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长安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3,502 被引量:18,482H指数:40
相关作者:李佩成郑爱平刘建何云华杨莉更多>>
相关机构: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中国地质调查局西安地质调查中心西安理工大学水利水电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054篇期刊文章
  • 396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115篇环境科学与工...
  • 650篇天文地球
  • 363篇建筑科学
  • 353篇水利工程
  • 283篇化学工程
  • 268篇农业科学
  • 249篇理学
  • 103篇交通运输工程
  • 81篇矿业工程
  • 72篇经济管理
  • 62篇生物学
  • 53篇轻工技术与工...
  • 49篇自动化与计算...
  • 46篇一般工业技术
  • 43篇文化科学
  • 42篇医药卫生
  • 41篇动力工程及工...
  • 21篇电气工程
  • 19篇冶金工程
  • 15篇石油与天然气...

主题

  • 344篇地下水
  • 240篇污染
  • 179篇土壤
  • 145篇废水
  • 143篇水资源
  • 119篇水质
  • 111篇地质
  • 108篇公路
  • 94篇数值模拟
  • 94篇催化
  • 90篇值模拟
  • 85篇污水
  • 82篇水处理
  • 79篇盆地
  • 76篇生态
  • 75篇光催化
  • 74篇流域
  • 72篇降解
  • 68篇离子
  • 68篇河流

机构

  • 3,451篇长安大学
  • 172篇教育部
  • 88篇中国科学院
  • 64篇西安建筑科技...
  • 63篇中国地质调查...
  • 57篇西安理工大学
  • 55篇西北大学
  • 52篇西安交通大学
  • 51篇西安科技大学
  • 38篇西北农林科技...
  • 32篇中国环境科学...
  • 30篇西安地质矿产...
  • 29篇陕西师范大学
  • 25篇清华大学
  • 22篇中煤科工集团...
  • 20篇吉林大学
  • 18篇西安工业大学
  • 17篇同济大学
  • 17篇西安财经学院
  • 16篇陕西理工大学

作者

  • 249篇王文科
  • 143篇钱会
  • 100篇周维博
  • 97篇关卫省
  • 92篇赵剑强
  • 80篇段磊
  • 67篇杨胜科
  • 65篇白波
  • 65篇李彦鹏
  • 63篇郭建青
  • 62篇易秀
  • 62篇卢玉东
  • 60篇胡安焱
  • 59篇董岁明
  • 57篇马致远
  • 57篇刘建
  • 53篇张洪波
  • 53篇杨泽元
  • 50篇李梦耀
  • 46篇王彤

传媒

  • 236篇应用化工
  • 99篇地下水
  • 83篇水资源与水工...
  • 68篇地球科学与环...
  • 59篇干旱区资源与...
  • 59篇南水北调与水...
  • 56篇安全与环境学...
  • 50篇人民黄河
  • 46篇中国给水排水
  • 42篇环境工程学报
  • 41篇西安文理学院...
  • 40篇水文地质工程...
  • 37篇科教导刊(电...
  • 36篇长安大学学报...
  • 35篇干旱地区农业...
  • 34篇长安大学学报...
  • 33篇西安工程学院...
  • 32篇西北农林科技...
  • 30篇山西建筑
  • 29篇安徽农业科学

