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2001CB711003)

作品数:16 被引量:79H指数:4
相关作者:秦大河任贾文效存德李忠勤张明军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西北师范大学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更多>>
发文基金: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理学

主题

  • 6篇南极冰
  • 6篇南极冰盖
  • 6篇极冰
  • 6篇冰盖
  • 6篇冰芯
  • 5篇气候
  • 3篇雪冰
  • 3篇气候变化
  • 3篇气温
  • 3篇南极地区
  • 3篇极地区
  • 2篇地形
  • 2篇东南极冰盖
  • 2篇伊利莎白公主...
  • 2篇同位素
  • 2篇气候环境
  • 2篇流域
  • 2篇海冰
  • 2篇NO
  • 2篇LAMBER...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西北师范大学
  • 2篇中铁二十一局...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作者

  • 15篇秦大河
  • 14篇任贾文
  • 12篇效存德
  • 10篇张明军
  • 10篇李忠勤
  • 6篇孙俊英
  • 2篇王晓香
  • 1篇康建成
  • 1篇刘伟刚
  • 1篇唐述林
  • 1篇孙维贞
  • 1篇秦翔
  • 1篇崔晓庆

传媒

  • 7篇冰川冻土
  • 3篇自然科学进展
  • 2篇地理学报
  • 1篇自然杂志
  • 1篇地球科学进展
  • 1篇地理科学
  • 1篇极地研究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6篇2004
  • 4篇2003
  • 3篇2002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南极地区数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冰芯记录对比研究被引量:4
2002年
随着国际横穿南极科学考察计划的实施 ,近年来开展了沿中山站—DomeA考察路线的冰芯研究 ,获得了伊丽莎白公主地 2 5 0a来气候环境变化的高分辨率记录 .通过与Lambert冰川流域西侧有关研究结果的对比 ,揭示了该冰川谷地为东南极洲重要气候分界线的特征 .综合南极地区其它地点冰芯记录和冰盖变化研究结果 ,发现以小冰期为代表的寒冷期在东南极洲较为明显 ,在西南极洲则不明显 ,甚或恰好相反 ,表现为温暖阶段 .就东南极洲来说 ,也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 :以Lambert冰川谷地为界 ,东部地区 ,如WilkesLand (LawDome) ,VictoriaLand北部 (HerculesNeve)等地 ,小冰期冷期比较突出 ;西部地区 ,如DronningMaudLand和Mizuho高原 ,情况不是很明确 .Lambert冰川流域是非常特殊的地方 ,虽然小冰期冷期也存在 ,但 185 0年前后的显著高温和近 10 0多年来的降温与南极洲其它地方都不一样 ,而与南极半岛北侧一冰芯所给出的 4 0 0a温度变化记录极为相似 ,我们尚不能解释为何如此遥远的两个地点具有很好的一致性而与其它地方则不一致 .
任贾文秦大河效存德孙俊英李忠勤张明军
关键词:气候变化冰芯记录南极地区温度
Lambert冰川流域东西两侧气候环境变化被引量:5
2004年
1992~1993年,中国科学家参加了澳大利亚南极考察队对Lambert冰川流域西侧的考察,1996起,中国南极考察队对Lambert流域东侧进行了多次考察.本文基于以上考察的研究成果,对Lambert冰川流域东西两侧气候环境变化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Lambert冰川两侧无论是降水还是温度,在几十年时间尺度上其变化趋势都存在着明显差异,Lambert冰川东西两侧从海岸向内陆近500 km断面上表面积累速率的分布截然不同,同时,Lambert冰川东西两侧的δ18O随温度的变化率(又简称δ-温度梯度)差别也很大,另外,反映水汽输送强度的海盐离子浓度近50年来的变化趋势相反.以上证据表明,Lambert冰川谷地可能是东南极洲一条重要的气候界线,其原因可能是特殊的局地环流(顺时针的气旋活动)导致不同的水汽来源,再加上局部地形的影响所致.
张明军效存德任贾文李忠勤秦大河
关键词:LAMBERT冰川流域气候环境变化气温降水水汽输送地形
南极冰盖SO_4^(2-)浓度记录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4年
本文综述了南极冰盖雪冰中SO2 -4 的来源、SO2 -4 浓度记录的时空分布特征 ,特别对nss SO2 -4 记录的火山活动事件进行了概括与总结 ,反映了近年来南极雪冰中SO2 -4 记录的最新研究进展。南极冰盖雪冰中SO2 -4 来源的综述表明南极地区雪冰中的SO2 -4 主要来源于海盐、海洋生物和火山喷发三种。很多研究表明 ,用南极冰芯中记录的nssSO2 -4 可以恢复火山活动的历史 ,虽然对同一次火山活动 ,在取自南极不同地区的冰芯中 ,其浓度和沉积通量大不一样 ,然而 ,各次火山活动引起的硫酸根离子的沉积通量相对于Tambora火山的沉积通量的百分比在不同冰芯中却经常具有可比性 ,这使得利用冰芯中nssSO2 -4
张明军任贾文孙俊英效存德李忠勤秦大河
关键词:南极冰盖含硫化合物热力学
南极伊利莎白公主地250年来NO_3^-浓度变化特征研究被引量:4
2003年
