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736002)

作品数:48 被引量:326H指数:9
相关作者:刘洪来陆小华胡军杨祝红冯新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生物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理学
  • 12篇化学工程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气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1篇分子
  • 9篇介孔
  • 9篇催化
  • 7篇离子
  • 7篇分子模拟
  • 6篇活性剂
  • 6篇表面活性
  • 6篇表面活性剂
  • 5篇动力学
  • 5篇离子液
  • 5篇离子液体
  • 5篇催化剂
  • 4篇介孔材料
  • 4篇孔材料
  • 4篇计算机
  • 4篇计算机模拟
  • 4篇加氢
  • 4篇DNA
  • 3篇动力学模拟
  • 3篇嵌段

机构

  • 28篇华东理工大学
  • 17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北京化工大学
  • 2篇华南理工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滁州学院
  • 1篇东北石油大学
  • 1篇同济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中国科学院光...
  • 1篇江苏华兰药用...

作者

  • 30篇刘洪来
  • 17篇陆小华
  • 11篇胡军
  • 9篇杨祝红
  • 8篇彭昌军
  • 7篇尚亚卓
  • 7篇冯新
  • 5篇朱育丹
  • 5篇黄永民
  • 5篇吕玲红
  • 5篇刘畅
  • 4篇朱银华
  • 4篇赵会玲
  • 3篇韩霞
  • 3篇魏明杰
  • 3篇陈闪山
  • 3篇刘金龙
  • 3篇虞大红
  • 3篇刘峰
  • 3篇李力成

传媒

  • 10篇物理化学学报
  • 9篇化工学报
  • 5篇功能高分子学...
  • 5篇Chines...
  • 4篇华东理工大学...
  • 3篇过程工程学报
  • 3篇Chines...
  • 2篇复旦学报(自...
  • 2篇Scienc...
  • 1篇高等学校化学...
  • 1篇物理学报
  • 1篇中国科学(B...
  • 1篇油田化学
  • 1篇中国科学:化...

