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517)

作品数:13 被引量:19H指数:3
相关作者:周宝峰谢礼立于海英温瑞智张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运输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水利工程交通运输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5篇地震
  • 5篇强震
  • 3篇强震记录
  • 2篇振动
  • 2篇振动台
  • 2篇强震动
  • 2篇强震动记录
  • 2篇斜拉
  • 2篇斜拉桥
  • 2篇滤波
  • 1篇弹塑性
  • 1篇弹塑性地震
  • 1篇弹塑性地震反...
  • 1篇弹塑性分析
  • 1篇地震动
  • 1篇地震动模型
  • 1篇地震反应
  • 1篇地震响应
  • 1篇地震预警
  • 1篇地震预警系统

机构

  • 10篇中国地震局工...
  • 3篇哈尔滨工业大...
  • 3篇交通运输部
  • 2篇长安大学
  • 2篇中国地震局
  • 1篇山东省地震局
  • 1篇云南省地震局

作者

  • 7篇谢礼立
  • 7篇周宝峰
  • 5篇于海英
  • 3篇刘红彪
  • 3篇温瑞智
  • 3篇张强
  • 2篇刘现鹏
  • 2篇武芳文
  • 1篇宋廷苏
  • 1篇任叶飞
  • 1篇刘莉
  • 1篇田双珠
  • 1篇韩阳
  • 1篇江汶乡
  • 1篇史俊
  • 1篇张宝华
  • 1篇赵晓芬
  • 1篇张飞
  • 1篇徐旋

传媒

  • 4篇地震工程与工...
  • 3篇地震研究
  • 2篇震灾防御技术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建筑结构
  • 1篇地震地磁观测...
  • 1篇水道港口

