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南昌工程学院水利与生态工程学院

作品数:839 被引量:3,634H指数:26
相关作者:计勇黄学平牛景太吴立峰赵新宇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园林与艺术学院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学院福建农林大学林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736篇期刊文章
  • 8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7篇农业科学
  • 171篇水利工程
  • 126篇天文地球
  • 9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5篇建筑科学
  • 55篇文化科学
  • 41篇生物学
  • 23篇经济管理
  • 16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交通运输工程
  • 7篇理学
  • 5篇矿业工程
  • 5篇政治法律
  • 4篇社会学
  • 3篇电气工程
  • 2篇哲学宗教
  • 2篇化学工程
  • 2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 2篇电子电信

主题

  • 84篇土壤
  • 42篇红壤
  • 38篇人工林
  • 38篇鄱阳湖
  • 36篇教学
  • 35篇杉木
  • 32篇水土
  • 29篇水分
  • 29篇流域
  • 28篇氮沉降
  • 25篇水土保持
  • 24篇植物
  • 22篇杉木人工林
  • 22篇水资源
  • 21篇养分
  • 21篇植被
  • 20篇生态
  • 19篇水文
  • 19篇课程
  • 16篇水质

机构

  • 824篇南昌工程学院
  • 52篇河海大学
  • 48篇江西农业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
  • 22篇福建农林大学
  • 16篇南昌大学
  • 16篇西安理工大学
  • 15篇中国水利水电...
  • 14篇江西省水利科...
  • 12篇江西省水利科...
  • 11篇西北农林科技...
  • 9篇武汉大学
  • 8篇江西师范大学
  • 8篇江西省水利规...
  • 7篇北京林业大学
  • 7篇南京农业大学
  • 6篇北京师范大学
  • 6篇昆明理工大学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6篇江西省红壤研...

作者

  • 77篇樊后保
  • 76篇计勇
  • 47篇张洁
  • 46篇刘文飞
  • 44篇袁颖红
  • 41篇鲁向晖
  • 33篇李燕燕
  • 32篇黄荣珍
  • 31篇刘佳丽
  • 30篇牛景太
  • 27篇刘惠英
  • 26篇唐春
  • 24篇廖迎春
  • 24篇赵建民
  • 22篇李凤
  • 22篇张海娜
  • 21篇王寅
  • 17篇白桦
  • 15篇杨文利
  • 15篇王永文

传媒

  • 145篇南昌工程学院...
  • 17篇江西水利科技
  • 16篇水土保持学报
  • 15篇人民珠江
  • 1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0篇水电能源科学
  • 10篇江西化工
  • 9篇中国农村水利...
  • 9篇江西农业大学...
  • 9篇人民长江
  • 9篇生态环境学报
  • 8篇生态学报
  • 8篇水土保持研究
  • 8篇中国水土保持
  • 7篇水利水电技术
  • 7篇江西科学
  • 7篇福建林学院学...
  • 7篇中国水土保持...
  • 7篇现代园艺
  • 6篇应用与环境生...

