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000213)

作品数:5 被引量:86H指数:5
相关作者:吴福忠杨万勤王奥谭波周晓庆更多>>
相关机构:四川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生物量
  • 2篇生物量动态
  • 2篇微生物
  • 2篇微生物生物量
  • 2篇物量
  • 2篇季节性冻融
  • 1篇凋落
  • 1篇凋落物
  • 1篇凋落物分解
  • 1篇冻融
  • 1篇亚高山
  • 1篇土壤
  • 1篇土壤动物
  • 1篇细根
  • 1篇细根分解
  • 1篇积温
  • 1篇古菌
  • 1篇分解过程
  • 1篇氨氧化
  • 1篇氨氧化古菌

机构

  • 5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5篇杨万勤
  • 5篇吴福忠
  • 3篇王奥
  • 2篇谭波
  • 1篇朱剑霄
  • 1篇夏磊
  • 1篇杨玉莲
  • 1篇周晓庆
  • 1篇刘金玲
  • 1篇武志超
  • 1篇徐振锋
  • 1篇魏圆云
  • 1篇刘洋

传媒

  • 4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年份

  • 3篇2012
  • 2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其对季节性冻融的响应被引量:20
2012年
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通常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冻融特征。为深入了解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冬季土壤生态过程,于2008年11月—2009年10月,在土壤初冻期、冻结期和融化期及生长季节,研究了不同海拔(3582 m、3292 m和3023 m)岷江冷杉林的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及其对土壤冻融的响应。土壤冻结时间和冻融循环次数随海拔的增加而增加。冻融格局显著影响了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但不同土壤酶在不同海拔表现出明显差异。土壤过氧化物酶和脱氢酶活性受初冻期冻融循环和温度降低影响显著下降,而过氧化氢酶活性明显上升。3种土壤氧化还原酶活性在土壤温度相对稳定的冻结期变化不显著,但在融化期随着土壤温度急剧增加经历一个明显的活性高峰后快速降低,且冻结时间最长和冻融循环次数最多的3582 m变化更为显著。此外,海拔和土层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了过氧化物物活性,但对脱氢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不显著。脱氢酶活性与土壤温度极显著相关,但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与土壤温度的相关性随海拔差异而不同。这些结果表明川西亚高山/高山森林冬季土壤氧化还原酶仍然具有较高的活性,但受到季节性冻融及其变化的显著影响。
谭波吴福忠杨万勤余胜刘利王奥杨玉莲
关键词:季节性冻融亚高山
亚高山/高山森林土壤有机层氨氧化细菌和氨氧化古菌丰度特征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解季节性冻融对川西亚高山/高山地区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群落的影响,采用qPCR技术,以氨单加氧酶基因的α亚基(amoA)为标记,在生长阶段、冻结阶段、融化阶段中的9个关键时期调查了该地区不同森林群落: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原始林(PF)、岷江冷杉(A.faxoniana)和红桦(Betula albosinensis)混交林(MF)、岷江冷杉次生林(SF)土壤有机层的氨氧化细菌(ammonia-oxidizing bacteria,AOB)和氨氧化古菌(ammonia-oxidizing archaea,AOA)丰度的特征。结果表明,3个森林群落土壤有机层中都具有相当数量的氨氧化细菌和古菌,均表现出从生长阶段至冻结阶段显著降低,在冻结阶段最低,但冻结阶段后显著增加,在融化阶段为全年最高的趋势。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类群结构(AOA/AOB)受负积温影响明显。冻结后期3个森林群落土壤负积温最大时,AOA数量明显高于AOB,但其他关键时期土壤氨氧化微生物类群结构与群落类型密切相关。高海拔的岷江冷杉林群落土壤有机层表现为AOA>AOB(冻结初期除外),低海拔的岷江冷杉次生林群落中表现为AOB>AOA(冻结后期除外),而岷江冷杉和红桦混交林群落则仅在融冻期和生长季节末期表现为AOB>AOA。这些结果为认识亚高山/高山森林及其相似区域的生态过程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王奥吴福忠何振华徐振锋刘洋谭波杨万勤
