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08JZD0024)
- 作品数:10 被引量:602H指数:6
- 相关作者:王甫勤孙明任远乔楠孔明更多>>
-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社会学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家庭背景与干部地位获得(1950-2003)被引量:32
- 2011年
- 本文从代际流动的视角出发,以一般资本理论和制度分析作为理论框架,力图揭示改革前后家庭背景影响子代干部地位获得的机制。笔者采用事件史分析方法,利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的数据,对建立的一组假设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干部"逆向选拔"的制度安排下,军人子弟凭借良好的家庭出身和入党中的优势最有可能成为干部;改革后干部录用制度向"绩效选拔"转变,干部、知识分子的后代通过入党、升学这两个中间机制也在干部选拔中占优势,尤其是中高层干部存在明显的地位再生产。
- 孔明
- 关键词:家庭背景干部选拔资本
- 城市中产阶层的改革态度:利益驱动与理念牵引被引量:4
- 2015年
- 中国中产阶层的崛起是改革以来最引人注目的社会结构变化,他们的支持关乎改革的深化和成果的巩固。依据资本类型以及再分配与市场的制度分割,中产阶层分为老中产、体制内新中产、体制外新中产。对2008年"中俄社会结构与社会认同比较研究"课题组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与劳工阶层相比,体制外新中产阶层由于改革获利、更强的市场价值观、更高的受教育程度,表现得更加支持改革;其他类型中产阶层的改革态度与劳工阶层无显著差异。因此,体制外新中产阶层是改革重要的阶层基础。通过优化分配结构、培育与改革相应的市场价值观,能够提升改革的支持度。
- 孙明
- 关键词:中产阶层利益得失市场价值观教育效应
- 城市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过程、测量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64
- 2010年
- 本文提出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是一个逐步同化和减少排斥的过程,是流动人口对城市的主观期望和城市的客观接纳相统一的过程,是本地人口和外来移民发生相互交往和构建相互关系的过程。本文通过模型分析,验证了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的三个假设,即流动人口的个人和家庭状况影响社会融合;流动人口的社区参与和社会资本影响社会融合;城市的制度安排影响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
- 任远乔楠
- 关键词:流动人口社会融合影响因素
- 社会经济地位、生活方式与健康不平等被引量:204
- 2012年
- 以往研究多认为社会经济地位是人们健康水平最重要的决定因素,但对其影响机制却缺乏理论解释和检验。而社会流行病学研究关注与健康相关的生活方式及行为因素对人们健康水平的影响,但忽视了社会结构因素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型塑作用。本研究根据健康生活方式模型将生活方式作为社会经济地位影响健康水平的中间机制,通过"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05)"数据,分析中国民众健康不平等的形成过程。研究发现,同欧美主要发达国家一样,中国民众也存在明显的健康不平等,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其健康水平越高。社会经济地位主要通过健康生活方式影响人们的健康水平,其影响机制可以描述为,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的人越倾向于拥有和维护健康生活方式,而健康生活方式又直接影响了人们的健康水平。
- 王甫勤
- 关键词:健康不平等
- 家庭背景与教育地位获得——改革前教育不平等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从制度约束与代际资本传递的关系出发,探讨了改革前家庭背景对教育地位获得的影响。笔者认为国家的政策干预无法消除家庭背景的作用,只是改变了代际间优势传递的具体形式。利用2003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3),笔者对一组假设进行了检验。研究结果表明,建国初期的升学选拔以考试为主,专业技术人员和行政人员的子代在升学中最有优势;文革时期"政治挂帅",家庭出身开始影响教育资源的分配,专业技术人员子女的升学优势受到冲击,而行政人员的子代升学机会最大。因此,改革前教育资源的分配并不平等,否定改革、回归计划经济时代教育体制的思潮是不可取的。
