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医学院儿科系
- 作品数:57 被引量:141H指数:6
- 相关作者:曾国强白淑卿黄国金崔岩陶强更多>>
-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心理与行为科学系更多>>
- 发文基金:江西省卫生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更多>>
- 智力低下172例病因分析被引量:1
- 2001年
- 目的:了解智力低下的病因,探索其防治规律。方法:选择儿保门诊172例智力低下患儿按年龄分为4月~3岁78例和4~14岁94例二组,同时选同龄、同性别门诊正常儿172例,采用1∶1配对的方法进行病因分析。结果:(1)小年龄组重度智力低下儿较大年龄组多,而大年龄组轻型智力低下者多;(2)新生儿窒息、早产儿、颅内感染是产生智力低下的重要因素;(3)儿童的智能发育状况与城乡经济状况、文化程度密切相关。结论:做好产前、产时、产后各阶段的优生优育优教工作,才能减少智力低下儿的产 生。
- 李维君
- 关键词:智力低下病因分析儿童智能发育
- 直肠粘膜吸引活检临床标本取材208例作会
- 1996年
- 直肠粘膜吸引活检取代直肠壁全层活检病理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在国外已广泛应用多年。江西省儿童医院为配合新生儿巨结肠手术的开展,从上海新华医院引进了此技术。自1992年4月至1995年6月,对208例有便秘或低位肠梗阻症状,临床上怀疑先天性巨结肠症者行直肠粘膜吸引活检。本文仅就临床标本取材问题介绍点滴体会。
- 周晓彤陶强徐本源
- 关键词:直肠粘膜临床标本先天性巨结肠症低位肠梗阻新生儿巨结肠
- 新生儿重度硬肿症并急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体会被引量:2
- 1997年
- 何玲詹美玲欧阳玲黄晓红
- 关键词:新生儿硬肿症肾功能衰竭
- 间隔小剂量补铁治疗儿童铁缺乏症的研究
- 为探索学龄期儿童铁缺乏症简便、易行、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方法:选择90例铁缺乏症儿童,随机分成三组,即组、组、对照组.组给元素2mg/kg/w,组给元素铁-4mg/kg/w,二组均每周投药一次,连续观察12周,对照组服...
- 刘美华柳丽瑰王徽信罗桂英徐英邹时朴
- 文献传递
- 微型双向色谱检测诊断遗传性氨基酸代谢病——Ⅱ三例苯丙酮尿症的检出
- 1989年
- 微型双向薄层色谱法检测出三例江西省籍的苯丙酮尿症(PKU)。患者血浆中苯丙氨酸浓度分别为14.7×10^(-4)mol/1(24.3mg/dl),16.2×10^(-4)mol/1(26.8mg/dl)和11.7×10^(-4)mol/1(19.3mg/dl);血浆氨基酸色谱图上苯丙氨酸斑点有明显增高,酪氨酸斑点未显出。三例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智力低下和神经精神症状。
- 吴有光汪安安匡勃海龚十妹
- 关键词:苯丙酮尿症苯丙氨酸
- 每月一次补铁预防婴幼儿铁缺乏症的研究
- 2000年
- 目的 :探索儿童铁缺乏症早防早治、简便、易行的有效方法。选择南昌市西湖区儿童保健门诊年龄满三个月至十二个月龄、出生体重≥ 2 5 0 0 g ,喂养正常的系统管理儿童 ,共计 112例。铁剂预防组及对照组各 5 6例。补铁组给元素铁 2mg/kg·次 ,每月一次 ,连续 12个月。对照组不服铁剂。观察前、后两组分别均测定身高、体重、Hb、EPP值。结论 :补铁预防组的Hb( x)、ZPP( x)、均值差及铁缺乏症患病率 ,无论是观察前、后自身对照 ,或补铁组与对照组之间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说明简隔小剂量预防补铁能改善婴幼儿铁营养状况 。
- 刘美华柳丽瑰王徽信罗桂英徐瑛邹时朴章九斤
- 关键词:铁缺乏症
-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肠炎疗效观察
- 1997年
- 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肠炎疗效观察袁爱群(江西医学院儿科系南昌330006)陈霞(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330006)在1996年10月~12月期间我院急诊科对40例小儿急性肠炎患者采用思密达治疗,并设对照组。对两组治疗前后的大便情况进行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
- 袁爱群陈霞
- 关键词:小儿急性肠炎思密达疗效观察急诊科肠粘膜
- 东莨菪碱抢救流行性乙型脑炎并呼吸衰竭的疗效观察
- 2002年
- 万盛华
- 关键词:流行性乙型脑炎并发症疗效呼吸衰竭
- 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症的早期诊治及预防被引量:4
- 2000年
- 目的 :介绍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症早期诊治及其预防的重要性。方法 :选择 186例婴儿晚发性vitK缺乏症患者 ,分析该病病因、临床特征、死亡率与就诊时间的关系。结果 :2 4h之内就诊者 2 4人 ,全部痊愈 ,~ 48h就诊者78例 ,死亡 2例 (占 2 .5 6 % ) ,~ 72h就诊者 36例 ,死亡 12例 (占 33 .33 % ) ,超过 72h就诊者 48例 ,死亡 2 8例 (占5 8.3% )。结论 :该病早期诊治能降低死亡率 ,而该病是可以预防的 。
- 万盛华
- 关键词:维生素K缺乏死亡率
- NF-κB活化阻断剂对盲肠结扎穿刺所致豚鼠急性肺损伤的预防与治疗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观察NF-κB活化阻断剂是否对盲肠结扎穿刺所致豚鼠急性肺损伤具有防治作用,探讨NF-κB活化阻断剂防治肠源性肺损伤的机制。方法用盲肠结扎穿刺(CLP)法建立豚鼠急性肺损伤模型,同时经口给予布洛芬167mg/kg和肌内注射维生素E174mg/kg预防和治疗,结合动脉血气分析、外周血白细胞计数、肺湿重/下重比值(W/D)及肺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方法研究肺组织NF-κB的活化。结果CLP组动物在6h后开始缓慢出现症状,呼吸急促100~110次/min(正常呼吸80~95次/min),蜷缩,对外界刺激敏感;16h有少量泡沫状分泌物由鼻腔溢出,呼吸变得窘迫,倦怠,卧伏,不喜活动;24h呼吸窘迫十分显著,泡沫状分泌物(带血性)由鼻腔溢出明显增多,呼吸频率为100-140次/min;CLP24h内死亡率可达10%,24-40h死亡数可达30%,40~56h死亡数可达80%。动脉血氧分压(PaO2)在12h开始明显下降,24h以后有恶化趋势,PaO2持续低于10kPa,外周血白细胞计数从12h开始降低,24h明显降低。术后24h已经表现出急性肺损伤。肺组织NF-κB表达活跃。动物于2d左右出现大量死亡;给药组动物治疗和预防症状有缓解,预防组的最终死亡率为40%,治疗组为60%,肺组织NF-κB表达程度均较模型组低。结论在肺损伤早期联合应用NF-κB活化阻断剂进行预防,有助于提高ALI的存活率,能减缓肠源性肺损伤的发生和进展,减轻急性肺损伤症状,进而发挥阻止病程向多器官功能衰竭发展的重要作用,这种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κB活化实现的。
- 李守明刘志勇李岚陈霞连惠红汪庆余张淑正邹音吴熙朱绿绮李翠昌
- 关键词:肺损伤败血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