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06CB705804)

作品数:36 被引量:262H指数:9
相关作者:苏玉亮郭平秦积舜陈兴隆宋永臣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理学天文地球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6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2篇石油与天然气...
  • 6篇理学
  • 4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1篇混相
  • 9篇低渗
  • 8篇油藏
  • 8篇原油
  • 8篇CO
  • 7篇低渗透
  • 6篇渗流
  • 6篇数值模拟
  • 6篇非混相
  • 6篇值模拟
  • 5篇渗流特征
  • 5篇饱和度
  • 5篇CO2
  • 5篇稠油
  • 4篇低渗透油藏
  • 4篇低渗油藏
  • 4篇渗流特性
  • 4篇驱油
  • 4篇CO2驱
  • 3篇多孔介质

机构

  • 13篇中国石油天然...
  • 12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西南石油大学
  • 5篇大连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青岛科技大学
  • 1篇西安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沈阳化工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油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延长油田股份...
  • 1篇中国石化中原...
  • 1篇技术公司
  • 1篇中海石油(中...

作者

  • 9篇苏玉亮
  • 6篇陈兴隆
  • 6篇秦积舜
  • 5篇郭平
  • 5篇宋永臣
  • 3篇吴晓东
  • 3篇刘瑜
  • 3篇张可
  • 3篇崔传智
  • 3篇吴春新
  • 3篇孙仁远
  • 3篇赵越超
  • 3篇杨文哲
  • 2篇张元法
  • 2篇杜建芬
  • 2篇张艳玉
  • 2篇郝敏
  • 2篇战永平
  • 2篇孙雷
  • 2篇孙晓飞