年份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6
  • 9篇2014
  • 1篇2013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地震预警系统模拟测试方法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地震预警系统作为一种减轻地震灾害的有效手段,其必须具有两个性能:可靠性和时效性。可靠性要求有低的误报率、漏报率;而时效性要求系统的计算时间短、反应速度快。系统的可靠性和时效性需要反复测试。在特定区域,地震是小概率事件,对于5级以上的破坏性地震更是极其罕见,因此只有通过模拟地震的方式才能对地震预警系统进行有效的测试。目前还没有文献系统地介绍地震预警系统的模拟测试方法。本文提出了振动台模拟、信号发生板卡模拟和软件模拟三种测试方法,并对每种方法的优缺点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软件模拟的优点最多,唯一的缺点是不能测试系统的抗震能力。通过分析,本文建议首先在振动台上做少量几次大幅度地震波输入测试;之后使用软件模拟测试方法,将所有收集到的地震波序列和干扰波形输入地震预警系统,对其进行功能测试,以得到全面且经济的测试效果。
江汶乡于海英周宝峰许思铭赵晓芬
关键词:地震预警系统振动台
强震动记录的低频截止频率自动搜索算法
2018年
本文针对传统方法在强震动记录处理中确定滤波低频截止频率效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确定滤波低频截止频率的自动搜索模型,并利用统计学习方法中的损失函数确定自动搜索模型流程的结束条件。基于2008年汶川和2013年芦山两次地震主震和余震获得的强震动记录,将自动搜索算法得出的结果与传统方法确定的低频截止频率进行比较,分析自动搜索算法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而提出自动搜索算法应遵循的原则和适用条件。结果表明该算法计算效率比传统方法有很大提升,特别适合海量强震动记录的批量处理。
于海英徐旋张同宇
关键词:强震动记录滤波损失函数
EMD方法在强震记录处理中的应用研究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选取"5·12"汶川地震强震记录,利用希尔伯特-黄变换(HHT)中的经验模态分解(EMD),研究EMD对加零数据的敏感性,人为生成时程、各模态速度和位移的特点,各固有模态(IMF)的对称性,研究表明:(1)数据加零会影响IMF首尾波形;(2)利用上下包线提取IMF可能会引入噪声;(3)各IMF的位移和速度存在严重的漂移,EMD方法是一种非线性操作;(4)各IMF倾向于对称;(5)EMD方法需要与滤波器联合使用才能得到合理的速度和位移时程。
周宝峰任叶飞温瑞智谢礼立于海英
关键词:希尔伯特-黄变换经验模态分解
大跨度斜拉桥在随机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可靠性分析被引量:3
2014年
以随机振动理论为基础,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背景,对超大跨度斜拉桥在随机地震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可靠度展开研究。根据结构随机振动分析得到的响应统计量,采用结构可靠度分析的JC法(一次二阶矩法)和首次超越破坏理论,分析苏通大桥主梁关键截面上正应力的动力可靠度,并评价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结果证明该结构可靠性满足桥梁抗震需求。计算结果可为大跨度斜拉桥抗震可靠性分析提供参考。
武芳文杨草芳季正迪谢礼立
关键词:桥梁工程斜拉桥地震动模型动力可靠度
钢框架结构正弦扫频振动台试验的虚拟实现
2014年
通过理论推导,得到了正弦扫频函数的精确数学描述。通过模态测试,获取了五层钢框架结构的五阶横向固有频率。由结构正弦扫频振动的数值仿真分析可知,结构在正反向正弦扫频激励下的动力响应差异不大,两者的结果均可作为试件动力特性的评定指标;但在结构正弦扫频振动台试验设计时,应根据台面的动力特征确定是否考虑振动台面对结构动力响应的影响并进行修正。以上结论可为结构正弦扫频振动台试验的设计及动力时程仿真提供理论依据。
刘红彪张强刘现鹏张宝华田双珠
关键词:振动台试验钢框架
斜拉索局部振动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
2014年
以苏通长江公路大桥为研究对象,将斜拉索分成若干等长度的单元模拟斜拉索局部振动,以探讨其对结构地震响应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考虑斜拉索局部振动后,结构的自振频率变化较小;由于斜拉索基频与结构基频相近,斜拉索在地震动作用下,大幅振动,同时索—梁耦合振动明显,主梁和主塔内力降低,主塔根部弯矩明显减小。
武芳文史俊杨草方谢礼立
关键词:斜拉桥斜拉索地震响应自振频率
冲击荷载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的动力响应分析被引量:1
2014年
采用数学理论推导与动力时程仿真计算相结合的方式,对靠泊船舶撞击作用下高桩码头结构的动力响应及动力放大效应进行了研究,获得了多自由度结构在单点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动力响应公式,推荐了数值计算时船舶撞击荷载的时程曲线类型及持时,获取了船舶靠泊撞击荷载下高桩码头结构的动力放大效应规律。计算与分析结果表明:码头结构设计时船舶撞击荷载的取值应充分考虑码头结构的动力放大效应;靠泊船舶撞击下的高桩码头结构对撞击荷载的动力放大系数推荐为2.0。
朱立岩刘红彪张强张飞
关键词:冲击荷载船舶撞击动力响应高桩码头
芦山强震记录中的奇异波形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本文选取芦山地震中的强震记录,在对其进行地震事件的校核、转换数据格式、零线校正,形成标准格式的未校正加速度数据并绘制波形图后,研究发现加速度记录中存在具有规律的噪声、尖刺、断尾、明显的基线平移现象,并初步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合理的处理方法,研究了校正前后对于傅里叶幅值谱和反应谱的影响。研究表明:(1)滤波的方法可以降低甚至消除强震记录中有规律的噪声;(2)通过滤波和三分量加速度PGA所在时刻的一致性可以确定记录中的"尖刺";(3)连续重复数据点的搜索方法可用于分离加速度记录数据包的拼接;(4)通过加速度记录各时间点数据的累加可以确定时程中出现明显基线平移的时刻;(5)奇异波形的出现直接影响到时程、频谱及反应谱的特性。
周宝峰宋廷苏于海英谢礼立
美国UBC97与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近断层系数对比被引量:3
2016年
本文介绍了美国《Uniform Building Code》1997使用Ca和Cv双参数确定抗震设计反应谱的方法。UBC97中规定,同时满足4个方面的条件:(1)建筑位于抗震设防4区;(2)断层是发震断层;(3)断层具备发生不小于M_w6.5级地震的能力;(4)断层距小于15 km,才需考虑近断层系数。近断层反应谱与非近断层反应谱主要有等效峰值加速度、等效峰值速度和反应谱特征周期3个方面的增大。隔震结构的近断层增大系数不小于传统抗震结构的近断层增大系数。中国建筑抗震设计规范只规定了隔震结构和进行性能抗震设计的结构,在同时满足发震断层和断层距2个方面的条件,才需考虑近断层增大系数。通过对比发现,UBC97关于近断层系数的规定更加系统、明确和全面。
宋廷苏管庆松周宝峰阿拉塔安晓文
关键词:隔震
强震记录中的“尖刺”现象初步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选取国内外典型地震的强震记录分析,发现一些具有尖刺现象的记录,研究"jerk"方法在识别尖刺中的应用,并使用统计方法重点研究峰值加速度中所存在的尖刺现象,初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给出识别和处理尖刺的方法 ,并研究尖刺对于加速度、速度、位移、加速度傅里叶幅值谱以及相关反应谱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造成尖刺现象的原因很多,仅通过强震记录难以判断;2"jerk"方法在识别复杂的尖刺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3比值法可初步识别复杂的尖刺;4尖刺的处理方法会影响到绝对加速度反应谱的计算。
周宝峰温瑞智谢礼立
关键词:强震记录峰值加速度反应谱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