱伟李蕊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星形胶质细胞免疫调节
多发性硬化人类白细胞抗原易感基因研究进展
2012年
多发性硬化为一种免疫相关性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临床表现呈异质性,好发于青壮年女性,病残率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造成沉重负担。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共同参与其发病机制,而HLA基因复合体为重要的遗传学决定因素,占易感风险的60%,对其研究是目前多发性硬化遗传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邱伟胡学强
关键词:多发性硬化HLA抗原遗传学
血清水通道蛋白4-IgG抗体阳性患者水通道蛋白4基因多态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目的 探讨血清水通道蛋白4 (AQP4)-IgG阳性的视神经脊髓炎(NMO)及视神经脊髓炎疾病谱(NMOSD)患者AQP4基因多态性与疾病易患性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收集84例血清AQP4-IgG阳性的NMO及NMO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PCR扩增AQP4基因功能区,再对扩增产物进行双向测序,最后通过与单核苷酸多态性数据库(dbSNP)公布的中国人群AQP4基因DNA序列比较,寻找阳性突变位点.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二项分布检验.结果 (1)共发现9个未报道的新变异位点,但出现频率低;1个变异位点位于外显子2区,但为同义突变,其余8个变异位点均位于基因调控区;未检测到有明确功能意义的非同义突变、终止密码子变异或者剪切位点变异.(2)AQP4基因功能区共检测出15个已知基因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位点,其中SNP rs3763043[G突变为A:42.3% (71/168)与34.0%(134/394),x2=0.032,P=0.016]及rs14393[C突变为A:42.3%(71/168)与34.5% (136/394),x2=0.044,P=0.022],与dbSNP数据比较突变频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AQP4 SNP与多数汉族AQP4-IgG阳性患者发病无明显相关性,但少数患者可能存在AQP4基因多态性改变.
邱伟李蕊徐文龙友明黄建华麦卫华戴永强孙晓勃陈莹常艳宇陆正齐胡学强
关键词:AQUAPORIN
AQP4基因多态性与NMO临床表型的相关性分析及功能研究被引量:7
2015年
目的 探讨水通道蛋白4(AQP4)基因多态性与国人视神经脊髓炎(NMO)发病的遗传相关性及分子机制.方法 收集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神经科就诊的血清AQP4抗体(NMO-IgG)阳性的NMO患者111例及NMO谱系疾病(NMOSD)患者97例和健康对照204名作为研究对象.首先,选择AQP4基因调控区的8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SNP)进行基因分型;之后,通过关联分析SNP基因基因型与NMO临床表型的相关性;最后,利用双荧光素酶检测技术验证3'-非翻译区(3'-UTR)SNP位点的碱基改变对小分子RNA (miRNA)调控作用的影响.结果 AQP4基因3 '-UTR区rs1058424的A/T基因型(50.61%比70.45%,OR=0.430,95% CI 0.210~0.880)和rs3763043的C/T基因型(50.00%比68.18%,OR=0.467,95% CI 0.231 ~0.994)与长节段脊髓炎,3'-UTR区rs1058424的A/T基因型(46.72%比66.28%,OR=0.525,95% CI0.276~0.999)、rs335929的A/C基因型(45.08%比58.14%,OR=0.527,95% CI0.281 ~0.987)和启动子0区rs151244的C/T基因型(50.82%比69.77%,OR=0.450,95% CI 0.230 ~0.881)与视神经炎,3'-UTR区rs6508459及内含子区rs3763040基因型与合并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存在相关性(P分别为0.012和0.023);miRNA 323-3p对AQP4基因表达有调控作用,但3'-UTR区rs1058424碱基改变并不影响miRNA 323-3p对AQP4基因的调控.结论 AQP4基因3'-UTR区的SNP与国人NMO临床表型具有相关性.miRNA 323-3p可能通过与AQP4基因3'-UTR区某一特定SNP位点结合起调节作用,从而参与NMO发病.
邱伟常艳宇李蕊龙友明黄建华麦卫华孙晓渤陆正齐胡学强
关键词:小分子RNA
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44例临床分析被引量:9
2016年
目的 分析44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ADEM)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 收集2009年8月至2014年7月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诊断为ADEM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4例ADEM纳入分析:男23例,女21例;儿童期发病9例,少年期11例,成人期24例.临床病程分为单相型(23/44,52%)或多时相型(21/44,48%).14例(31.8%)发病前2周内有明确诱因;最常见临床症状包括发热(20/44,45%)、精神症状(18/44,41%)、意识障碍(17/44,39%)、抽搐(12/44,27%);首次发病EDSS评分(4.3±1.3)分,mRS评分(2.7±0.9)分.10例出现单一或多种自身免疫抗体指标异常.44例中血清NMO-IgG阳性2例,脑脊液寡克隆区带阳性3例.头颅MRI最常见表现为散在型(18/44,41%)、基底节型(12/44,27%)、巨块型(10/44,23%),满天星型(3/44,7%)及出血型(1/44,2%)相对少见.糖皮质激素(40/44,90.9%)和丙种球蛋白(13/44,29.5%)是首次发病的常用治疗药物.29例(65.9%)完成了规律随访,随访时间(4.2±2.3)年,其中单时相型10例,多时相型19例;多时相型患者首次复发时间(2.5±2.3)年,总复发次数(3.3±1.4)次;最后一次复发平均EDSS评分(3.9±2.2)分,mRS评分(2.2±1.3)分.MRI随访时间(5.3±1.9)年,其中18例(62.1%)部分缓解,6例(20.7%)病灶持续存在,5例(17.2%)出现新发病灶.19例多时相型患者中13例规律治疗,激素(13/13,100.0%)和丙种球蛋白(7/13,53.8%)仍是复发急性期的主要药物.缓解期,多时相型患者多选择小剂量激素口服治疗预防复发(12/13,92.3%),并联合使用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他克莫司、环孢素、利妥昔单抗.结论 ADEM成人起病并非少见,可以为多时相病程,全脑症状明显,MRI表现常见为散在型及基底节型,随访后部分缓解.由于ADEM临床表现多样,并可转化为MS及NMO,因此ADEM可能作为一组“临床综合�
钟晓南张炳俊王玉鸽黄艳露舒崖清陆正齐胡学强邱伟
关键词: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磁共振成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