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作品数:10,385 被引量:113,731H指数:128
相关作者:黄贤金杜培军周寅康金晓斌彭补拙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安徽师范大学国土资源与旅游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652篇期刊文章
  • 1,587篇会议论文
  • 1篇标准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09篇经济管理
  • 2,723篇天文地球
  • 1,162篇环境科学与工...
  • 988篇建筑科学
  • 5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507篇农业科学
  • 446篇水利工程
  • 422篇历史地理
  • 218篇生物学
  • 177篇文化科学
  • 164篇社会学
  • 113篇交通运输工程
  • 57篇政治法律
  • 46篇理学
  • 23篇医药卫生
  • 22篇电子电信
  • 22篇自然科学总论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8篇艺术
  • 14篇矿业工程

主题

  • 1,420篇城市
  • 804篇旅游
  • 637篇土地利用
  • 372篇生态
  • 347篇遥感
  • 282篇信息系统
  • 276篇GIS
  • 271篇地理信息
  • 263篇城市化
  • 259篇耕地
  • 251篇土壤
  • 247篇长江
  • 243篇地理信息系统
  • 216篇城市规划
  • 209篇气候
  • 201篇农业
  • 192篇流域
  • 190篇景观
  • 190篇可持续发展
  • 187篇污染

机构

  • 10,241篇南京大学
  • 728篇中国科学院
  • 204篇南京师范大学
  • 167篇国土资源部
  • 131篇安徽师范大学
  • 125篇南京农业大学
  • 124篇河海大学
  • 93篇华东师范大学
  • 88篇中国土地勘测...
  • 88篇国土资源
  • 80篇北京大学
  • 77篇徐州师范大学
  • 68篇南京财经大学
  • 63篇南京信息工程...
  • 58篇江苏省城市规...
  • 56篇同济大学
  • 55篇中山大学
  • 53篇江苏省土地勘...
  • 50篇清华大学
  • 46篇国家海洋局第...

作者

  • 727篇黄贤金
  • 359篇周寅康
  • 324篇张捷
  • 316篇金晓斌
  • 286篇濮励杰
  • 266篇彭补拙
  • 254篇李满春
  • 252篇朱诚
  • 239篇周生路
  • 220篇甄峰
  • 197篇徐建刚
  • 194篇张京祥
  • 189篇高抒
  • 179篇杨达源
  • 178篇许有鹏
  • 177篇冯学智
  • 176篇王腊春
  • 155篇钟太洋
  • 154篇张振克
  • 154篇顾朝林

传媒

  • 314篇经济地理
  • 265篇地理科学
  • 235篇长江流域资源...
  • 227篇地理研究
  • 222篇人文地理
  • 215篇地理学报
  • 198篇现代城市研究
  • 182篇南京大学学报...
  • 173篇自然资源学报
  • 164篇第四纪研究
  • 144篇城市规划
  • 133篇中国土地科学
  • 128篇资源科学
  • 119篇地域研究与开...
  • 118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7篇地理与地理信...
  • 105篇海洋地质与第...
  • 104篇规划师
  • 91篇河南科学
  • 90篇农业工程学报

