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2012CB933301)

作品数:11 被引量:18H指数:3
相关作者:何声太高海韩璐石刚薛冰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电气工程化学工程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4篇电气工程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篇电池
  • 6篇电池负极
  • 6篇锂离子
  • 6篇锂离子电池
  • 6篇锂离子电池负...
  • 6篇离子
  • 6篇离子电池
  • 6篇负极
  • 5篇SNO2
  • 4篇电池负极材料
  • 4篇电化学
  • 4篇电化学性能
  • 4篇锂离子电池负...
  • 4篇负极材料
  • 3篇纳米
  • 2篇锂硫电池
  • 2篇夹层
  • 2篇SNO
  • 2篇CNTS
  • 2篇FE

机构

  • 9篇天津工业大学
  • 2篇南京邮电大学

作者

  • 9篇何声太
  • 3篇韩璐
  • 3篇高海
  • 2篇石刚
  • 1篇宇文力辉
  • 1篇汪联辉
  • 1篇姜鸿基
  • 1篇张庆维
  • 1篇薛冰

传媒

  • 9篇天津工业大学...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化学进展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8
  • 2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4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SnO2-MoO3-x/CNTs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性能被引量:2
2021年
为了改善SnO2-MoO3-x纳米复合材料在锂离子电池负极中的性能,通过水热法制得SnO2-MoO3-x/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研究CNTs的含量对纳米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通过XRD与SEM对所得纳米复合材料进行表征,将材料组装为扣式电池,利用电化学工作站、蓝电电池测试系统等进行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CNTs的加入可以有效减小SnO2-MoO3-x纳米复合材料表面团聚现象,对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方面有明显的改善;当CNTs的加入质量分数为15%时,SnO2-MoO3-x/CNTs纳米复合材料的电化学性能最好,在100圈循环后仍然具有532.6 mA·h/g的放电比容量,库伦效率高达99.0%。
何声太陈媛曾林海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SNO2纳米复合材料
CNTs含量对SnO2-MnSn(OH)6/CNTs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改善锡基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以SnCl4·5H2O和MnC4H6O4·4H2O为前驱体通过水热法一步合成MnSn(OH)6/CNTs纳米复合材料,并使用XRD、SEM、电化学工作站和蓝电测试系统来对复合材料的结构和性能进行表征、测试。结果显示:碳纳米管(CNTs)的加入能够有效改善SnO2-MnSn(OH)6的电化学性能;所有复合材料中,SnO2-MnSn(OH)6/CNTs15性能最佳,在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SnO2-MnSn(OH)6/CNTs15首圈放电比容量为2632.2 mA·h/g,首次库伦效率为56.1%,150圈之后比容量仍保持在565 mA·h/g,且其倍率性能也比其他材料优异,在1A/g的电流密度下,平均放电比容量仍然有512.6 mA·h/g。
何声太曾林海陈媛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SNO2CNTS负极材料
SnO2/rGO锂离子电池负极复合材料制备及性能被引量:2
2020年
为提高锡氧化物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电池性能,使用水热法制备了具有不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含量的SnO2/rGO复合材料,并研究了rGO含量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X射线衍射(XRD)和场发射扫描电镜(FESEM)分析结果表明:所合成的SnO2/rGO复合材料的特征衍射峰的位置与金红石型晶体结构的SnO2完全匹配,SnO2/rGO复合材料中的SnO2颗粒附着在rGO表面。电化学测试表明:rGO质量分数为50%的SnO2/rGO复合材料的循环性能最佳,在160 mA/g的电流密度下,经过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维持在633.6 mA·h/g,与单质SnO2循环50次的224.1 mA·h/g的比容量相比,材料循环稳定性有了很大的提高。
何声太韩璐邹思怡李珂王丽丽
关键词:二氧化锡负极锂离子电池
三苯基膦氧基团在合成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应用
2016年
有机电致发光技术在通讯、信息、显示和照明等领域显现出巨大的商业应用前景,十几年来一直是光电信息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相对于无机电致发光材料,有机电致发光材料具有许多优点。近年来,三苯基膦氧基团在合成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方面的研究吸引了大批研究者的关注。由于磷原子自身性质,可以形成5个共价键,所以膦氧基团极易和其他基团连接形成以其为核的衍生物。由于氧原子具有很强的电负性,这就使膦氧结构高度极化并具有强的吸电子性。吸电子的膦氧基团连接苯环形成的三苯基膦氧单元也具有较强的吸电子性,其对所形成的化合物的能级结构也会产生明显影响。本文从材料合成的角度综述了三苯基膦氧基团在合成高性能有机电致发光材料中的应用方面所取得的最新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三苯基膦氧基团在合成高性能磷光二极管主体材料、电子传输材料和单分子电致发光材料等方面的应用。最后讨论了三苯基膦氧基团在上述领域应用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功能拓展方向,并对下一步需要研究的热点问题作了展望。
姜鸿基张庆维
