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

作品数:6,843 被引量:37,061H指数:64
相关作者:陈宗基尚耀星武建文王青李运华更多>>
相关机构:国家电网公司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学院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第二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航空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航空宇航科学技术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262篇期刊文章
  • 1,446篇会议论文
  • 53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25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579篇航空宇航科学...
  • 643篇电气工程
  • 577篇机械工程
  • 435篇电子电信
  • 209篇理学
  • 209篇兵器科学与技...
  • 160篇交通运输工程
  • 153篇文化科学
  • 13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03篇金属学及工艺
  • 84篇军事
  • 46篇动力工程及工...
  • 42篇天文地球
  • 34篇医药卫生
  • 33篇经济管理
  • 32篇建筑科学
  • 21篇石油与天然气...
  • 20篇自然科学总论
  • 15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772篇仿真
  • 571篇飞行
  • 286篇网络
  • 276篇神经网
  • 276篇神经网络
  • 250篇鲁棒
  • 234篇无人机
  • 225篇控制系统
  • 223篇飞机
  • 218篇飞行器
  • 209篇滤波
  • 208篇导航
  • 202篇图像
  • 201篇伺服
  • 194篇传感
  • 190篇感器
  • 189篇传感器
  • 181篇液压
  • 179篇控制器
  • 167篇电机

机构

  • 6,761篇北京航空航天...
  • 88篇清华大学
  • 56篇中国航天北京...
  • 51篇沈阳飞机设计...
  • 48篇西北工业大学
  • 47篇中国航天科工...
  • 43篇南京航空航天...
  • 42篇国家电网公司
  • 39篇北京航天自动...
  • 3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1篇北方工业大学
  • 27篇中国科学院
  • 27篇鹏城实验室
  • 26篇空军工程大学
  • 26篇洛阳电光设备...
  • 25篇燕山大学
  • 23篇北京科技大学
  • 22篇中国航空工业...
  • 20篇浙江大学
  • 20篇中国空间技术...

作者

  • 210篇王占林
  • 177篇王青
  • 175篇陈宗基
  • 174篇付永领
  • 172篇袁海文
  • 162篇王少萍
  • 152篇任章
  • 151篇董朝阳
  • 147篇焦宗夏
  • 143篇王行仁
  • 128篇李运华
  • 106篇裘丽华
  • 104篇吴云洁
  • 104篇彭晓源
  • 103篇张洪钺
  • 102篇龚光红
  • 101篇申功璋
  • 98篇蔡茂林
  • 97篇武建文
  • 83篇张平

传媒

  • 882篇北京航空航天...
  • 453篇系统仿真学报
  • 201篇航空学报
  • 130篇机床与液压
  • 104篇液压与气动
  • 103篇控制理论与应...
  • 93篇计算机仿真
  • 91篇宇航学报
  • 86篇计算机集成制...
  • 85篇测控技术
  • 78篇控制与决策
  • 77篇计算机测量与...
  • 76篇仪器仪表学报
  • 73篇系统工程与电...
  • 69篇电工技术学报
  • 68篇机械工程学报
  • 61篇微计算机信息
  • 60篇电气电子教学...
  • 55篇自动化学报
  • 49篇电光与控制

