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010567)

作品数:17 被引量:380H指数:12
相关作者:周国逸王旭王春林于贵瑞褚国伟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华南植物园中国科学院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生物学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4篇农业科学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生物学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9篇阔叶
  • 7篇涡度
  • 7篇涡度相关
  • 6篇混交
  • 6篇混交林
  • 5篇通量
  • 5篇阔叶林
  • 5篇常绿
  • 5篇常绿阔叶
  • 5篇常绿阔叶林
  • 4篇针阔叶混交林
  • 4篇土壤
  • 4篇阔叶混交林
  • 4篇季风常绿阔叶...
  • 3篇亚热带
  • 3篇生态系统
  • 3篇通量估算
  • 3篇南亚热带
  • 3篇CO2通量
  • 2篇影响因素

机构

  • 15篇中国科学院
  • 8篇中国科学院华...
  • 1篇广州市气象局
  • 1篇广东省气候中...
  • 1篇中国科学院大...

作者

  • 15篇周国逸
  • 8篇王旭
  • 7篇王春林
  • 6篇于贵瑞
  • 5篇褚国伟
  • 4篇张德强
  • 4篇刘菊秀
  • 3篇闫俊华
  • 3篇周传艳
  • 3篇欧阳学军
  • 3篇张倩媚
  • 2篇尹光彩
  • 2篇张雷明
  • 2篇唐旭利
  • 2篇温达志
  • 2篇罗艳
  • 2篇孟泽
  • 1篇黄忠良
  • 1篇唐力生
  • 1篇孙晓敏