关键词:氨氧化细菌氨氧化古菌积温
高山森林三种细根分解初期微生物生物量动态被引量:6
2012年
为了解川西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微生物生物量特征,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测定了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红桦(Betula albosinensi)细根分解几个关键时期微生物生物量碳(MBC)、氮(MBN)和磷(MBP)的动态特征。3个树种细根分解过程中的MBC均表现为在土壤深冻期下降至全年最低点后缓慢上升,至土壤融冻中期再次下降,到生长季节增长的趋势。然而,粗枝云杉与岷江冷杉细根分解过程中的MBC最大值出现在生长季节末期,红桦细根分解过程中的MBC最大值出现在土壤冻结初期。3个树种细根分解过程中的MBN表现出相似的动态规律:土壤深冻期急剧下降至全年最低,随后在冻融季节无显著变化,生长季节明显增加,到生长季节末期达到全年最大值。另外,粗枝云杉和岷江冷杉细根分解过程中MBP均随着分解的进行呈现增加趋势,而红桦细根分解过程中的MBP在土壤融冻末期出现最大值,在生长季节中期出现另一峰值,生长季节末期明显下降。这些结果表明冬季细根分解过程中仍存在一定的土壤微生物,但受到细根质量、温度及其驱动的环境因子的深刻影响。
武志超吴福忠杨万勤魏圆云王奥刘金玲
关键词:细根分解微生物生物量
高山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动态被引量:29
2011年
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生物量动态对于深入了解森林凋落物分解机理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高山森林典型树种凋落物分解过程中的微生物生物量特征,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研究了土壤冻结期(3月)、融冻期(4—5月)、生长季节(5—10月)和冻结初期(11月)红桦(Betula albosinensi)、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和粗枝云杉(Picea asperata)凋落物分解过程的微生物生物量C(MBC)、微生物生物量N(MBN)和微生物生物量P(MBP)动态。4个关键时期,凋落物的MBC、MBN以生长季节最高,但非生长季节的3个关键时期也检测出较高的MBC、MBN。在融冻期结束后,3类凋落物分解过程中MBC和MBN均出现爆发性增长。然而,MBP在生长季节中期(8月)、完全冻结期(3月)和冻结初期(11月)均相对较低,但在融冻期和生长季节后期(9月)相对较高。另外,红桦凋落物的MBC、MBN和MBP含量均高于岷江冷杉和粗枝云杉凋落物(除4月粗枝云杉凋落物MBP异常升高外)。这些结果为更加清晰地认识高寒森林凋落物分解过程及机理,以及进一步理解陆地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一定基础数据。
周晓庆吴福忠杨万勤朱剑霄
关键词:凋落物分解微生物生物量
季节性冻融期间土壤动物对岷江冷杉凋落叶质量损失的贡献被引量:24
2011年
冬季凋落物的质量损失是中高纬度和高海拔地区凋落物分解的关键,但冬季凋落物分解是否与土壤动物的贡献有关,不同冻融时期(冻融初期、深冻期和融化期)的土壤动物对凋落物分解的贡献是否存在差异?对这两个问题仍缺乏必要的关注。为了解季节性冻融期间土壤动物对岷江冷杉(Abies faxoniana)凋落物分解的贡献,采用凋落物分解袋法,调查了季节性冻融期间(2010年10月底至2011年4月中旬),不同网孔(0.020mm、0.125mm、1.000mm和3.000mm)凋落物分解袋内的岷江冷杉凋落叶质量损失,分析了微型、中型和大型土壤动物对岷江冷杉凋落叶分解的贡献。在季节性冻融期间,0.020mm、0.125mm、1.000mm和3.000mm分解袋内的岷江冷杉凋落叶质量损失率分别为12.13%、13.07%、14.95%和18.74%。不同体径的土壤动物对季节性冻融期间岷江冷杉凋落叶质量损失的贡献率总共为35.28%;不同孔径凋落物袋内土壤动物的类群和个体相对密度与凋落叶的质量损失率呈现相对一致的变化趋势。在季节性冻融的3个阶段中,土壤动物对岷江冷杉凋落叶质量损失的贡献率均为:微型土壤动物<中型土壤动物<大型土壤动物。其中,微型、中型和大型土壤动物分别在深冻期、冻融初期和融化期表现出最高的贡献率,分别为6.56%、11.77%和21.94%。然而相对于其他冻融时期,深冻期中型和大型土壤动物对岷江冷杉凋落叶质量损失的贡献率最低。这些结果清晰地表明了川西高山季节性冻融期间土壤动物调控着凋落物分解的生态过程,是高山冬季凋落物分解的重要因素之一。
夏磊吴福忠杨万勤
关键词:季节性冻融土壤动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