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工程系

作品数:66 被引量:148H指数:7
相关作者:杨健吴粤北秦毅李斯心李嘉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上海交通大学电子信息与电气工程学院南京航空航天大学艺术学院音乐系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上海市科委重大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化科学电子电信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3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5篇艺术
  • 6篇文化科学
  • 5篇电子电信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学
  • 1篇理学

主题

  • 41篇音乐
  • 19篇表演
  • 12篇音乐表演
  • 7篇学科
  • 6篇电子音乐
  • 6篇子音
  • 5篇艺术
  • 5篇音乐创作
  • 4篇学术
  • 4篇音乐学
  • 4篇声音
  • 4篇提琴
  • 4篇可视化
  • 4篇可视化分析
  • 4篇乐学
  • 4篇表演研究
  • 3篇音乐教育
  • 3篇思维
  • 3篇听觉
  • 3篇人工智能

机构

  • 65篇上海音乐学院
  • 3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帝国理工学院
  • 1篇南京航空航天...
  • 1篇上海师范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 1篇南京艺术学院

作者

  • 25篇杨健
  • 10篇刘灏
  • 5篇秦毅
  • 4篇吴粤北
  • 3篇陈世哲
  • 3篇钱仁平
  • 3篇王旌阳
  • 3篇张潇
  • 3篇朱俊敏
  • 2篇陈明志
  • 2篇毛媚
  • 2篇李嘉
  • 1篇陈婷婷
  • 1篇陆平
  • 1篇李斯心
  • 1篇徐志博
  • 1篇黄莺
  • 1篇陈涛
  • 1篇俞泠
  • 1篇周东

传媒

  • 15篇人民音乐
  • 6篇中央音乐学院...
  • 5篇复旦学报(自...
  • 5篇音乐艺术(上...
  • 4篇乐府新声(沈...
  • 3篇音乐生活
  • 3篇音乐文化研究
  • 2篇振动与冲击
  • 2篇音乐探索
  • 2篇齐鲁艺苑(山...
  • 2篇南京艺术学院...
  • 2篇演艺科技
  • 1篇音乐创作
  • 1篇中国音乐学
  • 1篇乐器
  • 1篇北方音乐
  • 1篇中国音乐
  • 1篇电声技术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 1篇黄钟(武汉音...