传媒

  • 6篇生态学报
  • 1篇植物生态学报
  • 1篇土壤学报
  • 1篇中国环境科学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中国科学(D...
  • 1篇应用生态学报
  • 1篇热带气象学报
  • 1篇农业环境科学...
  • 1篇Journa...
  • 1篇生态环境
  • 1篇Scienc...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3篇2004
  • 8篇2003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O_2 flux evaluation over the evergreen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in Dinghushan, China被引量:11
2006年
The Dinghushan flux observation site, as one of the four forest sites of ChinaFLUX, aims to acquire long-term measurements of CO2 flux over a typical southern subtropical evergreen coniferous and broad-leaved mixed forest ecosystem using the open path eddy covariance method. Based on two years of data from 2003 to 2004,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mporal variation in CO2 flux and its response to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the forest ecosystem are analyzed. Provided two-dimensional coordinate rotation, WPL correction and quality control, poor energy-balance and underestimation of ecosystem respiration during nighttime implied that there could be a CO2 leak during the nighttime at the site. Using daytime (PAR > 1.0μmol-1·m-2·s-1) flux data during windy conditions (u* > 0.2 m·s-1), monthly ecosystem respiration (Reco) was derived through the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model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net ecosystem CO2 exchange (NEE) and photosynthetically active radiation (PAR). Exponential function was employed to describ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co and soil temperature at 5 cm depth (Ts05), then Reco of both daytime and nighttime was calculated respectively by the function. The major results are: (i) Derived from the Michaelis-Menten equation, the apparent quantum yield (α) was 0.0027±0.0011 mgCO2·μmol-1 photons, and the maximum photosynthetic assimilation rate (Amax) was 1.102±0.288 mgCO2·m-2·s-1. Indistinctive seasonal variation of o or Amax was consistent with weak seasonal dynamics of leaf area index (LAI) in such a lower subtropical evergreen mixed forest. (ii) Monthly accumulated Reco was estimated as 95.3±21.1 gC·m-2 mon-1, accounting for about 68% of the gross primary product (GPP). Monthly accumulated NEE was estimated as -43.2±29.6 gC·m-2·mon-1. The forest ecosystem acted as carbon sink all year round without any seasonal carbon efflux period. Annual NEE of 2003 and 2004 was estimated as -563.0 and -441.2 gC·m-2·a-1 respectively, accounting for about 32% of GPP.
WANG Chunlin, YU Guirui, ZHOU Guoyi, YAN Junhua, ZHANG Leiming, WANG Xu, TANG Xuli & SUN Xiaomin South China Botanical Garden,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Guangzhou 510650, China
