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1AA423220)

作品数:15 被引量:101H指数:5
相关作者:侯丽雅章维一刘天军朱丽董涛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理工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机械工程
  • 5篇医药卫生
  • 4篇生物学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3篇数字化
  • 3篇微泵
  • 2篇微流体
  • 2篇细胞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叠层
  • 1篇锻烧
  • 1篇性能研究
  • 1篇压电
  • 1篇压电陶瓷
  • 1篇引发剂
  • 1篇预聚
  • 1篇预聚物
  • 1篇粘性
  • 1篇粘性流
  • 1篇粘性流体
  • 1篇粘性流体力学
  • 1篇射器
  • 1篇生物技术

机构

  • 15篇南京理工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15篇侯丽雅
  • 14篇章维一
  • 6篇刘天军
  • 4篇朱丽
  • 2篇董涛
  • 1篇任志俊
  • 1篇田桂中
  • 1篇王廷
  • 1篇张晓乐
  • 1篇杨朝初
  • 1篇翟媛萍

传媒

  • 6篇中国机械工程
  • 1篇光学精密工程
  • 1篇机械工程学报
  • 1篇仪器仪表学报
  • 1篇化工学报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科技导报
  • 1篇机床与液压
  • 1篇工业仪表与自...
  • 1篇机械设计

