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219)

作品数:6 被引量:9H指数:1
相关作者:杨涛李娟吴英陈海燕张强更多>>
相关机构: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6篇细胞
  • 3篇胰岛
  • 3篇胰腺
  • 3篇体外
  • 3篇干细胞
  • 2篇胰岛Β细胞
  • 2篇糖尿
  • 2篇糖尿病
  • 2篇Β细胞
  • 1篇毒性
  • 1篇多态
  • 1篇多态性
  • 1篇胰岛Β细胞增...
  • 1篇胰岛素
  • 1篇胰岛素分泌
  • 1篇胰岛新生相关...
  • 1篇胰岛移植
  • 1篇增殖
  • 1篇体外分离
  • 1篇体外诱导

机构

  • 6篇江苏省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作者

  • 6篇杨涛
  • 4篇李娟
  • 3篇陈海燕
  • 3篇吴英
  • 2篇徐宽枫
  • 2篇陈恒
  • 2篇张强
  • 1篇单珊
  • 1篇查敏
  • 1篇韩晓
  • 1篇柴怡
  • 1篇陈家伟
  • 1篇王知笑
  • 1篇周红文
  • 1篇张克勤
  • 1篇谢海燕
  • 1篇郭锡熔
  • 1篇张梅
  • 1篇许馨予
  • 1篇钱莉

传媒

  • 2篇中国糖尿病杂...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华糖尿病杂...

