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2AA2Z4321)

作品数:35 被引量:522H指数:15
相关作者:刘作新张玉龙黄毅高鹏尹光华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沈阳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山东农业大学博士科研基金引进国际先进农业科技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建筑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农业科学
  • 2篇建筑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化学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理学

主题

  • 11篇土壤
  • 11篇干旱
  • 10篇半干旱
  • 9篇旱区
  • 9篇干旱区
  • 9篇半干旱区
  • 5篇玉米
  • 4篇小流域
  • 3篇水肥
  • 3篇水肥耦合
  • 3篇水分
  • 3篇丘陵
  • 3篇丘陵半干旱区
  • 3篇灌水
  • 2篇淀粉
  • 2篇雨水集蓄
  • 2篇雨水集蓄利用
  • 2篇玉米出苗率
  • 2篇渗灌
  • 2篇施肥

机构

  • 21篇中国科学院
  • 13篇沈阳农业大学
  • 6篇山东农业大学
  • 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篇辽宁省农业机...
  • 1篇黄河水利科学...
  • 1篇辽宁省农业科...
  • 1篇郑州航空工业...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浙江省农业科...
  • 1篇山东师范大学
  • 1篇辽宁省水利水...
  • 1篇国家节水灌溉...
  • 1篇北京市水科学...

作者

  • 21篇刘作新
  • 7篇黄毅
  • 7篇张玉龙
  • 7篇高鹏
  • 6篇尹光华
  • 6篇邹洪涛
  • 5篇蔡崇光
  • 5篇虞娜
  • 4篇李桂芳
  • 4篇王志玉
  • 3篇柳京安
  • 3篇梁海军
  • 2篇陈温福
  • 2篇曹立勇
  • 2篇于素荣
  • 2篇程式华
  • 2篇舒乔生
  • 2篇魏义长
  • 2篇张旭东
  • 2篇王健

传媒

  • 6篇水土保持学报
  • 5篇农业工程学报
  • 2篇水利学报
  • 2篇中国水稻科学
  • 2篇干旱地区农业...
  • 2篇生态学杂志
  • 1篇土壤通报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玉米科学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农业现代化研...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辽宁工程技术...
  • 1篇沈阳农业大学...
  • 1篇Journa...
  • 1篇水利科技与经...
  • 1篇南水北调与水...