年份

  • 3篇2007
  • 4篇2006
  • 1篇2005
  • 4篇2004
  • 3篇2003
1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维复杂微系统的微立体光刻成型工艺被引量:2
2004年
介绍了一种具有更高加工分辨率且可直接成型 3维复杂微系统的一次曝光型微立体光刻成型样机 Micro SL er,及其配套专用光敏树脂 Micro SL5 2 2 0。重点给出了 Micro SL er中经薄膜晶体管阵列编址的液晶显示光阀表盘 ,也即可控透光模板的构造、性能及其对 Micro SL er层面加工分辨率和截面曝光尺寸的影响。对比了 Micro SL er的国产配套光敏树脂 Mi-cro SL5 2 2 0与国外同类产品 DSM7110型光敏树脂的各项技术指标。为证明一次曝光型微立体光刻工艺在成型 3维复杂微结构时的优越性 ,给出了经 Micro SL er成型出的微机械部件、微型件浇铸模、微流体系统部件等实物的扫描电子显微照片及相关的加工参数。探讨了现阶段的传统立体光刻工艺、小光斑立体光刻工艺及微立体光刻工艺在加工分辨率方面的差异 ,分别指出了影响这
董涛杨朝初Paul Bernhard侯丽雅
关键词:立体光刻微机械光敏树脂
细胞注射微针的流动特性研究被引量:15
2004年
讨论了细胞微针内流体特性对细胞定量注射的影响 ,对不同尺寸的微玻璃针进行了临界喷射流动状态和流动特性的实验研究 ,取得了微玻璃针临界喷射状态的几何条件及能量条件等实验数据。实验结果表明 ,微玻璃针在临界喷射状态下实验数据符合流体静力学理论 。
刘天军侯丽雅章维一任志俊
关键词:细胞流动特性
微流体数字化的科学与技术问题(I):概念、方法和效果被引量:55
2005年
按重视的是外形尺寸还是内在微特性,把微系统分成微外形系统和微特性系统,通过比较分析,得到后者的存在普遍性比前者广而且外形大小与内在微特性好坏无直接联系的结论。就微物质传输和微传热常见的细长流道低雷诺数内流条件,提出微流动、微结构、微综合等3方面的微特性。研究了微系统中和低速流动中合理流动形态的概念,提出了人为地产生和利用可预测可控制小幅脉冲流动序列是解决微流体流动不正常这一本质困难钥匙的思考。按所提出的3方面微特性对现有微流体影响方法进行了评价,并指出了我们的微流体数字化(digitalizationofmicrofluids)与Kim的数字化微流路(digitalmicrofluidiccircuits)在各方面的不同。提出了基于脉冲惯性力的微流体脉冲影响方法及其装置,实验结果表明多方面微特性俱好,流动正常性好,分辨率达fL级,最低流量达3pL/min,流动阻力降低,扰动性好,能实现微流道中和微射流中数字化流动,能实现裸微结构的数字化器件,方法普适于普通液体和粉体的驱动、控制和扰动,对流体性质无特殊限制,工作可靠性、生产率、可自动化性均较高。
章维一侯丽雅
关键词:粘性流体力学粉体
一种用于快速成型工艺的红光光敏树脂的性能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合成了一种吸收波长为 6 80nm的菁染料 有机硼盐复合物光引发剂CDBC ,以 6 80nm激光二极管发射的激光作为光源 ,研究了由CDBC、EA6 12、POTMPTA组成的红光光敏树脂在快速成型工艺中的应用 ,考察了影响树脂几个主要性能即粘度、光固化速度、体积收缩率的因素 .结果表明 ,EA6 12含量高 ,POTMPTA含量低 ,树脂粘度大 ,体积收缩率小 ;相反 ,EA6 12含量低 ,POTMPTA含量高 ,则树脂粘度低 ,体积收缩率大 ;光引发剂CDBC含量 5 %以内时对树脂粘度和体积收缩率没有影响 ,CDBC含量增加 ,树脂的表固速度加快 ,但当CDBC含量大于 3%时 ,表固速度基本不变 .预聚物EA6 12质量分数 70 % ,单体POTMPTA质量分数 2 7% ,光引发剂CDBC质量分数 3%时 ,树脂粘度为 4 2 0mPa·s ,表固时间为 1 0s ,固化体积收缩率为 4 0 % ,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
翟媛萍章维一侯丽雅
关键词:快速成型工艺预聚物光引发剂
数字化无阀微泵的泵送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研制出一种新型的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数字化无阀微泵,并对无阀微泵的泵送性能进行实验研究。该微泵泵送出的液体量微小、可控,可达纳升级。针对不同粘度液体,改进驱控参数,实现了连续流、离散流的泵送。实验验证了设计原理的正确性。
沙菁侯丽雅章维一朱丽
关键词:微泵驱动力
叠层制造领域中的STL模型平滑处理技术被引量:3
2003年
由于STL格式容易生成且不需复杂的CAD系统支持,已发展为叠层制造领域的数据交换标准,但STL模型的精度与其数据文件的尺寸之间存在严重矛盾。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既可用更高的精度和平滑度对STL模型截面轮廓进行重构,又可显著减小切片文件数据量的最优双圆弧拟合技术。工艺试验证明:与传统的直线段(圆弧)拟合技术相比,采用了切片轮廓最优双圆弧重构技术的叠层制造系统可加工出具有更高成形精度、表面光滑度的成形件,且无需严格的STL模型毗邻误差。
董涛朱丽侯丽雅章维一
关键词:STL模型
数字化微量液体化学分析仪的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提出了超微量液体化学分析仪的设计方案。在分析仪样机上进行了驱动波形、频率等可变参数的液体流动实验。实验显示单脉冲最小分析剂量可以接近nL级。实现了超微量液体化学分析的数字化控制。
刘天军侯丽雅章维一朱丽王廷
关键词:流体化学分析数字化
数字化无阀微泵内微流体泵送运动的理论解析被引量:2
2007年
对研制出的新型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数字化无阀微泵的泵送实验现象进行理论分析研究。提出数字化无阀微泵内的微流体概念,该微流体受外加周期性扰动,其边界流和中间流间产生速度差异,由于粘性力、惯性力交替作用,使微流体运动,中间流克服表面张力的作用得以喷射出去,实现数字化无阀微泵泵送。推导了中间流的运动公式,分析认为中间流与边界流存在着滞后效应,调整扰动周期长短,可实现离散流、连续流。
沙菁侯丽雅章维一
基于微喷技术的微胶囊制造实验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利用压电驱动器产生的低频振动,使微流道中的流体产生脉冲流动,通过微喷头实现微流体的数字化离散和喷射。通过控制振动的频率和微喷头的直径,可以实现微胶囊尺寸的数字化控制。利用悬浮交联微胶囊制备方法,以海藻酸钠包覆胰岛细胞进行了微胶囊制作实验,制造出了尺寸均匀的微米级尺度微胶囊。展望了基于微流体数字化的微胶囊制造技术的发展前景。
刘天军侯丽雅章维一张晓乐
关键词:微胶囊
基于微流体数字化技术的微化学反应器被引量:3
2007年
微流体数字化技术利用压电陶瓷驱动器产生的脉冲惯性力来驱动和扰动微流体,实现了微流体的均匀离散和微喷射,具有数字可控性。由此设计了一种数字化微化学反应器,对不同微管道内的流体利用数字化微喷射,实现试样与试剂微液滴间的混合反应。该微化学反应器由玻璃微管道拉制仪拉制的微管道进行粘接组合而成,内部无可动件,无需复杂的微加工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进行了氢氧化钠溶液和酚酞溶液的混合反应实验,实验证明该化学反应器可以用于微化学反应。
朱丽侯丽雅章维一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