年份

  • 1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细胞体外诱导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观察大鼠胰腺导管上皮经四步法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后移植治疗糖尿病的效果。方法:采用Ⅴ型胶原酶胆管内灌注消化法,经Ficoll不连续密度梯度离心后分别获得导管上皮细胞和新鲜胰岛。导管上皮细胞经原代培养及传代后取2~6代细胞开始进行四步18天的诱导,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行免疫荧光鉴定。将链脲佐菌素造模成功的18只SD大鼠采用完全随机法均分成3组,空白对照组、新鲜胰岛组、胰岛样细胞团组进行左肾包膜下移植。分别给予RMPI1640、新鲜胰岛和胰岛样细胞团,移植后隔日固定时间监测血糖。结果:经免疫荧光鉴定,分离纯化的胰腺导管细胞具有干细胞特性,诱导后的胰岛样细胞团胰岛素、胰高血糖素染色均为阳性。移植后空白对照组血糖维持在高血糖范围。新鲜胰岛组移植后血糖逐步下降至正常水平,并在2周之内基本稳定在正常范围内但略有上升。胰岛样细胞团组移植后前2天血糖不降反升,之后有所下降但始终未能降至正常范围,然后又逐渐上升。结论:胰腺导管上皮细胞经该方案诱导后分化为胰岛样细胞团,使糖尿病大鼠血糖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幅度及维持时间不能令人满意,可能与移植量不够及诱导的胰岛样细胞团功能不良有关。
于晓竹吴英李娟陈恒杨涛
关键词:胰腺干细胞糖尿病
胰岛新生相关蛋白对胰岛β细胞增殖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 观察胰岛新生相关蛋白对胰岛β细胞增殖和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INS-1细胞购自上海拜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糖刺激实验中,INS-1细胞被分为实验组(50 mg/L胰岛新生相关蛋白与INS-1共培养)和对照组,经2.8、16.7 mmol/L含葡萄糖1640培养液刺激1 h后,采用放射免疫法检测上清液中胰岛素含量.另设立24、48 h组,分别以1、10、25、50、100、250、500 mg/L胰岛新生相关蛋白、INS-1细胞共培养,24或48 h后检测吸光度值.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中,INS-1细胞被分为实验组(50 mg//L胰岛新生相关蛋白与INS-1共培养)和对照组,检测PCNA、Cyclin d1、Cdk4、P27、p38MAPK、JNK mRNA表达水平.采用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进行数据统计.结果 2.8 mmol/L葡萄糖刺激下,实验组胰岛素释放量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4±16)、(39±9)mU/L,t=3.96,P<0.05];16.7 mmol/L葡萄糖刺激下,实验组胰岛素释放量亦高于对照组[分别为(78±9)、(46±10)mU/L,t=4.72,P<0.01].随着胰岛新生相关蛋白浓度增加,INS-1细胞增殖更为明显,具有剂量依赖性,且刺激48 h的效应强于24 h.50 mg/L胰岛新生相关蛋白干预24 h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相比,PCNA、Cyclin d1、Cdk4 mRNA表达上调(t值分别为7.64、5.98、12.87,均P<0.01),P27、p38MAPK、JNK mRNA表达下降(t值分别为10.61、27.64、2.95,均P<0.05).结论 胰岛新生相关蛋白干预后,INS-1细胞胰岛素释放水平增加,胰岛细胞数量增多,这可能与其影响细胞周期调控基因的表达有关.
查敏徐宽枫陈恒许馨予钱莉单珊张梅杨涛
关键词:胰岛细胞增殖基因表达
成年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建立成年大鼠胰腺导管干细胞的体外分离、培养及鉴定的方法。方法:V型胶原酶溶液灌注消化成年大鼠胰腺组织,并经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去除胰岛组织,培养于含10%胎牛血清的RPMI1640培养液,而后加入表皮生长因子(E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继续培养,7天可形成单层细胞,用0.25%胰酶-EDTA消化并传代培养。取第2代细胞利用免疫荧光染色和RT-PCR方法检测CK19、Pdx-1、Nestin、insulin及glucagon的表达。结果:经胶原酶灌注消化胰腺导管上皮,再经过Ficoll密度梯度离心去除胰岛组织,可使胰腺导管细胞得到较好的纯化。免疫荧光结果示:胰腺导管细胞CK19、Pdx-1和Nestin染色呈阳性,阳性细胞率分别为(88.6±6.2)%、(84.6±8.6)%和(79.3±10.5)%,而insulin及glucagon染色为阴性。RT-PCR结果显示该细胞表达CK19、Pdx-1和Nestin基因。结论:该方法可较好的分离出胰腺导管细胞,经鉴定该法培养所获细胞具有胰腺干细胞的特性。
陈海燕张强吴英柴怡李娟杨涛
关键词:胰腺干细胞细胞培养
中国人群CTLA-4基因49位点A/G多态性与1型糖尿病关联性的Meta分析
2010年
目的评价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基因外显子1上49位点A/G多态性与中国人群1型糖尿病(T1DM)的关联性。方法检索电子期刊数据库,应用RevMan 5.0对入选文献进行Meta分析,并评估发表偏倚。结果共6篇文献纳入研究,包括970例T1DM患者和1098名对照。CTLA-4基因49 A/G位点G等位基因与A等位基因OR值为1.82,95%CI为1.59~2.08,P<0.01;基因型(GG+GA)与AA的OR值为2.66,95%CI为1.97~3.60,P<0.01。Begg’s检验P=0.261,即所纳入研究未发生发表偏倚。结论 CTLA-4基因49位点G等位基因是中国人群T1DM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
徐宽枫张汝阳谢海燕杨涛
关键词: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META分析
体外分步诱导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为胰岛β细胞
2010年
目的建立新的体外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分步诱导分化体系。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的胰腺导管干细胞,体外扩增后进行分步诱导分化,收获的新生类胰岛样细胞团(ILCs)分别行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并通过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试验(GSIS)评价ILCs的体外功能。结果分离纯化的胰腺导管干细胞经培养及四步诱导分化后最终可形成ILCs。免疫荧光结果显示该ILCs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染色均为阳性,RT-PCR检测也有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基因的表达。新生ILCs在低糖和高糖刺激下的胰岛素释放量分别为(1.1±0.2)ng/ml和(2.7±0.2)ng/ml,刺激指数为2.52倍。结论通过建立新的体外胰腺导管干细胞分化为胰岛β细胞的分步诱导分化体系,获得具有立体结构且有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ILCs,为获得胰岛移植的β细胞来源提供了更有效的途径。
王云陈海燕王知笑李娟杨涛
关键词:胰腺干细胞胰岛Β细胞
应用INGAP多肽体外分步诱导胰岛新生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应用INGAP多肽在体外建立新的分步诱导分化体系诱导胰岛新生。方法分离纯化SD大鼠的胰腺导管干细胞。并体外扩增培养,取2~6代细胞进行分步诱导分化,于分化末期添加INGAP多肽,待诱导结束后收获新生类胰岛样细胞团(ILCs)分别行免疫荧光和RT-PCR检测,并通过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释放试验(GSIS)评价ILCs的胰岛素分泌能力。结果 (1)分离纯化的胰腺导管干细胞经过四步诱导后最终可形成立体结构的ILCs,其insulin和glucagon染色均为阳性,RT-PCR检测该ILCs也有insulin和glucagon基因的表达。(2)GSIS结果:新生ILCs和新分离胰岛的高糖组胰岛素释放量均显著高于低糖组(P<0.01);新生ILCs的胰岛素刺激指数接近新分离胰岛(P>0.01)。结论通过建立新的包含INGAP多肽的体外分步诱导分化体系,能够获得具有立体结构和一定胰岛素分泌能力的立体ILCs,为获取胰岛移植所需的β细胞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法。
陈海燕李娟张强吴英周红文张克勤郭锡熔陈家伟韩晓张辰宇陈琪杨涛
关键词:INGAP胰岛细胞分化胰岛移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