传媒

  • 5篇西南石油大学...
  • 3篇Commun...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特种油气藏
  • 2篇油气地质与采...
  • 2篇辽宁工程技术...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化工学报
  • 1篇实验力学
  • 1篇信阳师范学院...
  • 1篇西北大学学报...
  • 1篇钻采工艺
  • 1篇大连理工大学...
  • 1篇石油仪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武汉工业学院...
  • 1篇重庆大学学报...
  • 1篇陕西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5
  • 3篇2013
  • 3篇2012
  • 8篇2011
  • 8篇2010
  • 16篇2009
  • 2篇2008
  • 1篇2007
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Gas Productivity Analysis of High Speed Non-Darcy Flow in Deformed Media Gas Reservoir
The gas producivity is infuluenced by many factors. In the routine calculation of gas productivity, many facto...
Cui Chuan-zhi College of Petroleum Engineering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East China) Dongying
CO2吞吐增油机理及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18
2009年
由于与其他气体相比较,CO2与原油接触达到混相所要求的压力更低一些,且CO2气藏丰富,这使得CO2成为三次采油中优先选用的气体。通过室内注CO2膨胀实验,研究了CO2溶于原油后使其体积膨胀、黏度降低,以及CO2对原油中轻质组分的萃取作用、内部溶解气驱作用、酸化解堵作用等增油机理。结合数值模拟技术,运用广泛被采用的CMG2005数值模拟软件中的Builder储层建模软件对SW油田A2模拟井建立单井地质模型,分析了影响CO2吞吐效果的部分参数,包括周期注入量、焖井时间、注气速度。结果表明,焖井时间和注气速度不是影响该油藏注CO2吞吐效果的最敏感参数,周期注入量则是影响吞吐效果最敏感的施工工艺参数,并在此基础上从多套吞吐设计方案中优选出适合该油藏注CO2吞吐的最佳施工工艺参数。
赵彬彬郭平李闽黄琴李骞
关键词:CO2吞吐增油机理数值模拟吞吐效果影响因素
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表征方法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0年
针对二氧化碳非混相驱油过程中的粘性指进问题,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求解,研究了一维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的表征方法,重点分析注采压差与油层温度等因素对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的影响,并回归了这些因素对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CO_2非混相驱油时粘性指进距离随驱替时间的推进呈指数形式增长。在计算参数范围内,相同油层温度下,当注采压差小于7MPa时,随着注采压差的增大,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程度增大;当注采压差大干7MPa时,随着压差增大,粘性指进程度逐渐降低。注采压差一定时,随着油层温度升高,CO_2在原油中的溶解度降低,原油粘度降低速度减缓,油气流度比增大,CO_2非混相驱油粘性指进程度高。
李东霞苏玉亮高海涛吴春新姜书荣
关键词:二氧化碳驱油粘性指进影响因素
低渗透油藏CO_2混相驱油机制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0
2011年
依据CO2降低原油黏度以及CO2在原油中的传质扩散混相机制,建立考虑吸附现象的低渗透油藏CO2混相驱油数学模型,模拟CO2混相驱油过程。采用Barakat-Clark有限差分格式对模型进行数值求解,分析Peclet数、注入压力、孔隙度、原油黏度等因素对CO2在流出端的浓度分布以及降黏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Peclet数越小、注入压力和孔隙度越大,CO2突破流出端的时间越早,同时改变油藏原油黏度的时间越早;初始原油黏度越大,CO2降低原油黏度的效果越明显。
苏玉亮吴晓东侯艳红侯照锋
关键词:低渗透油藏CO2
电阻率测井原理在饱和度测量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09年
针对在实验室条件下测量岩石孔隙内的含水饱和度分布受测量方法和精度的限制,而CT、核磁图像等方法具有实验费用高、不适合频繁使用等特点,比较了电阻率测井原理及实验测量结果,发现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溶液电阻值与离子浓度呈线性关系;油藏条件下,岩石电阻值与探针间距离呈线性关系,岩石内的含水饱和度值可以由测量的岩石电阻值计算得到。研究认为:为提高测量精度,实验前必须进行溶液浓度与电阻值关系和CT图像饱和度值与电阻值关系的两项校正。进行了平板模型的驱替实验,证实了这种方法能清晰反映出不同阶段的平面含水变化情况;相对于其他测量方法而言,该方法具有方便易行、安全等优点而适合实验室条件下使用。
何骏平陈兴隆秦积舜
关键词:电阻率测井岩石电阻率电阻值含水饱和度
泡沫油运动形态的可视化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委内瑞拉Orinoco地层油复杂的"泡沫油"流动特征在油藏开发及实验室研究中受到高度重视,不同压力下的泡沫油微观形态研究对探寻渗流机理尤为重要。低于泡点压力时泡沫油表现出复杂的形态变化,实验利用可视化模型观察和分析了气泡的形成、生长过程、合并和分裂现象,并发现气泡通过孔隙时具有独特的运移特征:当气泡接近和通过孔喉时,运移速度明显加快。不同直径的气泡伴随有变形、翻转和吸附等形式。对模型表面粗糙度、孔隙大小、气泡尺寸等因素进行分析后,发现气油比是影响气泡数量的关键因素,但其不是气/液界面相互作用的主要因素。气泡的产生及运动过程受压降和重质组分的双重作用,高沥青质、胶质含量决定了泡沫油的渗流特征。
陈兴隆秦积舜
关键词:泡沫油气泡孔喉沥青质
稠油热采定量化研究之二:热-流耦合模型应用及数值模拟
根据文献[1]建立的蒸汽驱定量化热-流耦合数学模型,进行了进一步的应用和数值模拟。应用油藏热采数值模拟软件将所建模型与实际例子进行比较,验证了所建耦合模型的合理性。然后用此软件模拟了蒸汽驱采油过程,通过改变孔隙度大小进行...
杨文哲宋永臣刘瑜王志国赵越超张保良
关键词:蒸汽驱数值模拟
文献传递
Numerical Study on the Tortuosity of Porous Media via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
2009年
In this paper,we simulate the pressure driven fluid flow at the pore scale level through 2-D porous media,which is composed of different curved channels via the lattice Boltzmann method.With this direct simulation,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tortuosity and the permeability is examined.The numerical results are in good agreement with the existing theory.
Jianhua LuZhaoli GuoZhenhua ChaiBaochang Shi
关键词:TORTUOSITY
真实气体高速非达西流的单井数值模拟被引量:3
2009年
在考虑天然气高速非达西渗流特征和真实气体PVT参数随压力变化基础上,建立了平面径向流下单井高速非达西不稳定渗流数学模型,模型中气体渗流符合Forchheimer二项式方程,并引入了天然气PVT参数的计算和拟压力的计算,采用数值差分方法对模型进行求解,并编制了计算软件。计算了非达西渗流以及真实气体PVT参数随压力变化对产能的影响,为气藏产能计算和动态分析提供依据。
崔传智赵晓燕苏玉亮
关键词:天然气数学模型数值模拟
磁共振成像在CO_2驱油实验中应用被引量:7
2012年
将磁共振成像技术应用于高压条件下多孔介质内渗流特性的可视化研究中.为40mm内径微成像探头设计了专用的填砂式岩心夹持器,并将该夹持器应用于CO2非混相驱和混相驱实验中.动态连续二维成像分辨率为0.21mm×0.21mm,基本接近于实验所用玻璃砂尺寸,从而实现了对CO2非混相驱过程中气体窜流通道的形成过程、CO2混相驱过程中塞状驱替前缘的推进过程及多孔介质内油相赋存状态的连续可视化观测.发现在气态CO2非混相驱油实验中,由于气油两相黏度差和密度差的影响,指进和窜流现象较明显,波及范围较小,残余油饱和度为54%;在超临界CO2混相驱油实验中,塞状驱替前缘基本保持匀速推进,可以有效地抑制指进和窜流现象的发生,波及范围较大,最终残余油饱和度为20%.可见,超临界CO2混相驱油技术可显著提高采收率.
赵越超宋永臣郝敏刘瑜蒋兰兰
关键词:核磁共振成像岩心夹持器多孔介质CO2混相驱残余油饱和度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