年份

  • 149篇2024
  • 150篇2023
  • 142篇2022
  • 146篇2021
  • 131篇2020
  • 133篇2019
  • 147篇2018
  • 148篇2017
  • 157篇2016
  • 205篇2015
  • 274篇2014
  • 256篇2013
  • 237篇2012
  • 395篇2011
  • 453篇2010
  • 330篇2009
  • 463篇2008
  • 438篇2007
  • 524篇2006
  • 359篇2005
6,84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虚拟座舱显示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阐述了虚拟座舱显示系统的设计及各种关键问题的解决方法,重点介绍了各种特殊仿真效果的实现方法及OpenGL与VegaPrime协同开发的解决方案。系统采用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利用OpenGL和GLStudio等仿真软件完成了...
刘磊王江云
关键词:飞行模拟器平视显示器模块化设计
文献传递
RTAI-Linux在实时飞行仿真中的应用
论文介绍了一种基于Linux的分布式工程飞行模拟器仿真实时管理系统。首先描述了该系统的总体结构和主要功能,然后分析了Linux实时扩展的开源项目RTAI及其用户态硬实时控制方案LXRT,并结合系统的开发研制深入剖析了如何...
曾炜沈为群
关键词:飞行模拟器实时仿真LINUX系统
文献传递
基于人工免疫网络和AR模型的聚类与预测算法
人工免疫网络是人工免疫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组织、记忆性、分布性等特点,在数据聚类、模式识别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AR模型是分析和处理平稳随机信号的重要工具,广泛应用于频谱分析、数据预测等领域。本文充分利用人工免疫网...
王秋生高绍坤崔勇
关键词:人工免疫网络AR模型数据聚类数据预测频谱分析
文献传递
非晶态薄膜压力传感器的研究
1991年
本文介绍的是文献[1]的第二轮研制工作,包括:①用射频溅射非晶态NiSiB薄膜应变片的制备新工艺;②敏感弹性元件的设计;③薄膜压力传感器的构造与性能。 虽然,NiCrMe合金、Ta_2N合金等性能较好且已有应用,但是,我们仍采用非晶态的NiSiB的合金。原因在:它的电阻变值与所受应变值间线性关系范围宽,最大静态应变可达10^(-2);应变灵敏系数为2~3;电阻温度系数在210℃以下仅(0~6)×10^(-6)K^(-1);电阻率达153μΩ·cm;耐腐蚀、顺磁性,所以它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薄膜应变片材料。
刘昆黄俊钦程先安顾其华
关键词:压力传感器传感器
基于模糊树模型的非线性系统内模控制被引量:6
2013年
本文提出一种基于模糊树模型的非线性系统的内模控制方法,该方法采用模糊树建立非线性系统的内部模型和逆模型.仿真结果表明模糊树方法建立的非线性系统内部模型和逆模型均具有较高的建模精度,所提内模控制方法对非线性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较强的抗干扰能力和鲁棒性能.
张伟毛剑琴
关键词:非线性系统内模控制
敏捷性导弹的双网络逆动态模糊神经网络控制被引量:2
2001年
新型敏捷性导弹为了获得更高的机动性、敏捷性和更好的导引精度 ,许多采用推力矢量控制方案。本文讨论了一类带推力矢量控制导弹的数学建模 ,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种适用于此类新型导弹的模糊神经网络控制方案 ,采用双网络逆动态学习控制结构 ,数字仿真表明所提出的控制方案对于系统内参数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变化具有强的适应性。
董朝阳景韶光王青张明廉
关键词:敏捷性推力矢量控制模糊神经网络控制逆动态导弹
基于HLA的卫星分布仿真系统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0
2004年
基于HLA(高层体系结构)规范,利用自主版权的AST-RTI(运行时间框架)软件,设计并实现了具有开放性、可扩展性、稳定性的卫星分布仿真系统。该系统完成了卫星侦察、通讯的过程仿真以及数据处理评估。解决了一系列关键技术,如时钟同步、大数据量信息传输、第3方软件集成、仿真Agent技术等。
王江云彭晓源王行仁
关键词:HLA高层体系结构仿真系统信息传输时钟同步
航空供电系统交流负载的半实物仿真技术被引量:1
2010年
论文提及的交流负载半实物仿真技术,实现交流负载用电性能的仿真,应用于飞机供电系统的集成仿真系统。论文的研究重点是负载的瞬态用电性能仿真,电路采用PWM整流技术作为基础,通过计算机的控制,能够实现对不同类型负载的功率变化、功率因数变化、不平衡性的变化以及电流谐波变化过程的仿真。论文通过仿真结果表明了提出的仿真技术达到了预定要求。
吴诗宇周元钧
关键词:半实物仿真飞机供电系统
飞机防滑刹车控制技术研究综述综述被引量:5
2022年
机轮刹车系统是飞机上最重要的着陆减速系统,关系到飞机的安全起降,其核心是防滑刹车控制技术。飞机刹车过程包含了众多在控制领域具有挑战的问题(不确定性、强非线性和强时变性),如何在刹车过程中有效克服着陆中所涉及的地面摩擦、刹车盘力矩波动、起落架载荷变化和阵风等具有复杂非线性特征的干扰,实现对地面结合力的可控利用,将对提高飞机地面安全发挥重要作用。本文对飞机防滑刹车控制技术进行综述。简述了飞机机轮防滑刹车系统的作用、发展、基本控制原理和典型架构;从应用需求出发归纳了关键评价指标;以数学模型的形式描述了系统内的典型非线性环节和着陆环境中的扰动;按照飞机防滑控制技术发展的顺序,依次介绍讨论了开关式防滑控制、偏压调制式防滑控制、自适应防滑控制和智能防滑控制中具有代表性的方法。从刹车控制律验证角度介绍了全数字仿真和试验方法。最后,结合刹车控制系统研制所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对本领域所涉及的技术研究重点进行了展望。
焦宗夏白宁刘晓超刘晓超王壮壮孙栋齐鹏远孙栋
关键词:飞机刹车防滑
基于气隙组合永磁弹簧的直动式溢流阀优化设计被引量:3
2018年
航天伺服系统高压大流量的特点,对溢流阀的可靠性、稳压精度和推重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大推力下的螺旋压缩弹簧一般体积较大,并且服役期间存在卡死、疲劳断裂、塑性变形等失效模式,给伺服系统带来安全隐患。提出一种基于气隙组合永磁弹簧的直动式溢流阀结构,非接触式的永磁弹簧可避免上述失效和卡死故障,采用气隙组合的优化设计得到了理想的刚度曲线,不仅可有效提高推重比,同时可以减小大刚度带来的开启瞬间压力波动。在此基础上结合有限元仿真与迭代优化,精确设计了凸缘结构来补偿液动力,进一步提高了稳压精度。仿真结果表明,气隙组合永磁弹簧溢流阀具有良好的动静态指标,其设计方法为永磁弹簧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与借鉴。
党堃原杨丽曼李运华司国雷陈君辉王文杰刘宇辉权龙赵斌
关键词:溢流阀
共677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