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2008-176)

作品数:4 被引量:56H指数:3
相关作者:王伟卢廷浩孙斌祥王伟宰金珉更多>>
相关机构:绍兴文理学院河海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资助计划项目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建筑科学
  • 2篇水利工程

主题

  • 2篇软土
  • 2篇接触面
  • 2篇混凝土
  • 1篇单剪试验
  • 1篇动孔压
  • 1篇水工
  • 1篇水工结构
  • 1篇能量耗散
  • 1篇黏聚力
  • 1篇摩擦角
  • 1篇孔压
  • 1篇剪切
  • 1篇剪切模量
  • 1篇剪切试验
  • 1篇函数
  • 1篇函数研究
  • 1篇耗散
  • 1篇滨海软土

机构

  • 4篇绍兴文理学院
  • 3篇河海大学
  • 1篇南京工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南京水利科学...

作者

  • 4篇王伟
  • 3篇卢廷浩
  • 2篇孙斌祥
  • 1篇凌华
  • 1篇宰金珉
  • 1篇王伟
  • 1篇王伟

传媒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 1篇岩土力学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滨海软土动孔压发展模型核心函数研究被引量:6
2009年
动孔压发展模型在滨海相软土动力学性质的研究中非常重要。结合软土动孔压发展的机理,分析了其数学模型的核心函数应具有的基本性质。提出了动孔压半值指数的概念,揭示了指数曲线模型、双曲线模型等传统动孔压模型核心函数的缺陷。根据能量耗散原理,建立了基于微分控制方程的动孔压发展新模型。数学分析表明,两个传统模型的核心函数及其动孔压半值指数均是新模型对应的特例,新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的不足,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王伟卢廷浩
关键词:软土动孔压
土与混凝土接触面反向剪切单剪试验被引量:46
2009年
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力学行为是土与结构共同作用研究中的一个主要课题。进行了17%、20%、24%共3组含水率的土与混凝土接触面正反向单剪试验,每组试验分别考虑5个法向应力和4个正向剪切比。试验结果表明,在正向剪切比和含水率一定时,接触面反向剪切破坏仍遵循摩尔-库仑破坏准则。当正向剪切比为0.50、0.75、1.00时,对应反向剪切强度分别为各自正向初始强度的90%、75%、55%,对应的反向剪切黏聚力约为初始正向剪切黏聚力的95%、80%、54%,反向剪切摩擦角约为初始正向剪切摩擦角的90%、76%、57%。试验结果可供相关工程数值分析参考。
王伟王伟卢廷浩宰金珉
关键词:剪切试验摩擦角黏聚力
软土动应力-应变曲线复合指数-正弦模型被引量:1
2011年
软土动应力-应变曲线(DSSC)模型是土动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结合软土DSSC的试验规律,分析了其数学模型应具有的基本性质。以最终动强度和初始切线模量为基本参数,对传统双曲线模型和指数模型进行了数学分析。引入动强度因子的概念,揭示了两传统DSSC模型的缺陷。提出了一个软土DSSC复合指数-正弦模型,该模型是一个单调递增、外凸且有极限值的函数。数学分析表明,新模型克服了传统模型的不足,两传统模型均是新模型对应的特例。最后,给出了模型参数的确定方法,通过实测数据拟合验证了新模型的正确性。
王伟凌华孙斌祥
关键词:软土
土与水工结构接触面模型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为了研究土与混凝土接触面的力学性质,对其剪切过程中应力应变曲线的数学模型进行分析。把接触面结构势能分为摩擦势能和粘聚势能两部分,从能量耗散的角度分析接触面剪切破坏机理。从数学特征方程的角度揭示传统双曲线模型的缺陷。根据能量耗散假定,建立接触面应力应变新模型,并给出实验数据的拟合参数。根据库伦准则,推导接触面剪切模量的表达式;根据土与混凝土接触面试验结果统计,建立各参数的确定方法,推荐初步的取值范围。算例模拟说明新模型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可供相关的工程设计参考。
王伟卢廷浩
关键词:水工结构能量耗散剪切模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