年份

  • 1篇2015
  • 2篇2013
  • 7篇2012
  • 8篇2011
  • 12篇2010
  • 20篇2009
  • 6篇2008
4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Ni/TiO_2催化剂用于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被引量:27
2009年
以介孔氧化钛晶须为载体,采用等体积浸渍法制备了Ni/TiO2催化剂,通过扫描电镜、X射线衍射、N2吸附脱附、热重分析和程序升温还原技术对催化剂及其前驱体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催化剂中Ni含量及焙烧和还原温度对催化剂催化对硝基苯酚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Ni/TiO2催化剂不仅具有晶须状形貌和高结晶度的锐钛晶型,还保持了高比表面积和介孔结构.随着Ni/TiO2催化剂中镍负载量的增加,对硝基苯酚转化率逐渐增加,当镍负载量超过10%时,催化剂活性和选择性没有明显变化.当镍负载量为10%,焙烧和还原温度分别为500和450oC时,Ni/TiO2催化剂的加氢活性最佳,是RaneyNi的4倍.该催化剂循环使用7次后未发现明显失活.
王海棠朱银华杨祝红刘金龙孙庆杰陆小华冯新
关键词:负载型催化剂对硝基苯酚催化加氢对氨基苯酚
复杂含氧盐矿物热力学数据的简单估算方法被引量:8
2010年
提出了一种复杂含氧盐矿物的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和摩尔生成焓的简单估算方法,并把复杂含氧盐矿物分为不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和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不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可以看作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组成的物质,其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或摩尔生成焓都可以看作是酸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复合成的化合物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或摩尔生成焓之和。含水复杂含氧盐矿物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或摩尔生成焓是不含水部分和水的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或摩尔生成焓贡献值之和。本文提出的方法计算步骤十分简单,从相对误差来看,本方法和其他方法相比精度较好,可以计算包含本课题组长期研究的钛酸盐系列晶须的所有复杂含氧盐矿物的摩尔生成Gibbs自由能和摩尔生成焓,为热力学在钛酸盐系列晶须制备中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钱红亮刘畅吉远辉姚文俊冯新陆小华
关键词:生成焓热力学数据物性估算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2008年
嵌段共聚物自组装在光学、电子、信息、化学及生物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从实验观测、理论研究和计算机模拟三个方面概述了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领域的研究进展。在实验观测方面,着重介绍了嵌段共聚物在体相及膜中的自组装及外场调控作用方面的研究进展;理论方面则分别介绍了强分相理论、弱分相理论、自洽场理论、动态密度泛函方法和元胞动力学等在嵌段共聚物自组装领域的应用;计算机模拟方面就Monte Carlo模拟、耗散粒子动力学等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作了详细的阐述。
黄永民韩霞肖兴庆周圆刘洪来
关键词:嵌段共聚物自组装计算机模拟
混捏法制备NiMo/TiO2加氢脱硫成型催化剂
以HTiO·nHO和钛的非晶态化合物为成型载体原料,以(NH)MoO·4HO和Ni(NO)·6HO为活性组分前驱体,采用混捏法制备NiMo/TiO加氢脱硫成型催化剂。以XRD和BET等手段对催化剂进行表征,在催化剂中压微...
黄大华陈闪山李力成杨祝红陆小华
关键词:加氢脱硫二苯并噻吩
文献传递
纳米受限下溶质水化结构的分子模拟(英文)被引量:3
2009年
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研究了五种不同种类的溶质分子(K+,Mg2+,Cl-,K-和K0)在直径为0.60-1.28 nm的纳米碳管内的水化结构.模拟结果揭示了单电荷溶质、双电荷溶质和中性溶质在受限条件下具有不同的水化行为.单价溶质的配位数只有在直径不大于0.73 nm的纳米碳管内才会明显减少.和带有电荷的溶质不同,中性溶质的配位数对纳米碳管直径的改变非常敏感,并且随着管径的减小而迅速减少.模拟结果还表明带单价正电荷的溶质(K+)第一配位层水分子的取向结构会随着纳米碳管直径的改变发生变化,而其他溶质配位层取向结构在本文所涉及的纳米碳管内都几乎和体相中一致.在直径大于1.0 nm的纳米碳管中,K+的配位层取向结构有序度随着管径的减小而单调下降,但是在直径小于1.0 nm的纳米碳管中,随着碳管管径的减小而迅速上升.在两个最窄的纳米碳管内,其结构有序度甚至高于体相.双电荷溶质的水化结构在本文所研究的碳管直径范围内和体相完全一致,即使在直径只有0.6 nm的碳管内也无任何改变.
邵庆吕玲红陆小华魏明杰朱育丹沈文枫
关键词:纳米碳管分子模拟
[C4mim][BF4]与乙醇胺和N,N-二甲基乙醇胺混合体系的密度、黏度和电导率被引量:3
