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22BAB205032)
- 作品数:2 被引量:8H指数:2
- 相关作者:冯育林欧阳胜刘岩庭王琦杨世林更多>>
- 相关机构:江西中医药大学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预知子的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5
- 2013年
- 目的:研究预知子Akebia trifoliata的化学成分。方法:利用各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根据所得单体化学成分的理化性质与光谱数据鉴定其结构。结果:从预知子中分离得到10个已知成分,分别鉴定为3-O-β-D-吡喃葡萄糖(1→3)-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1),3-O-β-D-吡喃阿拉伯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2),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3),3-O-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4),3-O-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8-O-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5),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常春藤皂苷(6),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4)]-α-L-吡喃阿拉伯糖-28-O-α-吡喃鼠李糖-(1→4)-β-D-吡喃葡萄糖(1→6)吡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7),28-O-β-D-吡喃木糖(1→3)-O-α-L-吡喃鼠李糖-(1→2)-β-D-吡喃葡萄糖(1→6)-β-D-吡喃葡萄糖阿江榄仁酸皂苷(8),28-O-α-L-吡喃鼠李糖-(1→4)-O-β-D-吡喃葡萄糖-(1→6)-O-β-D-吡喃葡萄糖去甲阿江榄仁酸皂苷(9),3-O-β-D-α-L-吡喃鼠李糖-(1→2)-α-L-吡喃阿拉伯糖-28-O-β-D-吡喃葡萄糖常春藤皂苷(10)。结论:化合物8,9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0为首次从该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 李志峰王琦刘岩庭李翔欧阳胜冯育林杨世林
- 关键词:预知子化学成分
- α-常春藤皂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制备并鉴定α-常春藤皂苷-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BD-HP-β-CD)。方法:采取饱和水溶液法制备BDHP-β-CD,以包合物得率和包封率为指标,通过正交试验考察温度、时间和搅拌速度对包合工艺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法(XRD)及差示扫描量热法(DSC)鉴定包合物物相,相溶解度法考察HP-β-CD对α-常春藤皂苷(BD)的增溶效果。结果:最佳包合工艺为包合温度37℃,搅拌速度300 r·min-1,包合时间2 h,包合物平均得率93.3%,包封率70.7%。BD-HP-β-CD在pH8.5,1.2,6.8介质中表观溶解度较BD分别约提高了4,60,200倍,XRD和DSC中BD的特征峰消失证实包合物已形成。结论:HP-β-CD对BD具有较好的增溶作用。
- 饶涛李东勋何秀菊冯育林罗晓健
- 关键词:羟丙基-Β-环糊精包合物溶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