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 作品数:2,671 被引量:9,505H指数:31
- 相关作者:王学俭刘先春杨恕王维平蒙慧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天水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更多>>
- 《马克思的幽灵》中解构思想的路径分析
- 2014年
- 在《马克思的幽灵》中,德里达再次运用其解构主义策略,从文本学角度对传统形而上学进行了颠覆性的解构。从幽灵出场、幽灵在场、幽灵退场及再出场三个方面分析此书中的解构思想,有助于更直接理解德里达的解构思维以及与"幽灵"的关系,也尝试为理解本书提供一种新的视角。
- 张同兵
- 关键词:幽灵形而上学《马克思的幽灵》德里达
- 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主流地位的维护被引量:10
- 2012年
- 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既给我国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发展提供了新契机,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新媒体聚焦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现实问题,消减着人们的马克思主义信仰,无疑使我国的主流意识形态面临着被边缘化的危险。为此,要确保马克思主义在我国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就必须加强新媒体阵地建设,培养既懂新媒体知识又精通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复合型宣传人才,构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新型传播方式。
- 高桂云王兆瑞
- 关键词:新媒体马克思主义
-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刍议被引量:5
- 2015年
- 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需求、环境需要和发展演进的价值自觉。生态培育要求依靠生态性思维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生态化创新,培育和建构"理性生态人"。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在教育内容、教育机制、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存在着现实瓶颈,需要从思想指引、内容厘定、机制建构、环境塑造和方式创新等方面进行改革与创新。
- 王学俭魏泳安
-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生态培育教育改革
- 关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思考被引量:4
- 2009年
- 马克思主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指导思想,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要求。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时代特征的有机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与中国传统文化精髓的有机统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群众路线的有机统一,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由抽象的理论转化为具体的实践指南,把执政党的指导思想转化为人民群众理解和认同的思想信念。
- 刘占虎
-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论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多元主体中的作用被引量:9
- 2011年
- 用"社会组织"新称谓取代"民间组织",两者大同小异,并没有实质区别。改革开放后,我国社会组织开始兴起并经历了若干发展阶段。当前,只有多元的社会建设主体才能满足社会现实需求。社会组织在社会建设中具有公共产品提供、社会利益表达和矛盾调整等作用。社会组织在我国主体作用不明显有多重原因,因而发展社会组织,培育社会建设主体力量,需要建立健全监管制度和法律体系,政府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搞好自身建设。
- 杨晓梅
- 关键词:社会组织社会建设
- 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五对关系——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为例被引量:3
- 2017年
- 上好"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正确处理多对关系。首先是"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和中学历史的关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不是对中学历史课的重复,要有相应的拓展和提高。其次是史实讲解和理论升华的关系,重点是讲透"四个选择",既要做到论从史出,又要进行理论上的升华,实现理论上的彻底性,才能说服人。再次是结论讲述和资料引用的关系,结论要有历史资料作支撑,最好引用具体的史料。最后是现代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的关系,网络现代教学法不能完全取代传统教学法,要坚持阅读相关的学术经典名著,提高理论素养。另外,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一方面老师要注重授课技巧,另一方面设置学生参与教学的环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 王广峰
-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 一项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的回顾与思考
- 2018年
- 环境问题是一个恒久的话题,也是近年来国家、社会与学术界高度关注的命题之一。因此,进一步加强与推进中国环境史研究就显得更为迫切。从何谓环境史切入,回顾当下中国环境史的研究历程、问题域与面临的困境,最后基于上述逻辑基点尝试提出今后中国环境史研究的新取向。全文旨在通过对近年来学术界关于中国环境史研究成果的爬梳,归纳出该领域研究的一些脉络,从而对未来的研究予以展望,以飨读者。
- 张世定
- 关键词:论域范式
- 互联网社会中的知识生产、传播和消费:逻辑及其反思被引量:1
- 2022年
- 互联网社会的知识生产运行逻辑、议题设置、学术话语创制等都不同于传统社会的知识生产,由此,本研究可为知识经济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在互联网社会的知识生产过程中,通过知识的再创造、人际互动和信息资源的内容增殖,建构了知识发现与传播的互动关系,即知识生产、传播和消费的多重叠加再生产的交织关系。探寻互联网社会中的知识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互动关系,需要建构一种新的知识体系,以此来回应人类社会迈入互联网时代的各类现实问题。未来,需要突破以下三个现实议题:探寻互联网社会中的知识生产、传播和消费的本土化路径;重视互联网社会中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新;突破西方知识生产的范式和传统社会知识发现和创新的路径,探寻中国特色的互联网社会知识生产与传播策略。
- 王世泰王寅
- 关键词:知识生产知识传播知识消费知识创新
- 美国撤军和阿富汗总统大选后的重建问题被引量:3
- 2014年
- 多国部队从阿富汗撤出与新总统就职后,阿富汗局势复杂性从两个方面凸显出来:一方面阿富汗面临着安全局势恶化的可能性。军阀战争重启、塔利班卷土重来等可能性是国际社会担忧的安全核心问题;阿富汗大选已尘埃落定,新总统已经就职,但各派政治力量之间的竞争在这次选举后不会平息,旧有的民族、部族、地域矛盾依然存在,滞后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不可能在短期内解决,这是国际社会担忧的阿富汗政治与社会的结构性问题。另一方面,这种情况并不是绝对的。因为,多国部队在撤出后的战略部署以及阿富汗自身安全力量的建设都影响着阿富汗未来的前途。例如,无人机战术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压制了各派反政府武装的攻势。阿富汗"天下大乱"的可能性不大,但局部不稳定却是非常可能的。
- 杨恕宛程
- 国内“一带一路”研究的基本特点及分析被引量:4
- 2017年
-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学术界展开了诸多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一带一路"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工作均具有重要意义。总体来看,学术界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具有以下特征:成果学科分布上的"文重理轻"、缺乏实地考察、政策分析占主体,研究内容上对重要现实问题有所回避、对沿线国家的反对意见不够重视等。其中,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取得的研究成果较为突出,既关注"一带一路"本身,开展了诸多基础分析,也重视"一带一路"与中国外交,关注潜在的风险与挑战,同时还从国际合作的角度,进行了相关的国别研究。现有成果与"一带一路"建设的需要尚有差距,需加强自然科学的相关研究,拓展研究议题,强化基础研究。要继续重视国别研究,关注现实问题,加强实地考察,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
- 杨恕
- 关键词:一带一路周边外交国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