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作品数:824 被引量:3,009H指数:25
相关作者:张钧马瑞袁凌燕田恩庆尹剑春更多>>
相关机构: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上海体育学院运动科学学院东华大学体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639篇期刊文章
  • 115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55篇文化科学
  • 76篇医药卫生
  • 11篇经济管理
  • 9篇政治法律
  • 6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哲学宗教
  • 2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社会学
  • 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军事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411篇体育
  • 63篇教学
  • 53篇教育
  • 45篇课程
  • 42篇健身
  • 41篇学校体育
  • 40篇体育课
  • 37篇大学生
  • 37篇武术
  • 32篇高校
  • 27篇少年
  • 26篇青少年
  • 23篇体育教学
  • 23篇文化
  • 21篇健康
  • 20篇运动员
  • 19篇体育教师
  • 19篇体育教育
  • 18篇体育产业
  • 14篇体育服务

机构

  • 755篇上海师范大学
  • 85篇上海体育学院
  • 42篇华东师范大学
  • 23篇东华大学
  • 9篇复旦大学
  • 9篇红河学院
  • 7篇山东师范大学
  • 7篇复旦大学上海...
  • 7篇国家体育总局...
  • 6篇清华大学
  • 6篇上海对外经贸...
  • 6篇苏州大学
  • 6篇上海政法学院
  • 5篇上海杉达学院
  • 5篇武汉体育学院
  • 5篇扬州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华南师范大学
  • 4篇北京体育大学
  • 4篇重庆工商大学

作者

  • 49篇曹可强
  • 43篇沈建华
  • 30篇袁凌燕
  • 26篇蔡皓
  • 19篇陆遵义
  • 19篇时维金
  • 19篇俞琳
  • 18篇徐箐
  • 17篇卢昌亚
  • 16篇李合
  • 16篇高幕峰
  • 13篇舒盛芳
  • 13篇薛原
  • 13篇马瑞
  • 12篇潘国建
  • 12篇董纪文
  • 12篇王人卫
  • 11篇肖焕禹
  • 11篇张元梁
  • 11篇李伟民

传媒

  • 84篇体育科研
  • 45篇上海师范大学...
  • 42篇当代体育科技
  • 26篇上海体育学院...
  • 24篇体育学刊
  • 18篇现代基础教育...
  • 16篇中国运动医学...
  • 15篇体育科学
  • 15篇文体用品与科...
  • 12篇成都体育学院...
  • 12篇体育文化导刊
  • 12篇中国体育科技
  • 11篇中国学校卫生
  • 11篇天津体育学院...
  • 11篇广州体育学院...
  • 11篇沈阳体育学院...
  • 10篇山东体育学院...
  • 10篇武术研究
  • 10篇运动精品
  • 9篇北京体育大学...

