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172316)

作品数:10 被引量:24H指数:3
相关作者:朱兴全张念章周东辉徐前明王金磊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兰州兽医研究所安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9篇弓形虫
  • 4篇刚地弓形虫
  • 3篇原核表达
  • 3篇生物信息
  • 3篇生物信息学
  • 3篇生物信息学分...
  • 3篇克隆
  • 3篇基因
  • 2篇免疫
  • 2篇免疫原性
  • 2篇免疫原性研究
  • 2篇弓形虫RH株
  • 2篇弓形虫病
  • 2篇反应原性
  • 2篇CYST
  • 2篇FORMIN...
  • 2篇虫病
  • 1篇蛋白
  • 1篇血清
  • 1篇血清流行病学

机构

  • 14篇中国农业科学...
  • 5篇华南农业大学
  • 4篇安徽农业大学
  • 2篇福建农林大学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吉林农业大学
  • 1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11篇朱兴全
  • 7篇张念章
  • 6篇周东辉
  • 3篇徐前明
  • 3篇陈佳
  • 2篇殷铭阳
  • 2篇徐晓佩
  • 2篇胡玲英
  • 2篇刘文阁
  • 2篇高琦
  • 2篇王寿昆
  • 2篇田维鹏
  • 2篇王金磊
  • 2篇徐民俊
  • 1篇蒋文灿
  • 1篇陈锐钊
  • 1篇袁子国
  • 1篇李成琳
  • 1篇翁亚彪
  • 1篇徐颖