关键词:FLUXEDDYCOVARIANCESUBTROPICALEVERGREENCONIFEROUS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呼吸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26
2007年
精确估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呼吸(Reco)对评价生态系统碳平衡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开路涡度相关法对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Reco进行定位测定,根据2003~2004年数据采用多种呼吸模型对Reco进行估算并分析Reco对环境要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Reco受土壤温度、湿度和冠层气温、相对湿度共同影响,Reco对环境因子的响应模式存在季节性差异,总体上土壤温度是驱动Reco的主要因子。(2)描述Reco与温度因子的关系模式中,指数方程、Van’tHoff方程、Arrhenius方程和Lloyd-Talor方程,统计意义上具有同等的能力,从温度敏感性指标Q10看,Lloyd-Talor方程比其他方程更适合于描述Reco对温度的响应特征。(3)由土壤温度(Ts)和土壤含水量(Ms)驱动的连乘耦合模型,能综合反映Ts、Ms对Reco的协同作用。在Ms较高时段,连乘模型模拟的Reco高于Tloyd-Taylor方程,而在Ms较低时段连乘模型的结果低于Tloyd-Taylor方程,但二者没有统计意义上的显著差异。(4)鼎湖山混交林2003年Reco年总量,基于白天涡度相关通量观测资料的模型估算结果为1100~1135.6gCm^-2a^-1,比基于夜间通量资料估算结果(921~975gCm^-2a^-1)增加12%~25%。采用白天通量资料估算Reco,对克服夜间涡度相关法通量测定结果偏低问题具有积极意义,为进一步可靠评估净生态系统CO2交换(NEE)奠定方法基础。
王春林周国逸唐旭利王旭周传艳于贵瑞唐力生孟泽
关键词:生态系统呼吸涡度相关
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CO2通量估算
采用开路涡度相关方法,对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进行生态系统尺度的CO2通量长期定位观测,在获取周年数据的基础上,分析该生态系统CO2通量变化特征及其与环境气象因子的制约关系。通过坐标转换、WPL订正和质量...
王春林闫俊华周国逸于贵瑞张雷明王旭孟泽
关键词:CO2通量涡度相关
文献传递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能量平衡分析被引量:29
2007年
能量平衡分析作为评价涡度相关法通量观测数据可靠性方法,备受学界重视。应用OLS(Ordinary least squares)和EBR(Energy Balance Ratio)2种方法,系统分析了广东省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能量平衡特点,并分析各种涡度通量修正方法对能量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鼎湖山通量站平均能力平衡不闭合度为33%-47%,略高于普遍报道的不闭合度范围(10%-30%)。WPL修正、μ*订正和坐标转换,使得能量平衡闭合度有所提高,但夜间特别是冬季能量平衡较差问题依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表明夜间弱湍流并不是导致夜间能量平衡闭合度差的主要原因。为客观评价本通量站以及ChinaFLUX能量平衡状况和通量数据质量,确定涡度相关法CO2通量数据分析方法和改进策略提供依据。
王春林周国逸王旭周传艳于贵瑞
关键词:针阔叶混交林能量平衡涡度相关法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水相沉积元素分布及其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2005年
20 0 1年 2月~ 2 0 0 2年 3月在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对大气降水、穿透水、土壤水 (30和 80cm层 )和溪水中的沉积元素进行监测 ,拟通过不同水相元素浓度的比较及相关关系分析 ,揭示系统的营养循环功能状况以及对区域化学条件变化的响应 ,阐明因素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 :林冠与大气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极大地提高穿透水中Mn2 + 、Sr2 + 、K+ 、Mg2 + 、Ca2 + 浓度。水与土壤作用后 ,极大地提高水相中Al3 + 的浓度。 30cm土壤溶液和溪水中的Al3 + 浓度分别是大气降水 (0 .32 9mg·L-1)的 4 .8和 3.7倍。溪水中的Al3 + 主要来源于土壤的淋溶。大气降水平均Pb2 + 浓度为 0 .0 6 2mg·L-1,存在着一定程度的Pb2 + 污染 ,其浓度分别是穿透水和溪水的 5倍和 10倍。林冠吸收和土壤过滤吸附是森林生态系统净化Pb2 + 等重金属污染物的主要过程。大气降水、穿透水、土壤水和溪水中Na+的浓度逐步增加 ,但增幅不大。元素浓度的变异系数在 5 1.1%~ 2 36 .7%之间。水相中的离子浓度与雨量有关 ,大气降水、穿透水、土壤水中的沉积元素浓度大部分是干季大于湿季 ,而溪水中是干季小于或近等于湿季。元素相关分析发现 ,与元素Mg相关的元素最多 ,穿透水所含相关元素对最多 ,不同水相间元素相关状况差异与其元素?
欧阳学军周国逸黄忠良褚国伟李炯尹光彩
关键词:季风常绿阔叶林水相