利用1996~1997年中国首次南极内陆冰盖考察获得的50m雪芯资料,详细研究了南极伊利莎白公主地250年来NO_3^-浓度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250年尺度上,本地的NO_3^-浓度具有明显的季节变化特征。250年来,伊利莎白公主地NO_3^-浓度与太阳活动没有相关关系,认为本地的NO_3^-可能主要来源于中低纬度地区的闪电和极地高空中的各种大气过程,雪冰中记录的NO_3^-浓度可能是其来源、传输路径和沉积过程的综合反映。
张明军任贾文李忠勤秦大河孙俊英效存德康建成李军
关键词:伊利莎白公主地浓度变化特征太阳活动传输路径大气化学
极地海冰的研究及其在气候变化中的作用被引量:32
2006年
极地海冰作为全球气候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影响大洋表面的辐射平衡、物质平衡、能量平衡以及大洋温、盐流的形成和循环而影响全球气候变化.从最初研究极地海冰的强度和承载力到目前海/冰/气相互作用全球气候耦合模型的建立,使海冰变化和全球气候变化紧密结合起来.这些研究领域主要有:海冰及其表层雪的物理特性和过程、海冰区域生态特征、海冰区与气候相关的反照率和物质平衡研究以及海冰气候耦合模型等大的领域.模拟显示,21世纪因为全球变暖,南北极海冰都将减少.海冰和全球气候系统其它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问题、极地海冰的厚度季节性区域性分布问题、极地海冰边界及范围变化趋势问题、生消关键过程及其影响因素问题、冰间湖的作用以及海气相互作用等将是未来重要的研究方向.
唐述林秦大河任贾文康建成
关键词:海冰气候变化
Lambert冰川流域物质平衡和南极冰盖变化被引量:4
2002年
对Lambert冰川流域的现场考察资料和浅冰芯研究结果显示,该流域东侧和西侧积累速率分布和过去几十年的变化具有明显差异:东侧平均积累速率较西侧高;近50年东侧处于增加状态,西侧则为明显减小,冰量平衡计算表明,该冰川流域目前处于物质正平衡状态,因而冰盖将趋于增厚,据现有资料估计分析,整个南极冰盖处于微弱负平衡,如果南极地区气候变暖,物质平衡将向正平衡方向发展,因而不会引起海平面上升,但是西南极冰盖的不稳定性可能随气候持续变暖而增强,成为引起海平面上升的最重要潜在因素。
任贾文效存德秦大河
关键词:南极冰盖LAMBERT冰川流域海平面变化
基于走航观测的夏季南极海冰分布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08年
依托中国第19次南极科学考察,基于ASPeCt(南极海冰过程与气候)海冰走航观测方法标准,以“雪龙号”破冰船为平台进行夏季南大洋海冰走航观测.在2003年1月4—17日近6500km的航程断面上,分别获取了海冰的厚度、密集度、雪厚度、浮冰尺寸等海冰分布特征参数.结果表明,海冰分布特征参数均呈现了较大的空间变化.由于夏季海冰融化并受制于特定动力过程作用,海冰在威德尔海附近聚集,密集度达到峰值,沿断面在0%~80%之间变化;在断面的大部分观测到开阔水域.沿断面海冰厚度介于10~210cm,雪厚度介于2~80cm之间,在埃默里冰架附近冰雪厚度达到了全断面的最高值.沿断面浮冰尺寸,最小到<10cm到最大超过2000m不等。
唐述林李宁
关键词:海冰
国际南极地区科学数据库系统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在简述国际南极数据目录系统 (ADDS)的基础上 ,从ADDS建设和真实数据库系统建设两方面概括总结了国际上南极地区科学数据库系统研究的重要进展 ,并对我国在有关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情况做了介绍 ,提出了南极地区科学数据库系统未来发展方向和我国应该采取的对策 .
秦翔秦大河
关键词:数据库系统用户
梯度淋洗法在雪冰样品有机酸测试分析中的应用被引量:3
2006年
离子色谱法是分析有机酸的有效方法之一,而梯度淋洗可一次分离与固定相亲合力差异较大的多种有机酸和无机阴离子,改善离子的色谱峰形,提高分离度和选择性.雪冰是记录有机酸的良好载体,对雪冰中有机酸的研究可认识过去大气中相应化合物含量及其变化,从而恢复过去生态环境和气候变化.利用Dx-600离子色谱仪及外加水梯度洗脱程序对南极雪冰样品中的有机酸离子组分进行了测试和分析,初步探讨雪冰中有机酸离子特征及其对雪冰化学记录的影响.
崔晓庆任贾文刘伟刚王晓香
关键词:离子色谱有机酸雪冰梯度淋洗
冰芯和台站记录的近50 a来东南极冰盖边缘地区气候变化格局被引量:9
2003年
对取自东南极冰盖Lambert冰流东、西两侧共 10支雪芯 ,恢复了过去 5 0a来稳定同位素温度序列和积累率序列 .对比发现 ,位于Lambert冰流东侧 ,即位于Wilks地和PrincessElizabeth地的 5支雪芯 (GC30 ,GD0 3,GD15 ,DT0 0 1和DT0 85 ) ,过去 5 0a来积累率总体为上升趋势 ,δ18O上升速率介于 0 34~ 2 6kg·m-2 ·a-1;稳定同位素显示其气温亦呈整体上升趋势 ,上升速率介于 0‰~ 0 0 2‰·a-1.但对位于Lambert冰流西侧 ,即位于DronningMaud地、Mizuho高原和Kamp地的 5支雪芯 (CoreE ,DML0 5 ,W 2 0 0 ,LGB16和MGA) ,过去 5 0a来积累率总体为下降趋势 ,下降速率介于 - 0 .0 1~- 2 .36kg·m-2 ·a-1;稳定同位素温度变化则十分复杂 :DronningMaud地西侧为上升 ,Mizuho高原和Kamp地为下降或变化不明显 .分布于LGB两侧沿岸气象站记录也印证了上述格局 .这种格局可能是南大洋独特的环流形式—环南极波 (ACW)—在特殊地形 (如大的冰盆 )影响下 ,在南极冰盖边缘的表现形式 .
效存德秦大河任贾文李忠勤张明军孙维贞王晓香
关键词:南极冰盖稳定同位素气温冰芯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