2009年
分别采用比重瓶、乌氏黏度计和电导率仪测定了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C4mim][BF4])+乙醇胺(MEA)和[C4mim][BF4]+N,N-二甲基乙醇胺(DMEA)两种二元混合物在283.15-323.15 K时的密度、黏度和电导率。用Redlich-Kister方程关联并计算了混合体系的过量摩尔体积和黏度偏差。通过电导率的实验结果计算得到了混合体系的摩尔电导率,证明有机溶剂摩尔含量对混合体系摩尔电导率的贡献符合Walden规则。
耿彦芳刘鑫虞大红彭昌军刘洪来
关键词:1-丁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黏度电导率
抗蛋白吸附PLLA-MPEG微绒毛膜的制备被引量:1
2010年
在左旋聚乳酸(PLLA)膜上采用朗格缪尔-布洛杰特(LB)技术、浇铸和化学接枝的方法制备了左旋聚乳酸-甲基端聚乙二醇(PLLA-MPEG)共聚物微绒毛膜。通过原子力显微镜(AFM)和水接触角测量等方法考察了制备方法及条件对绒毛层性能的影响,对绒毛层的亲水性、稳定性和抗蛋白吸附性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通过这3种方法均能获得较亲水的抗蛋白吸附表面。PLLA-MPEG单分子LB微绒毛必须在热水中处理后才能牢固地黏附于PLLA膜上;浇铸的PLLA-MPEG成膜性好,但遇水易脱落,稳定性差;紫外光催化接枝的微绒毛制备简便、铆接牢固,可用于医疗器械或生物埋置材料的表面修饰。
赵媛徐首红刘洪来
关键词:表面修饰
温敏性异丙基丙烯酰胺-二氧化硅透明质酸核壳型杂化微凝胶的合成和体积相变行为被引量:1
2010年
通过溶胶-凝胶法,利用硅烷偶联剂(KH550)对纳米SiO2颗粒进行原位改性,使其表面带正电。改性后的SiO2颗粒(MSiO2)通过静电作用吸附带负电的透明质酸(HA)形成核壳颗粒(HA-MSiO2)。进一步在壳层HA链上接枝聚合N-异丙基丙烯酰胺(NIPAM)制得核壳结构温敏性杂化微凝胶(PNIPAM-HA-MSiO2),并用AFM和SEM表征其在云母表面的成膜性能。结果表明:HA-MSiO2核壳颗粒平均粒径约为182 nm,壳层厚度15 nm,其粒径或壳层厚度可以通过改变MSiO2溶液或HA溶液的浓度来调节;温敏性PNIPAM-HA-MSiO2微凝胶的体积相变温度为32°C,与PNIPAM溶液的最低临界溶解温度(LCST)一致,在体积相变温度以下旋涂于云母表面的微凝胶呈现球形颗粒,体积相变温度以上旋涂膜可以转变为致密的膜。
左雪芹徐首红刘洪来
关键词:透明质酸温敏性微凝胶
3C-SiC材料p型掺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采用基于第一性原理的密度泛函理论平面波超软赝势法,研究了SiC材料p型掺杂的晶体结构和电子结构性质,得到了优化后体系的结构参数,掺杂形成能,能带结构和电子态密度,计算得到掺杂B,Al,Ga在不同浓度下的禁带宽度.结果表明:随着掺杂B原子浓度的增大,禁带宽度随之减小;而随着掺杂Al,Ga原子浓度的增大,禁带宽度随之增大;在相同浓度下,掺杂Ga的禁带宽度大于掺杂Al,掺Al禁带宽度大于掺B.
张云邵晓红王治强
关键词:SIC电子结构掺杂
原位合成的介孔TiO_2-B/锐钛微粒:改善的锂离子电池阳极材料(英文)被引量:2
2015年
Mesoporous TiO_2-B/anatase microparticles have been in-situ synthesized from K_2Ti_2O_5 without template.The TiO_2-B phase around the particle surface accelerates the diffusion of charges through the interface,while the anatase phase in the core maintains the capacity stability.The heterojunction interface between the main polymorph of anatase and the trace of TiO_2-B exhibits promising lithium ion battery performance.This trace of 5%(by mass) TiO_2-B determined by Raman spectra brings the first discharge capacity of this material to 247 mA · h ·g^(-1),giving 20%improvement compared to the anatase counterpart Stability testing at 1 C reveals that the capacity maintains at 171 mA·h·^(-1),which is better than 162 mA·h·g^(-1) for single phase anatase or 159 mA·h·g^(-1) for TiO_2-B.The mesoporous TiO_2-B/anatase rnicroparticles also show superior rate performance with 100 mA·h·g^(-1) at 40 C,increased by nearly 25%as compared to pure anatase.This opens a possibility of a general design route,which can be applied to other metal oxide electrode materials for rechargeable batteries and supercapacitors.
庄伟吕玲红李伟安蓉冯新邬新兵朱育丹陆小华
关键词:锐钛矿型锂离子电池介孔微粒阳极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