年份

  • 4篇2023
  • 5篇2022
  • 6篇2021
  • 49篇2020
  • 173篇2019
  • 206篇2018
  • 189篇2017
  • 265篇2016
  • 238篇2015
  • 194篇2014
  • 255篇2013
  • 197篇2012
  • 166篇2011
  • 201篇2010
  • 143篇2009
  • 182篇2008
  • 238篇2007
  • 237篇2006
  • 173篇2005
  • 142篇2004
3,50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A/O50%和80%回流比工艺处理印染废水水质的比较研究
2013年
采用A/O工艺处理印染废水,重点探讨了二沉池污泥回流比为50%和80%对废水水质的影响,以COD去除率,pH的变化,色度的去除率为指标。结果表明,采用此工艺处理废水使COD、色度、pH均有明显降低。其中COD至少降低60%,在一定条件下可达到85%左右,且回流比为80%对COD的降解及色度的去除均优于回流比50%;而回流比80%与回流比50%对pH的影响无明显差异。
吕春芳王婕高盼盼
关键词:回流比印染废水废水水质
准东煤田五彩湾矿区一号矿井水文地质条件分析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对五彩湾矿区一号矿井地下水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对该矿井的水文地质条件和水质现状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根据研究区含水岩组的分布特征以及富水性,可以划分为五个含水岩组和一个相对隔水岩组,其中具有供水意义的含水层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含水层,该含水层主要接受东南部侧向径流补给,地下水由东南向西北方向径流,以向西北侧向径流及蒸发的方式排泄;研究区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水化学类型主要以SO_4·Cl-Na、Cl·SO_4-Na和Cl-Na为主;基于地下水水质标准指数法和内梅罗指数法评价结果,研究区地下水水质总体较差,水中多项评价因子超标,超标原因主要由蒸发作用强烈、放牧和野生动物活动,以及区内北部卡拉麦里山地下水的影响。
陈凯王文科王文科张紫昭程文瑜张紫昭
关键词:水文地质条件含水层水质评价准东煤田
载铁(Fe^(2+))螯合树脂的制备及其去除水中余氯的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用D401氨基羧酸螯合树脂吸附Fe2+,获得了具有还原性能的载铁改性树脂,利用水中余氯与Fe2+的氧化还原作用,实现了对水中微量余氯的去除。实验结果表明,树脂改性的最佳条件为:Fe2+溶液浓度4 045.44 mg/L,pH在3~5,改性时间2 h。可得到载铁量为39.648 mg/g。当树脂交换铁量达到平衡时,其吸附除氯率可高达98%以上,溶液中余氯残留量低于0.5 mg/L。全过程无其他离子引入水中。获得了一种新的从饮用水中去除有害余氯的方法。
李宇亮刘建石旭东高贤克
关键词:余氯饮用水除氯
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库调蓄能力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阐述玛纳斯河流域具有建设地下水库得天独厚的条件:巨大的前山带构造洼地和巨厚的山前冲洪积扇形成了可以联合调蓄的串珠状天然地下水库。该地下水库调蓄空间巨大,可达1 250亿m3。调蓄水源集中充沛,进行适当的人工采补工程后可实现地下水库"丰补欠采"的调蓄作用,对该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可实现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
王文明王文科程旭光
关键词:玛纳斯河流域地下水库
低含量Pb^(2+)对Cd^(2+)污染下冬小麦幼苗根系过氧化物同工酶的影响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Pb2+含量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300.0mg/kg)时,其对Cd2+污染下冬小麦幼苗根系过氧化物(POD)同工酶表达的影响,为正确评价土壤重金属污染条件下冬小麦生长发育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在不同含量Cd2+和Pb2+/Cd2+污染条件下培育冬小麦幼苗,待幼苗生长3周、7周和12周时,采集冬小麦幼苗根系,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分析低含量Pb2+对Cd2+污染下冬小麦幼苗根系POD同工酶的影响。【结果】在幼苗生长的3周、7周和12周3个阶段中,土壤Cd2+污染对冬小麦根系POD同工酶的表达表现出了抑制效应;3周龄时,冬小麦根系POD同工酶表达量受Cd2+抑制影响最强,随着冬小麦生长时间的延长,Cd2+的影响开始减弱,且在冬小麦3周和7周龄时,20.0mg/kg Cd2+对冬小麦根系POD同工酶表达量的抑制作用最强。除3周龄时120.0mg/kg Pb2+可减缓20.0mg/kg Cd2+对冬小麦根系POD同工酶表达的抑制作用外,低含量Pb2+对Cd2+污染条件下冬小麦根系POD同工酶的表达均起协同抑制效应。【结论】冬小麦幼苗生长初期,土壤Cd2+污染对其根系POD同工酶表达表现出较强的抑制作用,随着冬小麦生长时间的延长,Cd2+的抑制作用减弱;当土壤中Pb2+含量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300.0mg/kg)时,其增强了Cd2+污染对冬小麦根系POD同工酶表达的抑制作用。
