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 作品数:84 被引量:133H指数:6
- 相关作者:李公明李若晴李行远王跃生张文媛更多>>
-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南方学院华东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历史地理文学经济管理更多>>
- “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跨文化美术史年鉴》新书发布暨跨文化美术史方法论学者座谈会实录被引量:1
- 2022年
- 2022年世界读书日(4月23日)下午,“在最遥远的地方寻找故乡--《跨文化美术史年鉴》新书发布暨跨文化美术史方法论学者座谈会”于线上成功举行。来自历史学、考古学、艺术史、技术史、文博学、文学、伊朗学、印度学等不同领域的21位重量级学者相聚云上,围绕已经出版的三辑《跨文化美术史年鉴》,就全球史和跨文化美术史等相关议题展开了热烈对话。
- 李军李公明
- 关键词:世界读书日技术史跨文化美术史全球史新书发布
- 以自然实物为原版的微观抽象
- 2011年
- 在中国抽象画逐渐升温的时刻,主要以具象作品示人的艺术家张福华先生最近也推出了一系列的抽象作品。或许有人以为这是应潮流而变之举,实则不然,这完全是基于其个人探索趣味的创作历程中的一个自然片段。
- 胡斌
- 关键词:抽象画原版艺术家具象
- 光华素雅的审美传统与创作性再生——读林蓝花卉画有感被引量:1
- 2011年
- 一个年青的画家,在时代的尘嚣中如此坚执地回眸传统,面对宋画而充盈着真诚的温情与敬意,这是林蓝年青时候的学画历程中很令我感怀的因素。宋文化的美感很难描摹,其仪态和风范都有很遥深的韵致,只有以人生体验的成熟和深刻为导引,才能体味她的骄矜与味外之旨。林蓝在黛绿年华中,能以其清纯的心境和眼界去感受和亲近伟大的传统,这是值得庆幸的。
- 李公明
- 关键词:审美传统花卉画味外之旨
- 当代艺术的日常化与富有智性的实验
- 2011年
- 在二○○七年首届"今日文献展"研讨会上,青年批评家盛葳就曾谈到"日常审美"在美学界及当代艺术界中的热度,即:在美学界,就"日常生活审美化"话题已经进行了旷日持久的争论,二○○七年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召开的第十七届国际美学大会便以审美泛化和美学回归为主要议题;在艺术界,第五十二届威尼斯双年展上侯瀚如策划的中国馆主题为"日常奇迹",日常审美也是新一
- 胡斌
- 北上公车与诗画创作:以黄培芳《北行日记》为中心
- 2020年
- 嘉庆二十三年(1818年)十一月,广东士人黄培芳于广州启程北上公车,翌年二月抵达北京,行期将近三个月。在《北行日记》中,黄培芳详细记录此次北上赴考的行程。本文以之为中心,结合同时代人的游记、诗文、地方志等各种文献以及黄培芳本人的画作,讨论以下问题:(一)广东士人如何选择北上路线,各条路线的优劣所在。(二)在穿州过府中所经历的各种艰难与乐趣。(三)分析北上公车对广东士人诗画创作产生何种影响。笔者认为广东士人的公车之路,除备尝艰难困苦外,路费花销也很大,每名士人公车之行的单程费用,须花费100两白银(相当于120元洋钱)。科举考试既是一场智力的较量,也是体力与意志的比拼。路途的艰辛和开销的庞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广东举子的科考成绩。但是北上公车,极大地开拓了广东士人的视野和交际圈,即使铩羽而归,对于广东士人的诗画创作却大有裨益,这是无法用孰得孰失来衡量的。
- 李若晴
- 关键词:公车
- 谢兰生《常惺惺斋日记》研究被引量:8
- 2014年
- 谢兰生为广东著名书画家、学者、诗人。其《常惺惺斋日记》手稿,始于嘉庆廿四年(1819年),终于道光九年(1829年),记录了谢氏每日的工作、行程和交往,是了解谢氏及其时代的重要资料。《日记》对于士绅与官商酬酢、书院课徒以及当时广州府城内的文酒诗会,提供了许多细节。通过这部日记,我们可以深入探究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夕广州士绅的日常生活。本文首先考察了日记主人退隐广州以教书为业的生活状态及其收入状况,并讨论清代广东士人"踊跃于科名而恬淡于仕宦"的原因,指出广州府城内大量书院的出现,使谢兰生这一类虽有功名但又不愿深陷官场泥沼的士人找到一条新的出路,而这一切又可归因于清廷大力扶持书院建设。接着考察了日记主人观演戏曲、参与画会以及书画收藏的情况,于此可见当日广州经济文化的繁荣盛况。最后讨论行商通过交结以谢兰生为代表的著名士绅,以提升自己的文化品味和社会地位,并藉此融洽他们与官府之间的关系。这种策略通过文化、权力、经济的相互糅合,最终达到共同建立显赫名望。
- 李若晴
- 关键词:日记文人生活
- 论台湾现代艺术论战中的徐复观
- 2011年
- 徐复观对现代艺术的观点散见于他的多篇文章中,本文认为应该从他的整体学术思路来看待他的相关论述。虽然在20世纪60年代初台湾关于现代艺术的论战中,由于特殊的时代背景和参与者认识的局限,各种言说自有片面和偏激的一面,而实际上,徐复观的内在理路十分清晰,他始终在坚持为中国艺术寻求稳固的精神根基。此外,从"论战"中也可以看出台湾学术界、艺术界在面对当代艺术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复杂性。
- 李公明
- 关键词:现代艺术徐复观论战内在理路
- “沉浸”还是“逃离”--关于讨论“沉浸式展览”的问题意识与方法论
- 2023年
- 本文讨论关于沉浸式展览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语境与方法论,认为必须挖掘新的问题意识和多元视角的研究方法。文章提出应该重视研究沉浸式展览幕后的生产机制,指出在权力及利益考量与产生正面效应及存在问题之间的真实联系。文中以当代艺术家杰森·罗德斯的艺术实践与“巴塞尔艺术展迈阿密海滩展会”为案例,讨论了观众在沉浸式体验中的“沉浸”还是“逃离”以及当代艺术如何失去了与现实的真实联系和批判性等核心价值的问题。
- 李公明
- 关键词:研究方法逃离
- 台湾现代美术中的历史创伤记忆与悲情美学——以“二二八美展”(1996、1997)为个案被引量:1
- 2011年
- 专门为纪念"二二八事件"而举办的美术展览,是上世纪90年代以后台湾美术界具有特殊意味的重要艺术事件,是关于台湾现代历史的政治记忆及其审美表述最受关注的视觉创作。最早纪念这一事件的专门画展是1993年开始由民间的南画廊和诚品画廊先后举办的﹐台北市立美术馆于1996年开始连续举办多届"二二八纪念美展"。本文以1996年、1997年连续两届的"二二八纪念美展"为中心,探讨台湾现代美术中的历史创伤记忆与悲情美学问题。
- 李行远
- 关键词:创伤记忆现代历史现代美术美学问题美展悲情
- 统计与政治(下)被引量:1
- 2014年
- 六、价值观与数据解读
李若建:制造迷雾——20世纪50年代中国人口统计数据的产生与不同价值观的解读
1983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历年人口统计数据存在着一个明显的问题,那就是无论你如何根据封闭人口和开放人口推算,你也推不出与公布数相吻合的数据。
- 李若建刘骥老田李公明钟秀梅孙沛东刘民权王绍光冯筱才单世联林深靖吴重庆孙经先严九发周后唐张慧鹏
- 关键词:人口统计数据政治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