年份

  • 1篇2024
  • 47篇2023
  • 47篇2022
  • 36篇2021
  • 52篇2020
  • 45篇2019
  • 37篇2018
  • 31篇2017
  • 45篇2016
  • 33篇2015
  • 45篇2014
  • 51篇2013
  • 21篇2012
  • 28篇2011
  • 25篇2010
  • 40篇2009
  • 27篇2008
  • 23篇2007
  • 15篇2006
  • 21篇2005
8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国家女子曲棍球队比赛负荷特征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为了解中国女子曲棍球比赛的运动负荷特征及运动员在场上的跑动位置和轨迹,应用GPSports Systems SPI 10运动监测系统及Polar团队心率表,对国家女子曲棍球队主力运动员26人备战2008年奥运会期间1~4月24场比赛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主要研究表明,我国优秀女曲运动员在场上比赛表现出明显的项目特征:高强度、高对抗,对各个位置运动员的体能要求都很高。由多种不同形式的运动方式穿插在一起组合而成,在场地上约15%的时间是间歇性短距离快跑形式(无氧代谢),约85%的时间是慢跑、走动或原地休息的运动形式(有氧代谢)。快速冲刺能力与国际高水平队存在一定差距。
袁凌燕闫琪
关键词:曲棍球女子运动员比赛负荷
论发展体育产业与增加社会就业的关系
研究目的: 失业现象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重大社会问题,在党中央号召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前提下,如何解救就业问题已成为当务之急。体育产业作为国家第三产业的组成部门,对社会、经济发展所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本文仅就体育产业对增加...
于美娜
关键词:体育产业社会就业劳动力
太极拳锻炼对个体疲劳的干预效果——基于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对太极拳锻炼干预个体疲劳的效果进行量化和概括,系统评价太极拳锻炼干预个体疲劳的有效性。方法对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中国科学期刊、万方、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数据库进行检索,时间跨度均从建库至2020年4月30日。采用RveMen5.3与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方法质量评估使用Cochrane风险偏倚工具。结果来源于20项研究共涉及1417名参与者满足了Meta分析的标准。与对照组相比,太极拳锻炼降低个体疲劳效果显著(SMD=-0.43,95%CI[-0.59,-0.27];p<0.00001)。亚组分析显示,太极拳锻炼具有降低癌因性(SMD=-0.38,95%CI[-0.63,-0.14];p<0.01)和关节炎所引起的相关性疲劳(SMD=-0.35,95%CI[-0.57,-0.12];p<0.01),其中,疲劳的下降与每周锻炼的频率及锻炼计划持续的时间呈正相关(p<0.01),太极拳锻炼每周大于5次,每次锻炼时间40~60min,持续周期大于3个月对降低疲劳效果最佳。结论太极拳锻炼可以作为降低个体疲劳的补充性疗法,效果有小到中等程度的影响,但还需要有更高研究质量的论文来中和研究设计、样本偏倚、盲法等方法学缺陷。
岳彩超陈翔尹剑春
关键词:META分析太极拳
高温高湿环境下高水平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运动热调节反应及补液干预的作用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探讨高水平古典式摔跤运动员在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的身体热调节反应以及补液干预对热调节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为8名男性高水平古典式摔跤运动员,运动员年龄16.1±2.3岁,最大摄氧量44.5±7.2ml/kg/min,训练年限3.8±1.7年。分别在常温常湿、高温高湿和高温高湿补液三种条件下进行运动,每一种条件试验间隔时间为10天,运动的强度都为70%VO2max。且在每次试验前后测试核心温度,试验过程中测试血乳酸、心率,试验后收集汗液测试电解质。结果:(1)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员机体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汗液离子浓度均显著高于常温常湿环境,运动持续时间显著低于常温常湿环境;(2)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通过补液,运动员机体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离子浓度均显著下降,运动持续时间显著升高。结论:高温高湿环境下,运动员的核心体温、血乳酸、心率等升高明显,汗液离子丢失明显,运动持续时间较短,运动能力受到较大影响。补液对减少高温高湿环境汗液离子丢失、维持运动能力具有较好的作用。
侯希贺王人卫吴卫兵李合盛泽田
关键词:高温高湿环境古典式摔跤运动员热调节补液
以街头健身推进全民健身的价值、困境与路径
2023年
本文运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对比分析法等方法,对街头健身的理论内涵进行界定,在以街头健身推进全民健身的背景下,对街头健身开展的价值、困境及路径进行分析。街头健身运动条件极为自由、受众群体广泛,但存在自身吸引力不足、缺乏专业人士指导、尚未形成理论体系、体育设施资源有待完善、群众参与基础薄弱等问题。据此提出了在全民健身中开展街头健身的路径:加大街头健身的推广;促进相关理论体系的完善;优化体育设施资源;在学校教育中推广自重健身。
彭逸哲谢晨
关键词:全民健身群众体育
排舞运动对特殊教育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实验研究
多项研究表明,体育运动有助于提高残疾人的适应能力,促进残疾人社会化,增强残疾人自信心,降低焦虑与抑郁。而排舞运动作为一个新兴体育项目,以其良好的教育功能在大中小学广泛推广,近年来也逐渐走进特殊教育学校的大门。本研究通过对...
沈张逸霏朱语涵
关键词:排舞运动心理健康
体育特色小镇历史演进与发展特征的国际经验及借鉴被引量:5
2020年
为加快推进我国体育特色小镇建设高质量发展,运用文献资料、案例分析和逻辑对比等研究方法,深入探讨国外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的历史演进和发展特征。研究认为:国外的体育特色小镇建设经历了探索起步、初步发展和快速发展三个阶段,目前可分为自然资源型、历史文化型、赛事活动型三大类型;其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区位选择、产业定位、治理方式、扶持政策、功能特性等五个方面。据此提炼出相关经验借鉴。
刘成徐思敏刘兰娟
关键词:历史演进
MSTN对肥胖、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机制以及运动对MSTN的调控
2023年
肌肉生长抑制素(myostatin,MSTN)除负性调控骨骼肌质量外,还在肥胖、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血清MSTN含量、骨骼肌MSTN水平显著增加,而降低MSTN表达水平或者抑制其活性可减少脂肪在体内的累积,延缓肥胖和糖尿病的发生发展。降低MSTN表达水平或活性延缓肥胖和糖尿病发生发展,除通过增加骨骼肌质量实现外,还可通过增加葡萄糖摄取,促进脂肪细胞发育、代谢和白色脂肪棕色化,提高瘦素敏感性,减轻炎症反应,以及提高线粒体功能等途径实现。运动也可显著降低肥胖和糖尿病患者的MSTN水平,这可能是运动减脂、改善胰岛素敏感性、预防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该文就MSTN对肥胖、糖尿病发生发展的影响和机制以及运动对其调控作一综述,这不仅为肥胖、糖尿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了新靶点,也为运动改善肥胖和糖尿病发生发展的机制提供了新视角。
何永付绍婷王晓慧
关键词:肌肉生长抑制素肥胖糖尿病
入职体育教师专业技能退化的原因及其提升的策略研究
以入职体育教师为研究对象。首先,通过文献资料法梳理入职体育教师专业技能的相关资料,了解入职体育教师发展的现状;其次,运用访谈法对13位入职体育教师和7位体育教研员进行访谈,了解入职体育教师专业技能退化的主客观原因和提高其...
范晓萍尹志华夏菊峰汪晓赞
关键词:教学质量
文献传递
补充葡萄糖或低聚糖对缓解动情周期抑制大鼠脂代谢紊乱的影响
<正>目的在不改变大鼠运动负荷、不使用药物干预的情况下,仅以补糖方式提供外源性可利用能量干预动情周期抑制大鼠,观察动情周期抑制大鼠脂代谢情况,探讨补糖对动情周期抑制大鼠脂代谢紊乱的缓解作用。方法 45只2月龄SD雌性大鼠...
李合王人卫赵璨刘晓丽洪润肖
共76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