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科技大学规划与建筑工程学院

作品数:429 被引量:1,381H指数:14
相关作者:张伟杨民献尹得举张芳芳马桂香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郑州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青岛理工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博士科研启动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理学机械工程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86篇期刊文章
  • 3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18篇建筑科学
  • 50篇理学
  • 36篇机械工程
  • 3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1篇矿业工程
  • 19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文化科学
  • 15篇航空宇航科学...
  • 13篇动力工程及工...
  • 11篇金属学及工艺
  • 7篇经济管理
  • 7篇化学工程
  • 4篇天文地球
  • 4篇农业科学
  • 3篇电气工程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艺术
  • 1篇生物学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40篇建筑
  • 35篇混凝土
  • 32篇有限元
  • 31篇数值模拟
  • 31篇值模拟
  • 21篇教学
  • 18篇载力
  • 18篇承载力
  • 17篇有限元分析
  • 17篇课程
  • 14篇地基
  • 13篇圆柱
  • 13篇荷载
  • 12篇圆柱壳
  • 12篇支盘
  • 12篇支盘桩
  • 12篇柱壳
  • 11篇应力
  • 10篇水泥土
  • 10篇可靠度

机构

  • 417篇河南科技大学
  • 19篇总参工程兵科...
  • 15篇郑州大学
  • 13篇洛阳理工学院
  • 12篇西安建筑科技...
  • 12篇同济大学
  • 10篇青岛理工大学
  • 10篇西安交通大学
  • 9篇浙江大学
  • 7篇中国船舶科学...
  • 6篇西北工业大学
  • 5篇湖南大学
  • 5篇洛阳大学
  • 5篇重庆大学
  • 5篇洛阳工业高等...
  • 4篇大连理工大学
  • 4篇辽宁工程技术...
  • 4篇西安理工大学
  • 4篇机械工业部第...
  • 4篇中华人民共和...

作者

  • 55篇梁斌
  • 40篇张伟
  • 35篇徐红玉
  • 29篇高笑娟
  • 21篇张彦斌
  • 21篇陈殿云
  • 18篇王彦生
  • 17篇谢镭
  • 16篇于英霞
  • 15篇白晓红
  • 15篇吴鑫
  • 14篇李一帆
  • 14篇张淑芬
  • 14篇葛毅鹏
  • 14篇李跃辉
  • 13篇杨为民
  • 13篇李作良
  • 12篇杨茹萍
  • 12篇虞跨海
  • 11篇王林

