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164)
- 作品数:8 被引量:20H指数:3
- 相关作者:高润涛耿雪霏苏莎范志朋郭珊更多>>
- 相关机构: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对腮腺肿物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探讨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FNAC)对腮腺肿物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2016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98例行FNAC的腮腺肿物的病历资料,以最终组织病理学诊断结果为金标准。计算FNAC对各腮腺肿物诊断的准确率,对非肿瘤性病变及恶性肿瘤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结果 FNAC诊断腮腺肿物的准确率依次为:非肿瘤性病变(88.9%)>良性肿瘤(74.0%)>恶性肿瘤(56.3%);FNAC诊断非肿瘤性病变灵敏度:88.9%,特异度为:91.0%,阳性预测值:50.0%,阴性预测值:98.8%;FNAC诊断腮腺恶性肿瘤灵敏度:87.5%,特异度为:97.6%,阳性预测值:87.5%,阴性预测值:97.6%,假阳性病例为1例腮腺囊肿和1例多形性腺瘤,假阴性病例为2例恶性淋巴瘤误诊为沃辛瘤。结论 FNAC对腮腺非肿瘤性病变及良性肿瘤的诊断准确率高,恶性肿瘤的灵敏度特异度好,是一种有较好诊断价值的诊断手段,假阳性及假阴性病例,需要结合超声引导下穿刺、免疫组化及术中冰冻结果。
- 苏莎高润涛耿雪霏马华瑞
- 关键词:细针吸取细胞学检查腮腺肿物灵敏度特异度恶性淋巴瘤
- 锥形束CT影像清晰度影响因素的分析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评估患者锥形柬CT(CBCT)影像清晰度,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选择2014年1:2腔科患者的CBCT影像学资料共700例,以10年为一年龄段将其分为9组,分别记录各组中重叠影像和金属物伪影的数量及种类,计算百分比并比较各组间的差异。结果1~10岁组中,重叠影像的比率为25%,21~30岁组该比率迅速降至4.2%,随后缓慢增高,于80岁以上组达到20%;伪影的比率则随年龄由0(1~10岁组)逐渐增至90%(i〉81岁组)。结论年龄及口内各种金属物是影响CBCT影像清晰度的重要因素,在行CBCT检查前对影响因素给予高度重视及适当处理将提高影像清晰率。
- 郭珊高润涛陈星
- 关键词:锥形束CT影像清晰度影响因素
- Castleman病14例临床特征及诊治分析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探讨Castleman病(CD)的临床特征,并进行诊治分析。方法运用回顾性研究,观察14例Castleman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效果,并结合文献讨论。结果 CD是一慢性进展性疾病,常发生于大血管的周围,局部手术切除后仍有复发的现象。CD可能引起胆固醇及蛋白的降低及骨髓增生能力低下。结论 CD属于慢性疾病,临床工作中建议延长CD患者术后的随访时间达10年以上,才能揭示Castleman病的最终规律。
- 高润涛张宁任辉耿雪霏孟岑
- 关键词:CASTLEMAN病手术
- TNF-α及LPS刺激下牙周膜干细胞IκB磷酸化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TNF-α及LPS刺激下牙周膜干细胞IκB磷酸化及其下游基因的表达。方法:体外分离、培养人牙周膜干细胞,分别在10 ng/mL TNF-α和500 ng/mL Ecoli.LPS刺激下进行培养,并于刺激培养即时(0 h)、5、30 min和1、2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IκBα总蛋白和磷酸化IκBα蛋白的表达变化;Real-time PCR检测IL-6、IL-8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牙周膜干细胞在10 ng/mL TNFα或500 ng/mL Ecoli.LPS刺激下培养0~2 h不同时间后,IκBα总蛋白随刺激时间逐渐降低,1 h时最低;磷酸化IκBα随刺激时间逐渐升高,2 h时最高;NFκB的下游基因IL-6及IL-8mRNA表达水平均随刺激时间逐渐升高,2 h时升高最明显(P<0.05)。结论:炎症细胞因子TNF-α或LPS均可促进牙周膜干细胞中IκBα蛋白的磷酸化,并上调IL-6、IL-8 mRNA的表达;提示NFκB信号通路的活化可能是导致炎症状态下牙周膜干细胞功能损害的重要因素。
