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大学国际教育学院
- 作品数:54 被引量:62H指数:5
- 相关作者:丁艳董宏赵金色更多>>
-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北京语言大学对外汉语研究中心内蒙古工业大学人文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文学更多>>
- “葩”有“分散”义考证
- 2012年
- 魏晋道经《太上洞玄灵宝五符序》卷下:"圣人演天地之文,而敷言数万,葩龙凤之形,畅动物者百篇。"这里的"葩"应为动词,可理解为"铺陈、描绘"。洋洋万言,描绘龙凤之形状,表达动物万类。然词典无此义。葩,本义为花,《说文·艸部》:"葩,华也。"段注:"古光华字,与花实字同义同音。葩之训华者,草木花也。亦华丽也。草木花最丽。故凡物盛丽皆日华,韩愈:‘诗正而葩。’谓正而文也。葩亦散也,通作皅。《灵枢经》日:‘纷纷皅皅,终而复始。’"段玉裁指出,葩有以下意义:草木的花;华丽;分散,如纷葩,也作"皅"。"纷葩"应为同义并列,皆言"分散"。葩有"分散、散开"义,引申为"铺陈、表述"义。葩之"分散、开张"义,文献可见,明皇甫涍辑晋释支遁《支道林集·咏怀诗》五首其五:"坤基葩简秀,乾光流易颖。神理速不疾,道会无陵骋。"葩与流对举同义,流衍、流布义。葩之"开张、分散"义,由其"花"义引申而来。草木的花,从花苞里展开出来,即"开花。
- 忻丽丽
- 关键词:道经引申同义动物
- 蒙汉维植物谚语映现的文化镜像及其文化差异
- 2018年
- 中华多民族语言系统中聚合了大量生动鲜活而蕴含丰富的谚语,尤其是蒙古语、汉语、维吾尔语中存在大量的植物谚语,并在表现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不仅反映了各民族绚丽多彩的社会生活,也承载了丰富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受各民族文化传统的影响和浸染,蒙汉维植物谚语又表现出鲜明的差异性和民族性。人类普遍的语言认知是造成植物谚语表现内容相似的根源,而民族文化的差异又使植物谚语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意蕴和表现形式。
- 丁艳
- 关键词:文化镜像文化差异
- “玉”族词语文化解构被引量:2
- 2004年
- 丁艳
- 关键词:文化内涵词汇民族文化
- 蒙古语在蒙古国留学生汉语习得中的作用
- 2016年
- 本文认为,在对蒙古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过程中,当蒙古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差异时,蒙古语在蒙古国留学生的汉语习得中有负面影响,起干扰作用;当蒙古语和汉语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共性时,蒙古语在蒙古国留学生汉语习得中有正面影响,起促进作用。我们要在对蒙古国留学生的汉语教学中,正确认识蒙古国留学生的母语—蒙古语的作用,克服其具有干扰作用的一面,利用其具有促进作用的一面。
- 赵金色
- 关键词:蒙古语蒙古国留学生汉语习得
- 试论汉语中草药名称的命名理据
- 2016年
- 汉语中有大量中草药名称词。中草药来源于植物,本文从植物的生物特征、植物的药用功能等不同维度入手,将汉语中草药名称词的命名理据分为特征理据、功能理据、文化理据和借音理据四类,并作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 丁艳
- 关键词:汉语中草药理据
- 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对话意识分析
- 2017年
- 近年来,我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我国由单纯地对外汉语教学转变为汉语文化的国际推广。蒙古国是与我国边境接壤最多且与我国民族文化——蒙古族文化相通程度最高的国家之一,来华留学生比例日益增加。在汉语教学中如能创新汉语教学模式,加强文化对话应用,必定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本文主要以文化价值求同存异作为主导、以文化对话为视域、以文化比较为方式,详细分析和研究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中的文化对话意识。
- 杨浡伟
- 关键词:蒙古国留学生汉语教学文化对话
- 两种美的观念说
- 2017年
- "美的观念"是当代美学理论的重要范畴,也是蔡仪形象思维说的最高理论形态。蔡仪认为美的观念不同于一般科学概念,有突出的具体形象性,而又具备理智认识功能。实际上,蔡仪美的观念说存在美的观念与概念的矛盾,形象的繁多性与种类本质的抽象性的矛盾,形象的客观形式性与心理或想象的主观性的矛盾,是先验形象的任意联系组合。吕荧关于美是社会存在的观念反映的"美的观念"说更具合理性。美学上不能简单地划分主观派与客观派,美属于意识的范畴,对美的考察不能脱离生产活动和社会矛盾运动。
- 董宏刘晓丽
- 关键词:社会意识
- 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听力理解的因素及对策被引量:13
- 2004年
- 听力课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门主要课程,听力训练是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但学生在听力过程中,会遇到一些障碍而影响听力的效果.本文具体分析了对外汉语教学中影响听力理解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 丁艳
- 关键词:对外教学汉语教学听力教学听力理解听力训练文化差异
- “把”字句句法-语义研究被引量:7
- 2010年
- "把"字句中的介词"把"是语义关系的重要标志,"把"字句是典型的述谓结构。从"格"范畴角度可以把"把"字句分为:受事"把"字句,施事"把"字句,系事"把"字句,非施受关系的"把"字句,处所关系的"把"字句和表工具关系的"把"字句。从动词"价"角度分析可以把"把"字句语义结构分为:一价动词"把"字句,二价动词"把"字句,三价动词"把"字句。
- 赵金色
- 关键词:把字句
- 自然的理由与自然美的困顿——蔡仪自然美学说初探
- 2012年
- 蔡仪的自然美学说,长期以来争论较多。进入新世纪,对蔡仪美学的认识和评价,特别是自然美学说,有了新的变化。变化的契机,首先是人类生存环境的日益恶化。全世界传统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加重,从而导致气候反常、自然灾害频仍、人种退化、资源战争、污染倾销转移等日趋严重的自然社会问题。今日的人类其科技之兴盛、能力之强大是空前的,环境在人类的科技、工业面前显得弱小而无助,而强调主体精神作用,鼓励适度开发的人文理论,显然与整个社会利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 董宏
- 关键词: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