关键词:电致发光电子传输材料
基于聚合物多齿配体的高性能CdTe量子点的微波水相合成被引量:4
2014年
针对当前水相合成的量子点(QDs)光性能与稳定性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发展了基于聚合物多齿配体的水相制备策略.利用巯基修饰的聚丙烯酸(PAA-SH)作为多齿配体代替常用的巯基丙酸等单齿配体,结合微波辅助加热制备了CdTe量子点,研究了多齿配体对量子点的生长机制与荧光性能的影响.以PAA-SH为配体制备的CdTe量子点荧光性能优异(荧光量子效率(PLQY)可达75%),流体力学直径较小(-10nm),稳定性也有明显提高.基于聚合物多齿配体的量子点制备技术有助于实现生物医学研究中急需的兼具高亮度、高稳定性、小尺寸等特征的高性能量子点生物探针的制备.
宇文力辉薛冰汪联辉
关键词:多齿配体高性能量子点
碳纳米管/宣纸夹层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
2020年
为减少锂硫电池的穿梭效应以提高其电化学性能,使用喷涂法制备用于锂硫电池的碳纳米管/宣纸夹层,利用其吸附性能来控制多硫化物的穿梭效应;并将该夹层应用于锂硫电池,研究不同碳纳米管负载量的夹层对于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纳米管均匀地包覆在宣纸纤维的外侧;夹层中碳纳米管负载量为0.8 mg/cm^2时,在0.1 C下首圈容量为1236.3 mA·h/g,在0.5 C循环100圈后,其仍能保持451.7 mA·h/g的比容量,高于其他碳纳米管负载量的锂硫电池;在1.0 C的高倍率下,该锂硫电池仍具有稳定的电化学性能。
何声太闫晨宇
关键词:碳纳米管宣纸夹层锂硫电池电化学性能
直径大小对SnO_2棒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研究不同直径大小的SnO_2微米/纳米棒对其储锂性能的影响,采用水热反应,以SnCl_4·5H_2O和NaOH作为原料,通过控制反应温度、反应时间以及反应物的浓度,得到具有不同直径大小的SnO_2微米/纳米棒.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所合成材料的晶体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循环伏安法、充放电循环、交流阻抗来研究具有不同结构的SnO_2棒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结果表明:直径为70 nm的SnO_2纳米棒(样品B)具有最好的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特性,其首次库伦效率为61.36%,在经过30次循环后,比容量仍为405.8 mAh/g.
何声太韩璐王泽中石刚高海吴垚震
关键词:SNO2纳米棒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
rGO量对SnO_2-Fe_2O_3/rGO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改善SnO_2-Fe_2O_3的电化学性能,通过一步水热法合成SnO_2-Fe_2O_3/rGO纳米复合材料,采用XRD、SEM、电化学工作站和蓝电电池测试系统,研究rGO加入量对SnO_2-Fe_2O_3/rGO复合材料的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rGO的掺入能很好地提高SnO_2-Fe_2O_3循环稳定性和倍率性能;对于SnO_2-Fe_2O_3/rGO50复合材料,在160 m A/g的电流密度下,10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596.9 m Ah/g,库仑效率为98%;即使在1 A/g的电流密度下,依然有366.6 m Ah/g的平均放电比容量.
何声太高海吴垚震
关键词:锂离子电池SNO2FE2O3负极材料
PPy含量对Fe_2O_3/PPy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8年
为研究聚吡咯(PPy)含量对Fe_2O_3/PPy负极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影响,以FeCl_2·4H_2O为Fe源,采用水热法合成Fe_2O_3纳米片,用原位聚合法合成不同PPy含量的Fe_2O_3/PPy复合材料,并通过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合成的材料进行表征;将材料组装成扣式电池,采用恒流充放电、循环伏安法和交流阻抗测试进行电化学性能表征.结果表明:PPy的加入改善了Fe_2O_3的循环稳定性,其中PPy质量分数为5.0%的Fe_2O_3/5.0%PPy负极材料的循环性能最好,在200 mA/g的电流密度下,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 342.3 mA·h/g,首次库仑效率达到75.1%;经过100次循环,其放电比容量保持为487.4 mA·h/g,高于Fe_2O_3/2.5%PPy、Fe_2O_3/7.5%PPy和Fe_2O_3的放电比容量.
何声太吴垚震高海
关键词:负极材料锂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
MnO2/rGO混合夹层材料对锂硫电池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
2019年
为了抑制穿梭效应,提高锂硫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制备还原氧化石墨烯和二氧化锰纳米线的混合物夹层材料(MnO2/rGO)。首先通过水热反应方法获得二氧化锰纳米线(α-MnO2)和还原氧化石墨烯(rGO),然后用刮涂法得到二氧化锰纳米线、还原氧化石墨烯以及二者的混合物的夹层材料(MnO2/rGO),并分别研究含有这3种不同夹层材料的锂硫(Li-S)电池的电化学性能;分别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和恒流充放电等技术方法对材料的结构、电化学性能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与只含有单一二氧化锰或还原氧化石墨烯夹层相比,含有MnO2/rGO混合夹层材料的锂硫电池具有更优异的循环性能和倍率性能.在1C(1C=1675 mA/g)的大倍率下,首周放电容量为1060 mA·h/g,循环400周后仍可保持在519.8 mA·h/g,平均衰减率为0.12%/次;含有混合夹层的电池在0.1、0.2、0.5、1、2 C倍率下可逆放电比容量分别为1220、1022、818、591、416.9 mA·h/g,当电流密度再次回到0.1 C时,放电比容量升到1040 mA·h/g,比其他夹层材料和没有夹层材料涂覆的电池具有更高的比容量。
何声太魏衍豪
关键词:二氧化锰夹层锂硫电池水热法电化学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