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302240)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相关作者:黎晓新陈弘达裴为华吴慧娟隋晓红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篇电子电信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英文
  • 2篇视网膜
  • 2篇兔眼
  • 2篇网膜
  • 2篇细胞
  • 2篇光感
  • 2篇光感受器
  • 2篇感受器
  • 1篇等效输入噪声
  • 1篇动物实验
  • 1篇动物实验替代...
  • 1篇血视网膜屏障
  • 1篇诱发电位
  • 1篇植入
  • 1篇植入后
  • 1篇色素上皮
  • 1篇上皮
  • 1篇生理
  • 1篇生理学
  • 1篇视觉诱发

机构

  • 3篇北京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3篇裴为华
  • 3篇黎晓新
  • 3篇陈弘达
  • 2篇吴慧娟
  • 2篇刘金彬
  • 2篇徐秀兰
  • 2篇胡小凤
  • 2篇隋晓红
  • 1篇李春安
  • 1篇曹晓光
  • 1篇唐君
  • 1篇顾明
  • 1篇刘国栋
  • 1篇董建强
  • 1篇陈晶华
  • 1篇贾九春

传媒

  • 2篇Journa...
  • 2篇中华眼底病杂...
  • 1篇眼科研究

年份

  • 4篇2006
  • 2篇200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30Gbit/s并行光接收模块(英文)
2006年
报道了一种基于CMOS工艺接收电路芯片和GaAs工艺1×12光电探测器阵列的30Gbit/s并行光接收模块.该模块采用并行光通信方案,利用中高速光电子器件实现信号的高速传输.直接使用未经封装的接收电路裸片和光探测器裸片,采用电路板上芯片技术封装制作模块,并通过倒装焊的方式实现了探测器阵列与列阵光纤的精确对准并形成了可插拔的光接口.测试结果表明模块的接收能力可以达到30Gbit/s.误码率小于10-13时,接收模块的灵敏度可以达到-13.6dBm.
陈弘达贾九春裴为华唐君
关键词:探测器阵列CMOS工艺
提取神经电信号的单片集成CMOS前置放大器的仿真研究(英文)被引量:3
2005年
提出一种用于提取神经电信号的新型单片集成CMOS前置放大器.在放大器输入端引入的交流耦合电容可以消除存在于电极电解液之间的电极极化电压,栅源电压为负值的二极管连接的nMOS晶体管能够作为大电阻,并且占用很小芯片面积,可以通过此大电阻为前置放大器提供直流偏置,同时不影响输入阻抗值.通过对输入级进行理论噪声分析,确定了放大器中的各个器件参数.仿真结果表明,由于采用电容负反馈结构,此放大器的交流增益为38.8dB,无直流增益,在0.1Hz~1kHz频率范围内,总输入等效噪声为277nVrms.
隋晓红刘金彬顾明裴为华陈弘达
关键词:前置放大器等效输入噪声
碘酸钠静脉注入后兔眼图形VEP的改变
2006年
目的观察静脉注入碘酸钠后早期引起的兔眼图形视诱发电位(P-VEP)的改变,从而推测出视力的变化。方法将10mg/ml碘酸钠40mg/kg从兔耳缘静脉注入体内。镜片矫正兔眼屈光不正,注药前及注药后3h分别对兔右眼P-VEP进行检测(翻转棋盘格,分别对应的视角6’、3’、1·5’)。结果注药后3h,光感受器细胞未见明显损害,3d后,外节中可以看到许多空泡样改变。注药前约50ms可记录到一个正向的反应波(P100),注药后3h此波明显下降或消失(配对t检验,P<0·05)。结论静脉注入碘酸钠后3h可以影响兔眼视力。
胡小凤黎晓新徐秀兰
关键词:光感受器细胞图形视觉诱发电位
正常及光感受器损伤兔眼视网膜下芯片植入后的电生理结果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视网膜下芯片所引起的光感受器损伤及正常兔眼的电生理改变。方法青紫蓝兔共30只,其中22只兔NaIO3生理盐水溶液静脉注入后眼光感受器受到损伤。将一个由90个微光电二极管组成的阵列和相连电极构成的直径约3mm的芯片通过巩膜切口植入4只正常及22只注药后光感受器损伤兔右眼的视网膜下腔或脉络膜中,左眼为对照眼;分别检测芯片眼及对照眼局部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局部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全视野闪光VEP及全视野闪光ERG。另外4只兔双眼摘作病理检查。结果22只色光感受器损伤兔中有11只芯片眼的局部ERG主波振幅明显大于对照眼;4只正常兔中,2只芯片眼的局部ERG主波振幅大于对照眼。1只芯片眼表面视网膜出现破孔不能引出任何波。局部VEP及全视野闪光VEP重复性较差,全视野闪光ERG未见明确差别。结论植入的芯片在受到光刺激后可刺激局部视网膜并引起局部视网膜的电活动。
胡小凤黎晓新吴慧娟陈晶华曹晓光徐秀兰刘国栋李春安裴为华陈弘达隋晓红刘金彬
关键词:视网膜视网膜电描记术动物实验替代试验
Micro-photodiode arrays as artificial retina implant
This paper describes a photoelectric device that is intended to serve as a replacement for degenerated photore...
裴为华李凯陈弘达隋晓红刘金彬唐君鲁琳胡小凤吴慧娟陈晶华黎晓新
文献传递
体外培养的猪眼色素上皮细胞屏障功能的研究被引量:9
2006年
目的研究体外培养的猪眼视网膜色素上皮(RPE)细胞的血视网膜外屏障功能。方法对猪眼RPE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第3代细胞接种于微孔滤器,微孔滤器的滤膜为无聚乙烯吡咯酮(PVP)聚碳酸脂膜(polycarbonate),分别于培养1、2、3、4周对滤膜表面行光学显微镜观察,于培养后2周对膜切面行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行跨膜电阻测定并用荧光素钠和辣根过氧化物酶(HRP)进行通透性检测。结果成功原代培养了猪眼RPE细胞。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显示,RPE细胞接种1周后,细胞基本汇合,接种后2、3周时RPE细胞密度无明显变化,接种后4周时细胞密度下降;滤膜及细胞标本切面观察结果显示,RPE细胞可在滤膜表面表现出单层有极性生长的特性;接种于微孔滤器2周后,RPE细胞跨上皮细胞电阻达(97.44±11.36)Ω/cm2,并至少持续到接种后3周;通透性检测结果显示,孵育30min后只有0.27%的荧光素钠和0.17%的HRP从滤膜上方到达下方,分子量小的荧光素钠比分子量大的HRP通透率高。结论应用无PVP聚碳酸脂膜的微孔滤器可以建立体外RPE细胞有极性单层生长的模型,并用于屏障功能的研究。
吴慧娟黎晓新董建强
关键词:细胞培养血视网膜屏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