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123601120001)

作品数:3 被引量:3H指数:1
相关作者:韩小建张剑锋蒋丽萍更多>>
相关机构:南昌大学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1篇导入法
  • 1篇调节蛋白
  • 1篇动力学
  • 1篇运输法
  • 1篇双链
  • 1篇双链RNA
  • 1篇同源
  • 1篇细胞
  • 1篇线粒体
  • 1篇相关蛋白
  • 1篇磷脂酰肌醇
  • 1篇基因
  • 1篇基因沉默
  • 1篇肌醇
  • 1篇检测细胞
  • 1篇阿尔茨海默病
  • 1篇P-P
  • 1篇GF
  • 1篇HD

机构

  • 3篇南昌大学
  • 2篇南昌大学第二...

作者

  • 3篇韩小建
  • 2篇张剑锋
  • 1篇蒋丽萍

传媒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重庆医学
  • 1篇重庆医科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利用9R-GFP-PHD检测细胞膜上PIP2的动态变化
2014年
目的通过原核细胞表达和纯化9R-GFP-PHD重组蛋白,并利用纯化后的9R-GFP-PHD蛋白来检测与磷脂酰肌醇4,5-二磷酸(PIP2)和IP3的结合能力以及细胞膜上PIP2的动态变化。方法通过分子克隆技术将磷脂酶C-δ1的普列克同源域(PHD)、荧光蛋白GFP及细胞穿膜多肽9R融合以构建相应蛋白表达载体。利用原核表达体系BL21大肠埃希菌和镍柱进行重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其中GFP和9R-GFP为9R-GFP-PHD的对照蛋白。获取重组蛋白后,通过同位素实验和液体闪烁计数器,分别检测和比较GFP、9R-GFP和9R-GFP-PHD与[3H]标记的PIP2和IP3的结合能力以及之间的竞争性抑制。另外,利用MDCK细胞检测和比较孵育的GFP、9R-GFP和9R-GFP-PHD后,3种重组蛋白在细胞内的分布情况。通过图片相减处理和荧光实时定量分析MDCK细胞膜上的9R-GFP-PHD在ATP刺激后分布的动态变化,从而间接反映细胞膜上PIP2的水解变化。结果通过原核表达和镍柱纯化体系顺利获得了GFP、9R-GFP和9R-GFP-PHD重组蛋白。体外结合实验证实9R-GFP-PHD与PIP2和IP3均有很强的结合能力,而且IP3能竞争性抑制9R-GFP-PHD与PIP2的结合。在孵育了3种荧光融合蛋白后,荧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9R-GFP主要分布在细胞质中,而9R-GFP-PHD特异性分布于细胞膜上。荧光实时定量分析显示,ATP刺激通过P2y受体激活磷脂酶C以水解PIP2,从而使MDCK细胞膜上的9R-GFP-PHD减少20%左右。结论本研究中构建的9R-GFP-PHD利用了细胞穿膜多肽、PHD与PIP2和IP3结合特性及GFP的荧光可视和定量分析特性,有效地检测细胞膜上PIP2的动态变化,将为今后进一步研究细胞内钙动员提供新的工具蛋白。
韩小建万玉英危永芳杨章坚张剑锋
Drp1的功能调节及其与阿尔茨海默病的关系被引量:2
2017年
阿尔茨海默病(AD)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慢性进行性神经退行性疾病之一,其主要临床特征包括进行性的认知障碍和记忆丧失。AD多发病于50岁以后,且其发病率随年龄而显著增高,因此年龄是老年痴呆症最常见的病因之一。证据显示,在AD的神经细胞中存在线粒体动力学异常的现象,表明线粒体对神经细胞的生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线粒体不仅是产生ATP的重要细胞器,同时也参与了其他多种细胞活动,
胡扬扬韩小建蒋丽萍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
利用蛋白导入法沉默线粒体分裂调节蛋白Drp1的表达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表达和纯化3转录反式激活因子-RNA结合结构域(3 Trans-Activator of Transcription-RNA binding domain,3TATRBD)重组蛋白,并利用蛋白导入法将siRNA运输到细胞中进行基因沉默实验。方法:将双链RNA激活蛋白激酶PKR的RNA结合域(Motif1)与细胞穿膜多肽TAT融合构建3TAT-RBD,并通过原核表达体系进行目的蛋白的表达和纯化。获取重组3TATRBD蛋白后,利用非变性胶电泳检测3TAT-RBD与荧光标示Cy3-dsRNA的结合能力。利用蛋白导入法和荧光显微镜观察3TAT-RBD将Cy3-dsRNA导入胶质瘤细胞的效率。在细胞水平检测和比较3TAT-RBD和Lipofectimine 2000将Cy3-dsRNA导入细胞的效率以及对沉默线粒体分裂蛋白动力蛋白相关蛋白1(dynamin-related protein 1,Drp1)的效果。结果:通过原核表达体系获得3TAT-RBD重组蛋白,体外结合实验证实3TAT-RBD与双链dsRNA具有良好的结合能力。荧光显微镜观察也发现3TAT-RBD与Lipofectimine 2000均能将Cy3-dsRNA导入gli36胶质细胞。在RNA干扰实验中发现,3TAT-RBD和Lipofectimine2000均能有效地抑制Drp1的表达,Lipo+siRNA和3TAT-RBD+siRNA组Drp1的表达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36%和42%。结论:本研究中构建的3TAT-RBD利用了细胞穿膜多肽和RBD与dsRNA结合特性,有效地将siRNA导入细胞进行基因沉默实验,这将为今后RNA干扰实验提供新的工具。
韩小建万玉英杨章坚张剑锋危永芳赖启南
关键词:基因沉默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