年份

  • 3篇2024
  • 76篇2023
  • 50篇2022
  • 65篇2021
  • 54篇2020
  • 61篇2019
  • 64篇2018
  • 62篇2017
  • 48篇2016
  • 31篇2015
  • 27篇2014
  • 44篇2013
  • 45篇2012
  • 24篇2011
  • 24篇2010
  • 34篇2009
  • 40篇2008
  • 34篇2007
  • 12篇2006
  • 18篇2005
8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赣江流域吉安地区防护林效益计量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根据江西省吉安地区赣江流域吉安段防护林数据,就社会效益、经济收益和生态效益等指标对防护林的效益进行评价,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系统分析赣江流域可持续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及其生态环境问题特殊性的基础上,提出赣江流域防护林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吴丁丁李燕燕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基于不同材料分类模型的地层变异性模拟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岩土结构物变形与稳定性评估的准确性往往取决于地层描述的精确程度。实际地层往往表现出变异性,材料分类模型能够对地层变异性进行有效地描述,目前常用的材料分类模型有主要有耦合马尔可夫链和广义耦合马尔可夫链,目前的研究中并未对两种模型进行系统的比较,给工程师们在模型选择方面带来困难。为此,以香港地区某场地地层为例,对两种材料分类模型的转移概率矩阵、信息熵图、地层变异模拟结果等方面进行系统的比较。结果表明:广义耦合马尔可夫链能够有效利用不同方向上的转移概率矩阵进行地层变异模拟,而耦合马尔可夫链在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仅利用了一个方向上的转移概率矩阵。广义耦合马尔可夫链模型模拟所对应的不确定性范围要大于耦合马尔可夫链模型模拟的结果。广义耦合马尔可夫链模拟所得的地层分布相比耦合马尔可夫链模型所得的更合理。
邓志平牛景太潘敏张阳郭英嘉
关键词:信息熵
超声波处理对3种花卉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被引量:7
2020年
采用不同时长超声波处理凤仙花、波斯菊和五彩石竹的种子,测定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幼苗胚芽长、胚根长和鲜重,研究超声波对这3种花卉种子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超声波显著增加凤仙花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各项指标,在处理30 min时其发芽势、发芽率以及幼苗胚芽长、鲜重分别达到对照组的1.31、1.39、1.3、1.3倍,在处理45 min时胚根长为对照组的1.26倍。2)超声波会显著降低波斯菊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且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下降趋势越大,但是对其生长无显著影响。3)超声波对五彩石竹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则没有显著性影响。研究表明,超声波对3种花卉种子萌发与生长的影响各有不同,对凤仙花种子的萌发与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对波斯菊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对波斯菊幼苗的生长以及五彩石竹种子萌发与生长则为中性作用。
陈丽容朱琪徐鸿楠张海燕肖昌龙
关键词:超声波花卉种子萌发发芽率
基于透水混凝土渗灌不同灌水量对低丘红壤区蜜桔生长的影响
2022年
为研究不同灌水量对丘陵红壤区蜜桔生长的影响,对南丰县大田蜜桔进行透水混凝土渗灌试验。在实验地设置3个不同灌水量水平(H_(1)低水,H_(2)中水,H_(3)高水)的灌溉处理,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垂向分布大致呈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当透水混凝土灌水器埋深在30cm时土壤含水量到达峰值;在整个生育期内H_(2)灌水处理枝长增长率最大;同时灌水量越大,果型指数基本呈现减小的趋势;各灌水处理蜜桔糖分随时间的增长而升高,H_(3)处理组果实糖分最高。综合蜜桔生长规律及枝长增长率、果实横纵径、果型指数、蜜桔糖分等4个指标对水分调控的响应,得出对低丘红壤透水混凝土渗灌条件下H_(3)为最佳灌水处理。
吴子涵裴青宝胡瑞卢斌胡屈宇郭文彬林家顺
关键词:生长生理低丘红壤
农村废弃土地生态修复与价值再生
2022年
开展农村废弃土地生态修复并促进其价值再生,是提高我国农村土地利用效率、促进国土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在厘清农村废弃土地生态修复内涵与特征基础上,提出农村废弃土地的现代生态修复方案,包括化学修复、生态工程技术、土壤生物、复绿复垦及景观营造等技术措施,从而实现农村废弃土地的价值再生。通过构建生态修复效益模型,选择涵养水源、土壤养分、植物滞尘及生物多样性4个方面的主要价值,并以江西星子采石场为案例量化了生态修复价值。结果表明,生物多样性再生价值最为显著,4个方面的总再生价值为175.54万元/a。研究结论可为我国农村废弃土地的生态修复提供技术支持和价值依据。
刘华斌
关键词:生态修复生态价值
江西省潜在蒸发量变化及其成因分析
江西降水丰沛,近年来却频发旱灾,灾害原因是否为气象要素的变化亟待研究.本文根据江西省15个国家气象站1957-2011年的逐月气象资料,选取Penman-Monteith法计算潜在蒸散量(ET0),结合空间插值和数据挖掘...
白桦鲁向晖
关键词:潜在蒸发量气候变化旱灾成因
基于VB和MapX的山洪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被引量:1
2008年
在Visual Basic开发环境下,借助MapInfo MapX组件,设计了能有效管理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的山洪信息系统,并以庐山风景区为例进行针对性开发,论述了山洪监测信息管理系统的功能及结构设计,实现了地图控制、地图查询和多媒体数据管理和三维可视化等主要功能.
江辉陈春柏刘瑶
关键词:MAPX
鄱阳湖湿地适宜生态需水位研究——以星子站水位为例
由于自然条件的变化、工农业的开发、人口的剧增以及水库和涵闸等水利设施的建设,引发了鄱阳湖湿地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恢复和保护已受影响的鄱阳湖湿地生态系统,并使其至少维持在最低生态水位上,并保持在一个适宜的水位是至关重要的问...
刘惠英王永文关兴中
关键词:鄱阳湖湿地
文献传递
应用型创新水利人才培养体系调查研究被引量:2
2011年
以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学生为对象,研究水利人才主体对培养体系的认知,对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以及加强创新水利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
计勇王寅张洁张小兵
关键词:水利人才
道路工程雨水管道入河防洪评价被引量:4
2019年
对某城市新建道路工程雨水管道排水能力进行了复核,对雨水管道入河进行了防洪评价论证,计算了河道堤防冲刷深度,复核了施工时河道设置围堰后河道过流能力是否满足防洪要求,并进行了雨水管道入河影响条件下河道防洪和河势稳定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设计和施工优化建议。。
陈彩虹刘卉芳刘卉芳杨玉生赵建民
关键词:道路工程雨水管道防洪评价
共8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