年份

  • 1篇2010
  • 2篇2008
  • 5篇2007
  • 8篇2006
  • 6篇2005
  • 11篇2004
  • 2篇2003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水肥耦合对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被引量:29
2004年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在辽西半干旱区开展了连续4年的春小麦田间水肥耦合试验,研究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结果表明:水肥单因子对水分利用效率有显著影响,影响顺序为:水>磷>氮。其中,氮、磷施用量对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是正效应,而灌水量对水分利用效率是负效应。水肥多因子对水分利用效率有交互效应,氮与磷之间、氮与水之间的交互效应极显著,对水分利用效率表现为正效应。磷与水之间表现为负效应,但不显著。水分利用效率超过10kg/(hm2·mm)的水肥优化管理方案为,施氮量102 6~239 3kg/hm2,施磷量84 3~139 0kg/hm2,灌水量41 0~170 9mm。获得最大水分利用效率的施氮量220 6kg/hm2,施磷量76 0kg/hm2,灌水量117 4mm。
尹光华刘作新李桂芳梁海军蔡崇光
关键词:水肥耦合春小麦水分利用效率灌水量
辽西易旱区雨水资源跨时空调控技术的研究被引量:18
2006年
辽宁西部易旱区地域辽阔,旱灾频繁,雨水资源时空分布与作物生产需要不吻合;多年来,并未把着眼点放在拦蓄与科学利用雨水资源上。本文总结了近年来这一地区雨水资源跨时空调控技术,包括空间上对降雨拦、蓄和时间上的夏深松、秋覆膜、春增墒技术,讨论了这一技术所收到的效果及其原理,对今后这一技术体系的形成、完善和推广应用做出了展望。
黄毅邹洪涛虞娜张玉龙
关键词:雨水资源
丘陵半干旱区小流域入渗产流特征研究被引量:9
2005年
为了探索我国丘陵半干旱区小流域入渗产流规律,为该地区雨水径流集蓄利用和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提供依据,通过人工模拟降雨和自然降雨入渗产流试验,对小流域坡耕地、林地、草地和荒地的降雨入渗产流特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农林草地比荒地具有明显的拦蓄地表径流和减少土壤侵蚀的效果,比荒地拦蓄地表径流效率增加35.7%91.0%,拦蓄泥沙效率增加46.2%88.6%;利用Philip入渗理论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入渗产流试验结果处理分析,建立了小流域坡耕地、林地和荒地土壤的入渗产流及其相关因子数学模型;小流域产流系数与降雨小区地形坡度、降雨强度、植被盖度、土壤雨前含水量和土壤孔隙度等因子显著相关。
高鹏刘作新于素荣柳京安
关键词:丘陵半干旱区小流域入渗量
辽西淋溶褐土土壤水动力学参数的推导及验证被引量:33
2004年
土壤水动力学参数对指导农业生产、水利和水保工程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本文运用RETC软件,由土壤机械组成和容重推导出vanGenuchten模型的土壤持水曲线方程和土壤传导率方程,然后再对土壤持水曲线方程进行求导得出土壤比水容量方程,最后用实测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土壤含水量θ(h)、土壤导水率K(h)计算值与测定值的相对误差均随着水势的降低而减小,土壤含水量的相对误差较土壤导水率低,且均小于10%,土壤导水率的相对误差范围在18%~39%。因此,运用RETC软件推导出的土壤水动力学参数还是可行的。
魏义长刘作新康玲玲
关键词:土壤导水率
辽西人工林产量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2005年
采用实地调查和资料分析方法,对辽西地区人工林生产状况进行了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建国以来,辽西地区人工林蓄积量整体上有显著的增长,人工林平均蓄积量达49.08m3·hm-2,3次森林资源清查期间,人工林蓄积量净增20.19m3·hm-2,增长了5.16倍.但整体蓄积量水平仍较低,平均蓄积增长量仅为全省同期的63.9%,人工林蓄积量也只有全国森林平均蓄积量的51.1%,且区域内部产量水平差异显著,达68.47m3·hm-2.总体上,幼龄林比例偏高,达49%,成熟林单位蓄积量低,仅相当于全国水平的38%.占人工林面积主体的国有林从中龄林到成、过熟林,其蓄积增长量相当于个人和集体林的55.1%和32.3%.用材林单位蓄积量比防护林低36.4%.除了气候、土壤等自然因素外,人工林结构简单、树种组成单一、管理水平低下以及人为破坏严重等可能是导致辽西地区人工林整体产量较低的主要原因.
王健刘作新蔡崇光
关键词:人工林蓄积量
辽西半干旱区春小麦氮磷水耦合产量效应研究被引量:39
2005年
为了探讨春小麦水肥耦合作用,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于2000~2003年在辽西半干旱区开展了水肥耦合对春小麦产量效应的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水分对产量的作用最大,磷肥次之,氮肥最小;水肥耦合的产量效应是:中水中肥效应最高,高水高肥次之,低水低肥最低;水肥交互耦合效应大小顺序是:氮水耦合>氮磷耦合>磷水耦合。产量超过4000kg/hm2的水肥管理方案为:施氮量240.1~361.2kg/hm2,施磷量103.1~152.6kg/hm2,灌水量337.5~450.0mm。获得最高产量4610kg/hm2的施氮量为315.1kg/hm2、施磷量111.1kg/hm2、灌水量354.6mm。
尹光华刘作新李桂芳梁海军蔡崇光
关键词:春小麦水肥耦合数学模型
橡塑渗灌管渗水性能实验研究被引量:8
2006年
对一种橡塑渗灌管产品,应用蒸馏水进行自由渗流实验。结果表明:渗水速率随渗水时间的延长逐渐降低,最终趋于相对稳定。在0~7mH2O压力范围内,渗水速率与水头压力之间呈幂函数关系,渗水均匀性随水头压力发生变化;同应用蒸馏水相比,应用自来水实验导致渗水速率和渗水均匀性降低,增大水头压力有助于提高渗灌管的抗堵塞性能。研究表明,供试橡塑渗灌管的渗水性能受水头压力影响较大,渗水均匀性有待提高。
梁海军刘作新舒乔生尹光华李桂芳
关键词:渗水性能
风沙半干旱区春玉米水肥耦合产量效应研究初报被引量:12
2007年
采用312-D最优饱和设计,开展了春玉米水肥耦合作用田间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试验年施氮量对产量影响最大,灌溉量次之,施磷量最小。两因子耦合的产量效应类型不同,氮与磷耦合以及磷与水耦合为相互替代作用,而氮与水耦合为相互促进作用,且耦合作用效应大小顺序为氮与磷耦合>磷与水耦合>氮与水耦合。获得最高产量9374.0kg/hm2的施氮量为281.7kg/hm2、施磷量为127.1kg/hm2、灌溉量为75.2mm。获得最高利润6023.5元/hm2的施氮量为211.2kg/hm2、施磷量为110.5kg/hm2、灌溉量为24.1mm。
尹光华陈温福刘作新舒乔生张自坤
关键词:春玉米水肥耦合数学模型
长期灌溉施肥对半干旱区褐土氮、磷和钾库的影响Ⅱ.对褐土农田土壤钾库的影响被引量:23
2004年
采用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 ,在辽西半干旱区褐土上进行了长期田间试验 ,研究不同的灌水、施氮、施磷和施秸秆水平对土壤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土壤全钾含量随着氮、磷和秸秆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随着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 ,其中 ,施磷对土壤全钾含量的增加效果最明显 ,其次是施秸秆量。土壤速效钾含量随着灌水和氮、磷施用量的增加而降低 ,随着秸秆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 ,其中 ,施秸秆对土壤的速效钾含量影响最明显 ,其次是施用磷肥的影响。另外 ,施肥和灌水在提高土壤全钾含量的同时可能使速效钾含量降低 ,两者的变化表现为一定的负相关。
郑昭佩宋德香刘作新
关键词:灌溉施肥土壤氮库半干旱区
辽西北旱农区的气候特点与土壤墒情调控被引量:11
2007年
辽宁省西北部地区多年降雨量与蒸发量频率分析结果表明,春季抗旱保苗是这一地区发展旱地农业的技术关键。该区湿润系数的经验频率以夏季最高,秋季为85.71%。由于这一地区水资源短缺,发展灌溉困难,这不仅使春季保墒成为必需。也使跨季节调控土壤墒情成为可能。采取的夏深松—蓄集雨水,秋整地—施肥与覆膜保墒,翌年春季适时播种措施,改革栽培与耕作方式,春季保苗效果十分明显,减少了土壤水分的无效蒸发,有效地利用雨水资源,为该区作物高产和农业高效奠定了基础。
黄毅张玉龙邹洪涛虞娜
关键词:辽西北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