- 孙明王平项军
- 关键词:家庭背景教育不平等
- 阶层分化、利益得失与民众的改革态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本文提出回顾模式、期望模式、分配模式来解释民众改革态度的差异,反驳改革停滞论的观点。通过对2008年"中俄社会结构与社会认同比较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本研究发现:改革有较高的社会支持率;上层和职员阶层更支持改革,这可以由改革获利和教育的效应来阐明;对未来越乐观的人越支持改革。笔者认为继续改革是一种社会共识,而优化改革成果的分配、唤起民众对未来的希望和信心,是改革赢得社会支持的关键。
- 孙明
- 关键词:阶层利益得失
- 由“进城”和“返乡”共同构成的城市化被引量:11
- 2010年
- 本文提出,我国宏观上的人口城市化过程,在微观上则是人口"进城"和"返乡"两个过程综合的结果。因此,努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和实现城乡结构的重新构造,也需要从流动人口行为模式中进行深度的考察。本文讨论了四方面问题:一是流动人口"进城"和"返乡"的综合过程对城乡发展的影响;二是城市部门如何引导流动人口的"进城",促进流动人口更好地融入城市社会;三是城市部门如何适应流动人口的"返乡",通过文化资本和物质资本积累进入农村带动农村发展;四是为建设城乡间人口自由流动的通道和机制,努力探索和推进相关的综合改革。
- 任远
- 关键词:进城返乡城市化
- “上山下乡”与知识青年的阶层分化及生活幸福感研究被引量:12
- 2011年
- 本研究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3和2006年的调查资料,比较分析了知青和非知青在阶层分化、收入分配以及生活幸福感等方面的差异及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知青和非知青在阶层分化和收入分配均没有显著影响,但知青比非知青的生活幸福感程度要低;另外,在知青群体内部,返城时间是他们的阶层分化和生活幸福感差异的重要因素,这也是知青和非知青生活幸福感差异的主要原因。
- 王甫勤
- 关键词:知识青年阶层分化
- 转型期中国区域差异与城市居民教育不平等(1978-2006)——基于CGSS2006的多层线性模型分析被引量:3
- 2013年
- 教育不平等是教育与社会分层的核心话题。教育不平等并非仅仅由个人层次的因素造成,制度性与结构性的因素不可忽视甚至更为重要。文章使用区域差异与制度主义分析框架,利用2006年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2006)的数据,采用多层次回归模型(HLM),对建立的一组假设进行检验与比较分析,力图揭示改革初期与改革深化期,地区差异因素对我国城市个人受教育年限不平等的影响机制与发展趋势。研究发现,改革初期优势阶层教育代际传递能力与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负相关;而改革深化期,阶层之间的相对教育优势没有随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而变化。与改革初期相比,改革深化期经济社会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教育利益的阶层距离增加越是明显。如果这一趋势继续发展,教育越来越成为阶层地位再生产的中介。
- 魏延志
- 关键词: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教育不平等
- 社会流动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吗?被引量:101
- 2011年
- 关于健康不平等现象主要存在两种理论解释,即社会因果论和健康选择论。以往研究主要通过追踪数据来检验两种理论的基本观点。本研究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2005),从社会流动的角度分析中国民众的健康不平等状况及其产生机制,并从侧面比较了这两种理论的解释力。本研究强调健康不平等是社会阶层地位不平等的再生产,而社会流动是降低社会阶层地位不平等的重要途径。因而,本研究假设,是否发生社会流动对于改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影响,社会上向(下向)流动能够促进(降低)人们的健康水平,并且有助于降低不同社会阶层之间的健康梯度。分析发现,社会流动(方向和距离)对人们的健康水平有显著作用,但只有长距离的社会流动才对人们的健康水平有明显的提升(或抑制)作用。从总体上看,在当前中国背景下,社会因果论的解释力强于健康选择论。社会流动在健康不平等的产生过程中,起到了一定的"混合"作用,有助于降低健康不平等水平。
- 王甫勤
- 关键词:社会地位社会流动社会不平等健康不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