贾夏周春娟董岁明
关键词:冬小麦幼苗根系过氧化物酶同工酶
阜康农田与荒漠土壤含水量时空变化的对比分析被引量:1
2016年
在相同的气象条件下,同一地区的不同区域由于人类活动与土层结构的不同导致土壤含水量往往呈现不同的变化趋势,为了探讨这一现象,运用统计学相关知识对新疆阜康地区农田区与荒漠区2003—2006年土壤含水量的时空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田区与荒漠区的土壤含水量月均值均呈现随深度增加而增加的阶梯状分布,农田区的变化幅度大于荒漠区;根据两者的变异系数,将土层在空间上均可以分为活跃层、相对活跃层和稳定层,农田区的在4、6、7、8这几个月出现高值点。通过对两者土壤含水量变化规律的分析,可为农田灌溉与荒漠改造提供参考指导。
李力张祥星郭建青郑睿聂继生
关键词:土壤含水量
低含量铅对镉污染下冬小麦根际微生物的影响
2013年
采用Biolog Eco微生物分析法,分析了土壤盆栽试验条件下低于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Ⅱ类土壤环境基准值每kg干土350 mg(土壤pH>7.5)的Pb对Cd处理下冬小麦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特征.结果表明:土壤Pb含量低于国家土壤环境基准值时,会显著影响Cd对冬小麦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碳源利用率、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及群落结构的影响特征,主要表现为土壤低含量Pb增强了Cd对微生物利用不同碳源能力的抑制效应,同时亦加强了Cd对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的影响特征;冬小麦幼苗根际土壤微生物代谢功能多样性指数与根系分泌物酚酸和简单糖类之间的相关性特征在低含量Pb-Cd处理与Cd处理之间明显不同,且相关方向和显著性水平均发生了明显变化.
贾夏何云华周春娟
关键词:CD污染冬小麦幼苗
不同干密度重塑黄土的毛细上升速率和最大高度被引量:2
2018年
黄土的毛细上升现象会导致路基土干湿状态发生变化,使路基的强度降低或失稳,因此深入研究不同干密度重塑黄土的毛细上升速率与最大高度,得到改进的预测毛细上升速率的经验公式及不同干密度的重塑黄土毛细水的上升高度规律及区间,对减轻路基地质的灾害具有重要意义。试验使用竖管法测得了3组不同干密度的重塑黄土最大毛细上升高度。基于Green-Ampt非饱和入渗原理,改进了预测毛细上升速率的Terzaghi公式,使其预测效果明显改善。在此基础上,利用实测黄土毛细上升数据论证了Terzaghi公式和Lu公式对不同干密度重塑黄土毛细上升速率估算的适用性。结果表明,黄土干密度在1.59~1.77 g/cm^3区间时,改进的Terzaghi公式预测值更为准确,而当干密度继续增加,达到1.83 g/cm3时,Lu公式更为适用。另外,用15组数据对毛细最大上升高度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毛细最大上升高度与干密度之间非线性关系,而是呈现近似抛物线的函数关系,基于这种关系将重塑黄土划分出优势干密度区间和劣势干密度区间,以更好地表征黄土毛细上升性能。
于丹程东会杨红斌
关键词:道路工程重塑黄土黄土路基
秃尾河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被引量:3
2006年
以地下水为主线,开展流域表生生态环境评价的方法研究尚处于发展之中。以秃尾河流域为例,紧紧围绕地下水这条主线,在建立流域表生生态环境递阶层次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的基础上,尝试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方法与模糊迭代自组织数据分析技术相结合,开展流域表生生态环境现状评价。评价结果表明,流域生态环境现状总体较好,其中盖沙丘陵区、河流源头和河谷阶地区及沙漠区是水资源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这些研究为评价生态环境脆弱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对表生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保护流域水资源与生态环境提供了科学依据。评价结果与流域生态环境实际更为吻合,规律性更明显。
杨泽元王文科马雄德杨晓婷
关键词:地下水
用硫铁矿烧渣制取聚合硫酸铁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2010年
以硫铁矿烧渣为原料,采用酸浸,催化氧化,水解聚合的工艺制取高附加值的无机高分子絮凝剂聚合硫酸铁(PFS),在氧化聚合工艺中引入非亚硝酸盐催化剂,降低了产品毒性,扩大了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领域。研究结果表明:(1)硫酸浓度40%,酸浸时间40min,硫酸过量系数1.3,硫铁矿烧渣中铁的浸出率可达91.69%;(2)选用投加量为4%的KClO3和0.9%的HNO3作催化剂,0.2%的KI为助催化剂,保持n(H2SO)4/n(Fe2+)的比值在0.29~0.32之间,在50℃下氧化30min(保温2h),制得聚合硫酸铁产品各项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3)按以上条件制得的PFS对废水具有很好的除浊效果,当pH值在6.0~10.0,投放量为2mg/L时,处理洗煤废水的除浊率可达90%以上。
姜凌董亚妮田萍
关键词:硫铁矿烧渣催化剂水处理
共34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