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20120417)
-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 相关作者:温德惠刘俊峰李朝喜王义成刘伟亮更多>>
- 相关机构:河北北方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河北北方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卫生厅医学科学研究重点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回顾性分析创伤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方法应用超声二维及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检查632例创伤患者血栓发生情况,运用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能的危险因素。结果超声检查发现DVT阳性患者153例(24.2%),DVT阴性患者479例(75.8%)。经)x^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创伤后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为高龄(OR=4.099,95%CI 1.576~10.663,P<0.05)、体内恶性肿瘤(OR=2.475,95%CI 1.077~5.689,P<0.05)、静脉血栓史(OR=2.087,95%CI 1.008~4.320,P<0.05)、吸烟(OR=2.041,95%CI 1.011~8.963,P<0.05)、发热(OR=1.351,95%CI 1.012~4.642,P<0.05),而少量饮酒(OR=0.471,95%CI 0.242~0.941,P<0.05)不会增加DVT的发病风险。结论高龄、体内恶性肿瘤、静脉血栓史、发热均是深静脉血栓的危险因素,针对不同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创伤患者的临床监护,以减少深静脉血栓的形成。
- 温德惠李朝喜柳成良王义成史宝林郜新春刘俊峰刘宏强李晓娟
- 关键词:创伤深静脉血栓
- 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诊断中的应用
- 2013年
-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是指下肢深静脉系统内血液异常凝结、阻塞管腔,进而导致静脉血液回流障碍的外周血管疾病。其发病率高达7%~58%[1-2],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国内文献报道临床上本病的发病率约为26.83%[3],而尸检的发生率更是高达35%~52%[4],本病常见于产后、创伤及长期卧床者。
- 温德惠
- 关键词:彩色多普勒超声下肢深静脉血栓
- 外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分析外伤患者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 315例外伤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饮酒、肥胖、体内肿瘤、伤后心力衰竭、发热、使用激素情况,采用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经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50岁(OR=3.409)、吸烟(OR=2.896)、肥胖(OR=2.857)、体内肿瘤(OR=4.914)、伤后心力衰竭(OR=2.712)、伤后发热(OR=2.410)是重要的危险因素,而饮酒(OR=0.218)是保护因素。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是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较理想的检查方法,外伤患者应针对不同个体予以及早预防,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从而避免肺栓塞的发生。
- 温德惠柳成良王义成刘俊峰李朝喜刘伟亮陆海永
- 关键词:外伤深静脉血栓彩色多普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