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J12LA51)

作品数:1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崔清强刘向东李爽陈明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协和学院山东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优秀中青年科学家科研奖励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1篇等离子体
  • 1篇烧蚀
  • 1篇微米
  • 1篇微纳米结构
  • 1篇脉冲
  • 1篇脉冲激光
  • 1篇脉冲激光烧蚀
  • 1篇纳米
  • 1篇激光
  • 1篇激光烧蚀
  • 1篇激光诱导
  • 1篇激光诱导等离...

机构

  • 1篇山东大学
  • 1篇山东协和学院

作者

  • 1篇陈明
  • 1篇李爽
  • 1篇刘向东
  • 1篇崔清强

传媒

  • 1篇物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3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激光烧蚀高纯Zn形成的微米金属球体对后续脉冲激光的耦合增强效应
2013年
脉冲激光束在低真空(约2Pa)环境下聚焦到高纯Zn靶表面,烧蚀区域不仅有中心深孔的宏观损伤,而且还发现大量微米量级的类似足球形状的金属Zn球体结构附着生长在孔洞内侧表面.实验过程中采用等离子体光谱诊断技术研究宏观和微观损伤对后续脉冲激光的影响程度.与聚焦于金属Zn平滑表面相比,宏观损伤可以使后续激光诱导的Zn原子334.5nm谱线强度提高10.3%,在此基础上大量Zn微米球体附着在内表面可以使谱线强度再提高34.3%.因此,推断这些金属Zn微球表面镶嵌着光洁的纳米量级六边形和五边形小平面,可以对后续脉冲激光产生镜面反射,使得激光能量汇聚并耦合增强,提高烧蚀效率.实验结果还表明,这些微米球体的数目随着激光脉冲次数的增加而增多,使得后续激光能够诱导产生更为致密高温的等离子体.研究结果有望为激光-金属微孔技术提供新思路.
陈明李爽崔清强刘向东
关键词:脉冲激光烧蚀微纳米结构激光诱导等离子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