年份

  • 5篇2024
  • 6篇2023
  • 6篇2022
  • 3篇2021
  • 11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8
  • 8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1篇2006
6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模极大值和尺度理论的音频降噪方法被引量:5
2009年
在数字化时代,音频的转录或录制都会引入噪音,但是历史音频保存和音频资料处理需要纯净的音频信号,因此音频降噪研究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介绍了二进小波和奇异性指数,并阐述了尺度跟踪和模极大值重构等理论,在M allat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小波滤波的音频降噪方法。该方法首先引入补偿因子削减二进小波变换对系数造成的影响,并计算带噪音频的小波系数和模极大值;然后基于信号和噪声奇异指数不同的特点,结合阈值降噪和尺度跟踪理论,采用层间相关搜索去除噪声的模极大值;最后利用交替投影算法,重建音频信号。用该方法处理带c lick和h iss噪声的音频信号,跟小波阈值方法和小波包方法相比,能达到较好的听觉效果和信噪比。同时观察信号的波形图及模极大值演示图,发现该方法都表现出优异的降噪效果。
朱俊敏张潇王旌阳吴粤北
关键词:小波变换模极大值
应用音乐音响结构态解析——以时间、空间、色彩变化及听觉受众体反应展开刍议
2017年
四维空间延伸概念在3D电影《阿凡达》问世之后,舞台整体的立体化思维模式越来越被专家们关注,该技法的发展正在不断运用到电影中,3D的影像,音乐营造的四维空间理论慢慢形成电影不可分割以及发展的目标。
刘灏
关键词:音响结构音乐
模式化思维与人机互动交互式遗传算法作曲
2014年
数学原理向来对西方音乐有着悠久的历史性影响。不管是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或是随着科技不断发展而涌现出来的宇宙学家与计算机学家,在观念里都一定程度上受到着“整个宇宙即是和谐和数”的观念的影响,诸如翰尼斯·开普勒、伽利略、莱昂哈德·欧拉、让·巴普蒂斯·约瑟夫·傅立叶、哈代等人都潜心研究过音乐与数学的关系。
刘灏
关键词:算法作曲人机互动毕达哥拉斯学派思维西方音乐
纪实录像歌剧《三不思议》的影音设计
2011年
分析纪实录像歌剧《三不思议》的影音技术特点,及其艺术设计与综合应用。
陈明志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
基于频谱分析的单声道音频信号分离技术——修复版《天书奇谭》音乐与对白分离、声音创作历程
2020年
声音修复是电影修复的重要环节,本文讨论了《天书奇谭》的艺术价值,介绍了一般的声音修复方案,进而提出将音乐与对白分离的全新修复方案。为了实现全新的修复方案,让老电影再放光彩,团队引入了单声道音频信号分离技术,该技术是歌声分离技术中的难点。本文重点探讨基于频谱分析的单声道音频信号分离技术在修复版《天书奇谭》中的实践应用。
王晓俊黄飞龙
生态声音互动装置在校园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以上海音乐学院为例被引量:7
2010年
以上海音乐学院生态声音互动装置为例,介绍将自然声音效果与景观设计融为一体的设计思路、预期效果及实施过程。
陈明志
关键词:景观设计
虚拟管弦乐器的应用与未来发展被引量:2
2014年
引言 计算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它的出现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它的出现给音乐创作带来了无限的可能。而在这个时代,音乐制作技术的出现并随着科技的进步而突飞猛进地发展,基于计算机的虚拟音色制作技术的重要性被日益凸显出来,而虚拟管弦乐技术则给管弦乐创作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所谓虚拟管弦乐器就是基于模仿真实管弦乐乐器的声音,通过数字采样回放技术,使用电子设备或计算机进行制作出来的虚拟管弦乐器。随着当今科技的飞速发展,电脑音乐制作技术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虚拟管弦乐器的产生对众多作曲家音乐制作者来说是个福音。
秦诗乐
关键词:弦乐器电脑音乐制作技术音乐创作计算机管弦乐
维也纳圆舞曲的音乐表演风格--以小约翰·施特劳斯《蓝色多瑙河》为例
2021年
引言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Ⅱ,1825—1899)的《蓝色多瑙河》("An der sch?nen,blauen Donau",Op.314)可能是有史以来最著名的维也纳圆舞曲,被誉为奥地利的"第二国歌"。作为维也纳新年音乐会(Vienna New Year’s Concert,本文缩写为VNYC)的两首固定加演曲目之一,《蓝色多瑙河》每年通过电视与网络转播为全球乐迷所熟知,同时也成为了世界各地新年音乐会的常演曲目。
杨健
关键词:约翰·施特劳斯圆舞曲表演风格新年音乐会国歌
作曲家的洞见——结构诗学审美性的内涵与外延
2012年
《结构诗学》贾达群著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本文主要结合贾达群教授《结构诗学——关于音乐结构若干问题的讨论》中的重要观点,阐述作曲专业研究者的体会与认识,作者就结构观念在音乐与其他艺术中的表现、结构诗学在作曲技术力量与音乐学研究中的启示展开刍议。
刘灏
关键词:音乐结构作曲家诗学音乐学研究
基于Max/MSP的中国古代乐律计算及可听化平台搭建
2024年
对于传统的音乐学研究而言,中国历代乐律的系统性阐释藏于晦涩的古代史料文献;历朝历代的乐律系统均涉及艰深的数理计算。本文基于Max/MSP交互式编程语言与开发环境,探讨运用音乐科技手段初步搭建“中国古代乐律计算及可听化平台”的方法,从而促使抽象乐律知识的交互展示和体验变得简便。平台适用于教学、科普等多种场景,并探索特殊音乐数据与声音处理新方法。平台以跨学科视角探索古代乐律创新性呈现与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创造性发展。
翁若伦贾云皓逢居源陈铭轩秦毅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