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KSCX2-YW-Z-059)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相关作者:崔洪霞姚军朋姚拓陈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甘肃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丁香
  • 2篇丁香属
  • 1篇丁香属植物
  • 1篇水分
  • 1篇水分利用
  • 1篇种质
  • 1篇耐热
  • 1篇耐热性
  • 1篇光合机构
  • 1篇光合作用
  • 1篇高温

机构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甘肃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崔洪霞
  • 1篇陈莉
  • 1篇姚拓
  • 1篇姚军朋
  • 1篇石雷
  • 1篇李振宇

传媒

  • 1篇草原与草坪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8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丁香属植物光合机构的热响应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为研究植物迁地保育的引种适应机制,以丁香属广布种和狭域种4种代表种质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丁香属种间叶片光合气体交换、叶绿素荧光的热响应特征。结果显示,引种地旱季37℃高温使4种丁香净光合速率(Pn)呈不同变化趋势,气孔导度(Gs)和胞间CO2浓度(Ci)均呈上升趋势;与冷凉处理相比,适度高温下4种丁香叶片羧化效率(CE)不同程度下降,而蒸腾速率(Tr)与之相反;高温下,4种丁香光系统II(PSII)的激发能捕获效率(Fv′/Fm′)、光化学淬灭(qP)、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和电子传递速率(ETR)与净光合速率变化相一致。与紫丁香和暴马丁香相比,红丁香和羽叶丁香的非光化学淬灭(NPQ)均显著升高。综合分析表明:(1)在适度高温下,非气孔因素是丁香狭域种光合速率下降的主要原因;(2)较高的蒸腾速率和较强的光能利用效率可能是丁香广布种在适度高温下保持光合机构热稳定性的重要原因;(3)紫丁香、暴马丁香较耐热,羽叶丁香的耐热性最差。
姚军朋陈莉崔洪霞姚拓
关键词:丁香高温光合作用耐热性
丁香属重要种质水分利用机制研究
木犀科(Oleaceae)丁香属(Syringa)植物主要分布于我国,具有重要的观赏和科学价值。原产宁夏贺兰山干旱—半干旱地区的羽叶丁香(S.pinnatifolia)是该属中唯一的濒危物种,其分布地域狭窄,居群数量急剧...
崔洪霞丛树华石雷李振宇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