传媒

  • 4篇中国畜牧兽医
  • 3篇中国人兽共患...
  • 2篇中国兽医科学
  • 1篇畜牧与兽医

年份

  • 1篇2016
  • 4篇2015
  • 3篇2014
  • 5篇2013
  • 1篇2012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弓形虫棒状蛋白17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2013年
为研究弓形虫棒状体蛋白17(ROP17)基因的遗传变异,本研究以弓形虫RH株、PRU株和TgC7株为研究对象,首次PCR扩增了其ROP17基因部分序列,将PCR产物纯化后克隆到pMD18-T并测序。将测定的序列与网上下载的弓形虫VEG株、GT1株和ME49株相应序列进行比对,然后用Mega 5.0程序的NJ法和Puzzle 5.2程序的ML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表明,3株弓形虫分离株的ROP17基因部分序列长度均为1375bp,A+T含量在49.53%~50.04%之间,3个虫株相应序列的变异碱基数皆小于20个,其变异率为2.3%,氨基酸序列变异率在0~6.11%之间。系统发育结果显示,ROP17基因部分序列能区分弓形虫基因Ⅰ型和Ⅱ型的虫株。本研究结果为进一步研究弓形虫ROP17基因的变异及研制弓形虫ROP17基因的亚单位疫苗提供了理论依据。
聂子雄张念章胡钱江陈锐钊周东辉袁子国林瑞庆朱兴全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克隆
刚地弓形虫GRA25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本研究旨在对来源于不同宿主和地理分布的22株弓形虫的GRA25基因进行PCR扩增并测序,对获得的GRA25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利用MP和ML两种方法对不同分离株的GRA25基因构建系统进化树。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将弓形虫RH株的GRA25基因翻译成氨基酸序列,对其编码蛋白的生物学特征进行分析。结果显示,弓形虫GRA25基因序列有2种长度,分别为939和948bp。序列比对结果显示,GRA25基因在不同虫株间有82个核苷酸变异位点,变异率为0~4.4%。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用GRA25基因不能区分弓形虫基因Ⅰ型和Ⅱ型虫株。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弓形虫GRA25蛋白含有7个亲水区域,10个α-螺旋,3个β-折叠,8个无规则卷曲和8个潜在的线性B淋巴细胞抗原表位。本研究结果表明,GRA25基因不能作为标记分子区分不同基因型的弓形虫虫株,但可能作为疫苗候选分子研制新型抗弓形虫基因疫苗或表位肽疫苗。
徐晓佩刘文阁张念章陈佳周东辉朱兴全徐前明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生物信息学分析
Characterization of mouse brain micro RNAs after infection with cyst-forming Toxoplasma gondii
<正>The obligate intracellular parasite Toxoplasma gondii can interfere with host cell signaling pathways,alter...
徐民俊Donghui ZhouAlasdair J.NisbetSiyang HuangYifan FanXingquan Zhu
文献传递
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免疫原性研究的新进展被引量:11
2015年
刚地弓形虫(Toxoplasma gondii)可引起严重的人兽共患弓形虫病,给全世界经济造成巨大的损失,给公共卫生安全带来巨大的隐患。致密颗粒(dense granule)分泌的致密颗粒蛋白(dense granule proteins,GRAs)参与调节纳虫泡(parasitophorous vacuole,PV)及纳虫泡膜(parasitophorous vacuole membrane,PVM)的形成并能维持其结构稳定性,部分GRAs可参与宿主细胞的转录。近几年来,不断发现了多种新的GRA蛋白家族新成员,并随着对该家族成员研究的逐步深入,发现GRAs是研制抗弓形虫疫苗的候选分子之一。本文综述了弓形虫致密颗粒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和免疫原性研究的新进展,旨在为研究弓形虫致病机理和研发新的抗弓形虫疫苗提供思路。
胡玲英张念章王金磊林旋周东辉朱兴全王寿昆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弓形虫病分子疫苗
GRA24基因在不同地理位置和宿主来源的刚地弓形虫株间的序列变异(英文)
2015年
目的检验来自不同地理位置和宿主,且归属于不同基因型的刚地弓形虫的GRA24基因的序列变异情况,评价GRA24基因能否作为研究弓形虫种群遗传学的理想标记。方法对所检刚地弓形虫的GRA24基因进行了序列比对,并使用了最大简约法,最大似然法以及贝叶斯法对所检验的虫株进行了系统进化分析。结果所检的虫株GRA24基因的有两种长度:6 240bp和6 264bp。所检GRA24基因的A+T含量为40.82%~53.52%。序列比对显示有173个核酸变异位点(0.05%~0.2%),其中有133变异位点个在9个内含子上,40个变异位点在8个外显子上;使用的3种方法构建的GRA24基因系统进化树的结果一致,GRA24基因不能将3种典型基因型的弓形虫虫株区分开。结论 GRA24基因的序列变异率较低,所以GRA24基因并不是一个研究弓形虫种群遗传学的理想标记。
徐晓佩刘文阁陈佳朱兴全徐前明
关键词:刚地弓形虫弓形虫病
顶复门原虫诱导宿主microRNAs变化的研究进展
2012年
综述顶复门原虫(弓形虫、隐孢子虫、疟原虫)诱导宿主microRNAs变化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寄生虫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查阅有关顶复门原虫诱导宿主microRNAs变化的研究资料,分析和总结顶复门原虫引起宿主体内环境变化、改变宿主microRNAs的表达和前两者之间的的关系。顶复门原虫诱导宿主microRNAs的改变可能由以下几个方面引起:宿主自身的免疫应答反应,顶复门原虫通过分泌自己的microRNAs或蛋白质来改变宿主的microRNAs。总之,microRNAs在动物和植物的天然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顶复门原虫能干扰宿主microRNAs的表达,从而改变宿主体内环境。
范艺凡周东辉徐民俊李成琳朱兴全蒋文灿
关键词:MICRORNAS
Protective immunity induced by a DNA vaccine expressing eIF4A of Toxoplasma gondii against acute toxoplasmosis in mice
<正>Toxoplasma gondiiis an obligate intracellular protozoan parasite infecting humans,mammals and birds.Eukaryo...
陈佳Siyang HuangZhongyuan LiZiguo YuanDonghui ZhouEskild PetersenNianzhang ZhangXingquan Zhu
文献传递
弓形虫细胞核因子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预测弓形虫细胞核因子3(TgNF3)基因作为抗弓形虫疫苗候选抗原的可能性,本试验以弓形虫RH株的总RNA为模板,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扩增TgNF3基因并连接至pMD18-T载体。筛选阳性克隆后,测序鉴定。将测序结果正确的核苷酸序列翻译成氨基酸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分析TgNF3蛋白的结构,预测抗原表位。结果显示,TgNF3基因长约950bp。TgNF3蛋白中包含1个跨膜结构域,9个α-螺旋区,4个β-折叠区,8个亲水区域和10个柔性区域,并预测含有9个线性B细胞抗原表位。结果表明,TgNF3蛋白可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研制以TgNF3为抗原的弓形虫亚单位疫苗及表位疫苗奠定了基础。
胡玲英张念章高琦朱兴全王寿昆
关键词:弓形虫克隆生物信息学分析
甘肃省玛曲牦牛弓形虫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及风险因素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为查明甘肃省玛曲县牦牛弓形虫感染情况并分析影响其感染的风险因素,采用改良凝集试验(MAT)法检测了该地区的610份牦牛血清,并应用流行病学、统计学方法对影响牦牛弓形虫感染的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牦牛弓形虫抗体阳性率为20.00%,年龄和季节是影响牦牛感染弓形虫的风险因素,胎次因素对母牦牛弓形虫感染的影响不明显(P>0.05)。此次调查显示牦牛弓形虫抗体滴度最高可达1∶3 200,由此可知,甘肃省玛曲地区牦牛弓形虫感染率较高且感染强度较大。因此应对本地区的牦牛弓形虫病采取适当的控制措施,以确保当地牦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殷铭阳王金磊谭启东秦思源刘光学朱兴全周东辉
关键词:弓形虫流行病学牦牛
弓形虫RH株热应激蛋白40基因的克隆与原核表达
2014年
为研究弓形虫热应激蛋白40(TgHSP40)的生物学特性,采用RT-PCR方法从弓形虫RH株中扩增出TgHSP40基因片段,并将其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30a(+)后转化入表达菌BL21(DE3)进行IPTG诱导表达,应用Western-blot对重组蛋白的反应原性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重组菌可表达出分子质量约46ku的重组融合蛋白,在37℃、IPTG浓度为1.0mmol/L、诱导6h的情况下表达效果最好。重组蛋白经纯化后进行的Western-blot分析证实,表达、纯化的弓形虫RH株HSP40蛋白具有良好的反应原性,与弓形虫基因Ⅰ型的RH株、基因Ⅱ型的PRU株以及基因型为ToxoDB9的TgC7株和GJS株的阳性血清均可发生特异性反应,预期可作为弓形虫病ELISA诊断方法的候选抗原。本研究结果为弓形虫病新型诊断方法的建立奠定了基础。
路静张念章田维鹏殷铭阳王瑞爱周东辉朱兴全翁亚彪
关键词:弓形虫克隆原核表达反应原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