- 刘大勇周伟伟高润涛
- 关键词:肿瘤坏死因子Α核因子ΚB牙周膜干细胞
- 丹参注射液促进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成骨/成牙分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4
- 2018年
- 目的探讨中药丹参对人脱落乳牙牙髓干细胞(SHEDs)成骨/成牙分化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50mg/ml的丹参注射液作用于SHEDs细胞,利用成骨/成牙分化诱导培养基诱导SHEDs定向分化。通过检测ALP活性、茜素红染色、钙离子定量分析、成骨/成牙分化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SHEDs体外成骨/成牙分化能力。Western Blot检测AKT信号分子的表达。结果 50mg/ml的丹参注射液促进SHEDs细胞ALP活性,体外矿化能力及成骨/成牙分化相关基因骨涎蛋白(bone sialoprotein,BSP)、牙本质涎磷蛋白(Dentin sialophosphoprotein,DSPP)的表达。50mg/ml的丹参注射液促进磷酸化AKT的表达。结论 50mg/ml的丹参注射液具有促进SHEDs细胞体外成骨/成牙分化的潜能,其作用可能与激活AKT信号通路相关。
- 高润涛范志朋
- 关键词:丹参
- 8例腮腺恶性淋巴瘤诊疗体会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腮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协助提高术前诊断正确率。方法:本研究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于2013年9月~2016年5月收治的8例腮腺恶性淋巴瘤病历资料,并结合文献探讨腮腺恶性淋巴瘤的临床及辅助检查特点。结果:临床检查及CT检查表现为腮腺结节或肿块特别是伴有颈部淋巴结肿大并融合成团块;术前针吸活检结合免疫组化多能给出倾向性诊断;手术切除肿物,进行术后常规病理结合免疫组化分析,1例为霍奇金淋巴瘤,7例为非霍奇金淋巴瘤;术后均建议转入血液科或肿瘤科进一步治疗。结论:临床检查、CT检查、术前针吸活检结合免疫组化为腮腺淋巴瘤诊断提供依据,手术切除肿物明确病理分型指导其个性化治疗。
- 高润涛耿雪霏
- 关键词:腮腺恶性淋巴瘤术前诊断
- 增强CT诊断腮腺多原发性肿瘤的价值研究被引量:3
- 2017年
- 目的探讨腮腺多原发性肿瘤(multiple primary tumors,MPT)的临床特点、病理类型及影像学表现,分析增强CT诊断腮腺MPT的价值。方法对2013—2016年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口腔科行腮腺肿瘤手术治疗的285例患者中的22例MPT患者的临床病历资料、影像学资料及病理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在22例腮腺MPT中,沃辛瘤17例,占77.3%(17/22)。腮腺MPT增强CT检查的检出率为83.3%,高于B超检查的检出率(52.6%)。单侧多发的腮腺肿物,增强CT检查的检出率为B超的2倍。结论沃辛瘤是最常见的腮腺MPT,完善增强CT检查有助于术前发现腮腺MPT,从而帮助确定手术方案。
- 高润涛苏莎
- 关键词:沃辛瘤
- 腭部嗜酸性淋巴肉芽肿一例并文献复习
- 2018年
- 嗜酸性淋巴肉芽肿(eosinophiliclymphogranuloma,ELG),又称“木村病(kimuradisease,kD)”、“嗜酸性粒细胞性滤泡增生症候群”、“嗜酸性粒细胞性淋巴结病”、“软组织嗜酸性肉芽肿”,是一种较为罕见的慢性炎症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侵犯真皮、皮下、筋膜、肌肉及淋巴结的单发或多发类肿瘤性的肉芽肿性病变。
- 李洋毛济雄高润涛
- 关键词:嗜酸性淋巴肉芽肿木村病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