传媒

  • 76篇河南科技大学...
  • 20篇山西建筑
  • 12篇船舶力学
  • 12篇隧道建设
  • 11篇洛阳理工学院...
  • 10篇制冷与空调(...
  • 9篇农业机械学报
  • 7篇拖拉机与农用...
  • 6篇矿山机械
  • 5篇西部探矿工程
  • 5篇科技信息
  • 4篇河南大学学报...
  • 4篇四川建筑
  • 4篇机电产品开发...
  • 4篇工程力学
  • 4篇高等建筑教育
  • 4篇煤炭工程
  • 4篇安徽建筑
  • 4篇微纳电子技术
  • 4篇河南科技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2篇2016
  • 6篇2014
  • 28篇2013
  • 33篇2012
  • 33篇2011
  • 41篇2010
  • 54篇2009
  • 33篇2008
  • 45篇2007
  • 41篇2006
  • 34篇2005
  • 36篇2004
  • 24篇2003
  • 6篇2002
4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容量、高参数机组除氧间优化布置被引量:2
2013年
以江西大唐国际抚州发电有限责任公司新建工程(装机容量为2×1 000 MW)为依托,在机组采用侧煤仓方案的前提条件下,根据该电厂的具体条件和特点,提出了炉前除氧间布置方案(投标方案)。将此方案与传统的内除氧间方案进行比较(包括主厂房布置、土建结构、管道和电缆布置以及投资等)后表明,炉前除氧间布置方案缩短了汽机房和锅炉房之间的距离,节省了空间和"四大管道"用量;取消常规内除氧间后,大的辅机布置于炉侧,汽机房跨度和纵向尺寸可进一步压缩,减少了占地面积,从而降低了初投资。
郑立国崔福东任秀宏
2T1R并联机构位置及奇异性分析被引量:14
2010年
基于有序单开链单元原理提出了一种两平移一转动(2T1R)并联机构。进行了机构的自由度和运动输出特性分析;同时对机构的位置进行了分析,求出动平台位置的正、逆解析解;并对机构的奇异性进行了研究,讨论了机构的几种奇异位形,通过Matlab软件编程,绘出机构奇异时动平台的位置随姿态的变化情况。
吴鑫陈美丽张彦斌
关键词:并联机构奇异性
“形势与政策”课程理论教学改革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应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改变教学方式。改一般讲授法为体验式教学法,将"注入式"教学转变为"互动式"教学,实现以"实践性"教学促进"理论性"教学的转变,不断增强高校"形势与政策"课的教学针对性和实效性。
宋钊方传玺
关键词:实践教学教学效果
中国四合式居住模式溯源
2011年
回顾了中国传统四合院的渊源和发展脉络,探究了中国四合式居住模式的文化内涵,从中发掘出适合于当代中国人居环境建设的创作元素与创作理念,并提出当代人居环境要传承历史之精华,让全民都享有和谐美好的自然人文环境。
孙跃杰刘长飞
关键词:四合院建筑人居环境
λ型铰链四杆机构的轨迹综合及其误差分析被引量:2
2007年
分析了“λ”型曲柄摇杆机构的基本尺寸型的尺寸约束条件,建立了共包含9120组基本尺寸型连杆转角算子谐波特征参数的数值图谱库,实现了利用数值图谱法进行带有预定时标对称连杆轨迹的尺度综合,并对尺度综合时存在的误差进行分析定义,计算出了综合所得各组机构的各项误差值,为机构设计人员在选择可行机构时提供了有力的参考数据;综合算例表明该方法是可行有效的。
刘汇洋张彦斌吴鑫
关键词:四杆机构数值图谱法误差分析
旋风除尘器的气固两相流的数值模拟与分析被引量:13
2007年
采用Reynold应力方程湍流模型(RSM)模拟了旋风除尘器内的流场,并得到流场内Reynold应力具有各向异性的特征。采用离散相模型(DPM),模拟了固体颗粒运动轨迹,并对固体颗粒的分离效率进行了分析。
王子云付祥钊仝庆贵
关键词:旋风除尘器湍流模型网格划分
从别墅设计手法谈传统居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被引量:4
2007年
通过对中国现代别墅设计手法的分析,探讨了对传统居住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应该持有的态度,提出了对传统空间尺度继承基础上的创新设计的看法。
刘长飞
关键词:别墅设计传统居住文化
半刚性连接节点的类型及其受力性能被引量:6
2009年
半刚性连接是目前常用的一种梁柱连接形式,以其施工方便、抗震性能好而得到推广。但是此类节点受力复杂,而且目前国内对此类节点的设计方法缺乏具体规范。本文给出了几种半刚性连接的类型以及梁柱连接的弯矩-转角曲线,考虑节点半刚性连接的线性模型,介绍了初始刚度的计算公式,从而为半刚性节点的设计和应用提供参考。
张丽娟王新武
关键词:半刚性节点弯矩-转角关系初始刚度
施工阶段多(高)层建筑钢筋混凝土结构统一模型被引量:10
2004年
为便于现场施工组织和安全检验,针对多(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阶段,建立了一个包含了基础刚度与施工模板支撑薄弱层参数的统一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建筑底部楼层承担的施工荷载随基础刚度降低而增大,当基础刚度降低到相当于0.5倍楼板厚度时,最大施工荷载比率会超过刚性基础条件下的最大施工荷载比率约3.2%;施工模板支撑薄弱层导致其上楼板承担的施工荷载增大,其下楼板承担的施工荷载减小,变化幅度约4.3%。因此,施工阶段必须考虑到基础刚度与模板支撑薄弱层。
赵挺生方东平张传敏
关键词: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基础刚度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抗震性能影响参数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型钢混凝土剪力墙是一种广泛应用于高层混合结构中的剪力墙形式。本文采用通用有限元程序ADINA,以边缘构件含钢率为主要参数,对不同剪跨比的几组剪力墙承载力和变形能力进行了分析,并与考虑了剪力墙混凝土等级、轴压比、配筋率和边缘约束指标等参数影响的剪力墙性能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在高层结构中采用较高强度的混凝土是有利的,但剪力墙的轴压比需要严格限制,且墙体配筋率并不是提高其抗震性能的有效手段。在高层混合结构剪力墙中,通过边缘构件设置型钢可有效增加墙体延性,且边缘约束构件的约束指标可取0.32左右。
白晓红楚留声
关键词:混合结构抗震性能型钢混凝土剪力墙
共4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