鼎湖山顶级森林生态系统水文要素时空规律被引量:25
2003年
运用连续 7a( 1 993~ 1 999)的水文观测资料 ,对南亚热带顶级生态系统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集水区水文要素时空规律进行分析 ,得到如下一些主要结论 :( 1 )鼎湖山多年平均降水量为 1 91 0 mm,湿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 80 % ,干季仅占 2 0 %。 6月份的降水量最大 ,1月份最小。 ( 2 )季风常绿阔叶林冠层截留率为31 .8% ,湿季的截留量占全年截留量的 66.7% ,截留量最大值和最小值所在的月份分别为 7和 1月份。各月的截留率差异很大 ,截留量大的月份 ,截留率较低 ;截留量小的月份 ,截留率较高。 ( 3)季风常绿阔叶林集水区多年平均总径流量 95 3.0 mm,总径流系数 49.9% ,其中地表径流量为 2 5 2 .3mm,地表径流系数1 3.2 % ;地表径流与降水量之间存在二次抛物线型回归关系 ,与降水强度的关系不大 ,这说明季风常绿阔叶林的产流形式是是蓄满产流。 ( 4 )季风常绿阔叶林多年平均蒸散 948.2 mm,占同期降水量的 49.7% ;蒸散力 1 0 31 .4mm,年蒸散系数为 0 .92 ,蒸散月变化规律较降水量的月变化规律有所滞后。( 5 )系统贮水量的月变化很大 ,2~ 8月份 ,系统处于蓄水阶段 ;9月份至翌年 1月份 ,系统处于失水阶段。蓄水和失水的最大值分别出现在湿季和干季的第一个月 ,即 4月份和 1 0月份。 ( 6)
闫俊华周国逸张德强王旭
关键词:季风常绿阔叶林集水区水文要素
复杂地形条件下涡度相关法通量测定修正方法分析被引量:39
2007年
复杂地形条件下涡度相关法通量观测修正方法以及夜间净生态系统CO2交换通量(NEE)质量评价方法,是世界范围内通量观测研究中的重大技术问题。本文以鼎湖山南亚热带针阔叶混交林生态系统涡度相关法碳通量观测数据,探讨典型订正方法对CO2通量估算的影响。主要结论有:1)基于流线坐标系统的二次坐标旋转(DR)、三次坐标旋转(TR)和平面拟合坐标旋转(PF),均使得CO2通量(Fc)绝对值趋于变小,变化幅度依次为:DR
王春林周国逸王旭周传燕于贵瑞
关键词:涡度相关碳通量针阔叶混交林
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酸度对土壤养分的影响被引量:29
2003年
通过在鼎湖山季风常绿阔叶林的研究发现 :( 1 )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整个剖面 ( 0~ 60cm)pH值都较低 ,小于 4 5。 ( 2 )土壤养分含量随着土壤剖面层次 ( 0~ 2 0cm、2 0~ 40cm、40~ 60cm)的降低而下降。养分除水解性N外 ,有效P、速效K以及交换性Ca、Mg含量都很少。 ( 3 ) 0~ 2 0cm土壤养分比其它层的土壤养分更容易受到土壤酸度的影响。 40~ 60cm土壤养分除了交换性Ca外 ,其它养分的含量与土壤酸度无显著关系。就不同月份来说 ,1月份和 4月份土壤养分比 7月份和 1 0月份土壤养分容易受到土壤pH值的影响。不同养分比较 ,交换性Ca和Mg以及有效P含量比其它养分更容易受到土壤酸度的影响。
刘菊秀周国逸褚国伟张倩媚
关键词:季风常绿阔叶林土壤酸度土壤养分影响因素
鼎湖山酸沉降背景下主要森林类型水化学特征初步研究被引量:59
2003年
雨水的水质在通过森林后会发生变化 .如果雨水是酸性的 ,这种变化会更加明显 .通过一年多时间在鼎湖山主要森林类型采样分析发现 ,鼎湖山大气降水pH值低 ,酸雨频率高 ;阔叶林穿透雨 pH值比大气降水高 ,树干径流和地表水 pH值比大气降水低 ,土壤自然酸化非常严重 ;混交林穿透雨和地表水酸度比大气降水低 ,树干径流酸度则大于大气降水 ;针叶林穿透雨和树干径流都有进一步酸化趋势 ,但地表水pH值比大气降水高 .3种林型比较 ,阔叶林林冠缓冲能力最强 ,针叶林土壤缓冲能力最大 .3种林型 ,林内降水和地表水养分N、P、K、Ca、Mg和Na含量除N外都明显高于大气降水 .各林型树干径流对养分富集能力强于穿透水 ,养分在大气降水中的浓度低于在地表水中的浓度 .针叶林林内降水比混交林和阔叶林养分含量高 ,但地表水中养分浓度比后两者低 .从地表水的养分浓度看 。
刘菊秀张德强周国逸温达志张倩媚
关键词:化学特征
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冠层下方CO_2通量及其环境响应被引量:11
2007年
精确估算典型森林生态系统冠层下方CO2通量(Fcb)对验证陆地生态系统碳平衡模型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开路涡度相关法对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Fcb进行定位测定,根据1周年数据分析Fcb及其对环境要素的响应特征,结果表明:(1)白天Fcb呈下降趋势表明地表植被全年具有光合能力,但总体上地表植被和土壤表现为CO2排放源;(2)Van’tHoff方程、Arrhenius方程和Lloyd-Taylor方程均可以较好反映土壤温度(Ts)与Fcb的关系,其中仅Lloyd-Talor方程能够反映温度因子敏感性指标Q10随温度的变异性特征;(3)Lloyd-Talor方程模拟的Fcb完全由Ts控制,而连乘模型由Ts和土壤水分(Ms)控制,可以反映水热条件的综合影响,对Fcb具有更强的拟合能力;(4)在Ms较大时连乘模型对Fcb的估算高于Lloyd-Talor方程,反之在干旱时段连乘模型模拟结果低于Lloyd-Talor方程,表明当存在水分胁迫时,Ms可以成为影响Fcb的主导因子;(5)2003年鼎湖山针阔叶混交林Fcb总量((787.4±296.8)gCm-2a-1)比静态箱-气相色谱法测得的土壤呼吸偏低17%。与箱式法相比,涡度相关法通量测定结果普遍存在偏低估算现象。
王春林周国逸王旭唐旭利周传艳于贵瑞
关键词:CO2通量涡度相关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