年份

  • 4篇2024
  • 213篇2023
  • 206篇2022
  • 199篇2021
  • 193篇2020
  • 234篇2019
  • 227篇2018
  • 295篇2017
  • 305篇2016
  • 332篇2015
  • 397篇2014
  • 404篇2013
  • 427篇2012
  • 441篇2011
  • 534篇2010
  • 682篇2009
  • 716篇2008
  • 674篇2007
  • 635篇2006
  • 546篇2005
10,38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水资源配置研究
水资源优化配置是解决区域缺水和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重要手段,复杂水工程集群区域尤其是我国大型调水工程的水资源配置是当前的关注焦点。本文以江苏省南水北调东线受水区为研究区,遵循可持续发展理论,基于产汇流模型、农业灌溉需水模型...
曾春芬杨树滩王腊春张静超宋丹丹
关键词:水资源配置南水北调东线
格陵兰冰盖表面水系形态特征遥感研究
杨康郭紫燕刘畅李满春程亮
牙釉质碳和氧同位素在重建中坝遗址哺乳类过去生存模式中的应用被引量:10
2008年
对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人和动物牙釉质C和O同位素进行分析,重建该地区在距今约2.4~4.2ka期间人和动物的食性特征.结果表明人类主要以C4作物如粟等为主要食物,而水稻和小麦等C3作物含量较少,一般少于15%.猪的食物与人类牙釉质的食物存在显著的差别,其C3植物含量总体上大于人类食物的C3作物含量,但猪和人类的δ13C值存在重叠,表明人和猪的食物具有相似性;同时牙釉质δ13C揭示人和猪的体内水分来源也明显不同.鹿和牛的食物也存在明显差别,这是由于它们处于不同的生态位,但它们的δ13C值也部分重叠,也有相似的食物成分;在体内水分来源上它们之间也存在差别.杂食的人和猪与草食动物的鹿和牛不仅食物差别显著,不具有相似性,而且体内水分来源上也存在差别.4.2~2.4kaBP期间该地区人类农作物的生产方式和饮食习惯没有明显改变,但猪的养殖方式发生了变化,从放养到圈养,猪的食物中C3作物含量不断增加.随生产力的发展,到战国时期,中坝地区出现了较大范围的人类迁徙活动.
田晓四朱诚许信旺马春梅孙智彬尹茜朱青史威徐伟峰关勇
关键词:长江三峡库区中坝遗址C3植物C4植物Δ18O
城市开放空间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析被引量:27
2004年
基于城市建设实践的新需求和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在总结评价目前国内外城市开放空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文章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包括概念的界定、多角度分类、多层次空间结构和多重功能。
苏伟忠王发曾杨英宝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
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建设监测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33
2012年
研究目的:通过信息化手段对已批复的土地整治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和预警。研究方法:系统分析法、软件工程与系统开发。研究结果:从建设一体化监管信息平台出发,构建了"中央→省级→县(区)级"动态监测管理系统。研究结论:通过系统建设,实现了对重大工程项目实施状态、建设目标完成、工程进展、资金下达与使用、阶段验收等情况的动态、全面掌握,为强化监管目标、提高监管效率、有针对性地组织实施核查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撑。
胡静金晓斌陈原杨剑周寅康
关键词:土地整治
西藏那曲牧区雪灾损失的多因子灰色关联分析被引量:17
2000年
通过那曲地区牧区雪灾的定性分析 ,应用灰色系统理论的关联分析方法 ,以 1 985年、1 995年两次雪灾的平均损失率为参考数列 ;以气温、降水、稳定的积雪日数、草地退化比例、草场实际载畜量、草地超载比例 ,冬储草量作为比较数列 ,对那曲地区雪灾损失进行多因素关联分析。研究结果客观、定量地揭示了雪灾损失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 。
李硕李伟左伟曾志远冯学智
关键词:雪灾灰色关联度分析牧区积雪
江淮下游汛期降水与ENSO冷暖事件的关系——以里下河腹部地区为例被引量:11
2013年
应用综合Ni o指数,分析了江淮下游里下河腹部地区1957-2006年间汛期降水与ENSO冷暖事件的关系及环流形势。结果显示:汛期降水与ENSO冷暖事件的遥相关具有较为显著的阶段性特征。El Ni o、La Nina的翌年汛期降水分别以负、正距平偏多,汛期降水的正负距平转换出现在1970年代末左右。汛期降水与Ni o指数具有2-7 a左右的相似周期,且二者在1980年前后出现了明显的相位转换。El Ni o翌年汛期降水为正距平的环流场显示,东亚环流经向呈"+、-、+"高度距平配置,且副高范围扩大,偏西偏北,存在典型的梅雨锋面,雨带停留在江淮下游地区,利于降水形成。而La Nina翌年汛期降水为正距平的环流场表明,副高位置偏东偏北收缩,东亚经向环流呈"-、-"位势高度距平,低、中层分别为西南风、偏东南风距平,缺少梅雨锋面,汛期降水偏多的程度较小。
叶正伟许有鹏潘光波
关键词:汛期降水ENSO小波分析
江苏圆陀角附近砂质海滩表层沉积物分布特征和输运趋势被引量:3
2014年
根据对2011年8月在江苏海岸与长江口北支岸线交界点处的圆陀角附近砂质海滩采集的表层沉积物样品进行粒度分析,获得了平均粒径、分选系数、峰态、偏态等粒度参数数据,结果显示该处沉积物类型以细砂级为主,分选性较好,正偏。运用Gao-Collins二维沉积物粒径趋势分析模型模拟出沉积物净输运趋势发现:圆陀角附近砂质海滩的表层沉积物整体呈由海向岸输移的趋势,其中潮水沟中的沉积物粒径趋势比较显著,受地形影响,靠岸区域沉积物有自岸向海输移的趋势。而通过对圆陀角近岸海域一系列沙坝遥感影像的提取分析,发现沙坝的发育走向基本与海岸线方向平行,且前端都发育有沙嘴,并不断向东南方向延伸。
徐华夏张凌华张振克张云峰
关键词:粒度参数粒径趋势分析
新疆赛里木湖流域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关系研究被引量:10
2018年
通过对新疆赛里木湖流域现代植被调查及不同植被带的53个表土样品花粉鉴定分析,深入研究了该区域表土花粉组合与现代植被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表土花粉组合可反映出该流域植被的总体特征,赛里木湖流域不同植被带内花粉组合差异显著,依据花粉谱特征可以分为草原带、针叶林带、森林灌丛带、亚高山草甸带、荒漠草原带、草原灌丛带、荒漠植被带;云杉属、蒿属、藜科、禾本科含量高、变化明显,可作为该流域古环境重建的重要参考依据;蒿属/藜科(A/C)比值可以用来区分荒漠植被带和荒漠草原带,荒漠植被带A/C值平均为0.62,荒漠草原带A/C值平均为1.55,1是两者之间的界值;云杉属花粉含量≥30%时可认为该样品来自于云杉林,云杉属-蒿属-禾本科等花粉组合表明森林(灌丛)的存在,亚高山草甸以蒿属-禾本科-云杉属组合为主,(荒漠)草原(灌丛)以蒿属-藜科-禾本科为主,藜科-蒿属是荒漠植被的建群种。
姚付龙马春梅敬一丹杨海军
关键词:表土花粉云杉
高等教育应助受教育者建构柔性均衡的能力结构
2016年
由于受教育者的能力结构不合理而影响其专业能力的发挥,致使高教经常受到指责。因此,高教应将帮助受教育者建起合理能力结构作为目标之一,"合理"的标志是均衡且有柔性。目前,可按大学"通识+专业"模式培养柔性均衡的能力结构。从调整教学计划入手,制定、实施以能力培养为导向并与知识学习有机结合的教学计划,注意大学生与人合作能力的培养。使能力培养功能显化,以便在知识学习过程中实现上述目标,使高教与当今社会的要求相适应。
江琼张燕
关键词:高等教育
共1,02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