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

作品数:5,960 被引量:20,801H指数:48
相关作者:杨在宾刘思当刁有祥杨维仁常维山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扬州大学兽医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947篇期刊文章
  • 93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145篇农业科学
  • 322篇生物学
  • 220篇医药卫生
  • 125篇文化科学
  • 95篇轻工技术与工...
  • 69篇经济管理
  • 38篇环境科学与工...
  • 34篇化学工程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3篇理学
  • 8篇机械工程
  • 7篇建筑科学
  • 6篇天文地球
  • 5篇哲学宗教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电子电信
  • 5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电气工程
  • 2篇水利工程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08篇病毒
  • 564篇免疫
  • 416篇饲料
  • 372篇杆菌
  • 334篇基因
  • 293篇动物
  • 290篇营养
  • 285篇传染
  • 277篇奶牛
  • 232篇细胞
  • 220篇传染性
  • 202篇肉鸡
  • 195篇蛋白
  • 186篇日粮
  • 179篇养殖
  • 173篇疫苗
  • 167篇山羊
  • 149篇添加剂
  • 142篇仔猪
  • 139篇饲养

机构

  • 5,888篇山东农业大学
  • 330篇山东省农业科...
  • 134篇中国农业大学
  • 84篇中国农业科学...
  • 76篇扬州大学
  • 64篇泰山医学院
  • 61篇青岛农业大学
  • 56篇山东省动物疫...
  • 48篇中国兽医药品...
  • 39篇山东省畜禽疫...
  • 3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3篇中国动物卫生...
  • 29篇长清区畜牧局
  • 27篇山东省滨州畜...
  • 27篇安丘市畜牧局
  • 26篇聊城大学
  • 22篇中国农业科学...
  • 20篇浙江省农业科...
  • 20篇泰安市畜牧局
  • 19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347篇杨在宾
  • 296篇杨维仁
  • 274篇崔治中
  • 251篇刘思当
  • 241篇刁有祥
  • 236篇朱瑞良
  • 201篇姜淑贞
  • 175篇柴同杰
  • 165篇李福昌
  • 155篇牛钟相
  • 154篇常维山
  • 153篇曾勇庆
  • 145篇张桂国
  • 140篇崔言顺
  • 140篇王慧
  • 137篇胥保华
  • 136篇林海
  • 126篇赵宏坤
  • 123篇冀贞阳
  • 122篇宋志刚

传媒

  • 527篇山东畜牧兽医
  • 319篇中国兽医学报
  • 252篇动物营养学报
  • 197篇畜牧兽医学报
  • 139篇山东农业大学...
  • 129篇中国家禽
  • 126篇中国兽医杂志
  • 122篇中国饲料添加...
  • 112篇中国预防兽医...
  • 101篇猪业科学
  • 87篇中国畜牧兽医
  • 86篇家畜生态学报
  • 81篇中国畜牧杂志
  • 77篇动物医学进展
  • 66篇家禽科学
  • 63篇中国禽业导刊
  • 61篇畜牧与兽医
  • 60篇农业知识
  • 56篇黑龙江畜牧兽...
  • 56篇中国动物检疫

年份

  • 15篇2024
  • 130篇2023
  • 111篇2022
  • 112篇2021
  • 128篇2020
  • 124篇2019
  • 203篇2018
  • 269篇2017
  • 234篇2016
  • 231篇2015
  • 248篇2014
  • 318篇2013
  • 250篇2012
  • 359篇2011
  • 295篇2010
  • 241篇2009
  • 304篇2008
  • 264篇2007
  • 407篇2006
  • 353篇2005
5,96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蜜蜂白垩病及其综合防治措施
2001年
白垩病又名"石灰子病"、"石灰质病":它是当前养蜂生产上危害严重的一种顽固性传染病。1991年以来,在我国暴发流行。 1.病原。是由蜂球囊菌引起,主要通过孢囊孢子和子囊孢子传播。蜂球囊菌子囊孢子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菌丝需氧生长,两性异体,蜂球囊菌孢子抗逆性很强,在自然界中保存15年以上,仍具有感染力。
王桂芝娄德龙
关键词:白垩病子囊孢子流蜜期子脾雄蜂幼虫
人工负离子对鸡舍空气环境净化作用研究被引量:4
2017年
现代集约化、规模化畜牧生产存在舍内空气质量恶化问题,粉尘、有害气体及微生物蓄积,进而影响畜、禽健康和生产。笔者在舍内加装人工负离子发生装置,研究空气负离子对鸡舍中需氧菌总数、粉尘含量和氨气浓度的影响,探讨其在鸡舍空气净化中的应用。采用两栋完全相同的鸡舍,通过2个试验研究人工负离子对鸡舍空气环境的改善效果及有效作用时间。试验1,加装人工负离子发生装置鸡舍为试验组,无负离子发生装置鸡舍为对照组,在不同时间点采样测定;试验2,分别设置不同负离子发生功率,在负离子发生前、发生时及发生后不同时间采样测定。结果表明,在该试验条件下,人工负离子能显著降低鸡舍内需氧菌总数和粉尘含量(P<0.05),而且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P<0.05),0.5μm以下粉尘含量不受负离子处理时间的影响(P>0.05),1.0μm及以上粉尘含量随处理时间的延长明显降低(P<0.01),空气负离子对鸡舍内氨气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相对于低发生功率(32 W),43 W发生功率下空气负离子对鸡舍内粉尘和需氧菌清除效率更高,开启负离子发生装置30min后,可保持鸡舍内需氧菌总数30min和粉尘含量60min内处于明显降低状态(P<0.05)。结果提示,空气负离子可用于改善鸡舍空气环境质量,有利于畜、禽健康生产。
焦洪超孙利崔灿侯学超林海
关键词:负离子鸡舍
多重PCR对禽分枝杆菌亚种鉴定的初步应用被引量:2
2017年
为建立禽分枝杆菌多重PCR鉴定方法,根据国外报道的诊断方法设计4对特异性引物,选用我国禽结核参考菌株(CVCC 68201)基因组DNA为模板,优化了退火温度,测定了DNA最小检测量,并进行了特异性检验。采用优化好的多重PCR体系,对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保存的禽分枝杆菌标准菌株进行检测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禽结核参考菌株(CVCC 68201)能很好的扩增出577 bp(IS901基因片段)、385 bp(IS1245基因片段)和140 bp(dna J基因片段)三条目的条带,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为0.38 ng/μL,目的条带在退火温度50℃~62℃之间均能得到有效扩增。对23株禽分枝杆菌菌株检测,并设立牛分枝杆菌作为阴性对照,最终将禽分枝杆菌菌株分为三大类:禽亚种/森林土壤亚种、副结核亚种、人猪亚种,与国家兽医微生物菌种保藏中心的分类结果相比不仅一致且更加详尽而有临床意义。因此,基于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的多重PCR方法可以对禽分枝杆菌亚型进行快速鉴定并对禽结核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张阁彭永刘国权蒋卉冯宇朱良全丁家波
关键词:亚型鉴定多重PCR
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在动物营养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微量元素是动物体的营养要素之一.在动物体及饲料中含量虽少,但对于畜禽、水产生物的生长和健康却关系重大.过去的50年间,微量元素营养经历了无机盐类添加剂、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和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三个发展阶段.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作为第三代微量元素添加剂,它克服了无机盐形式和简单有机盐形式的微量元素添加剂的混合不均匀、易氧化、易吸潮、动物吸收率低等缺点,具有抵抗干扰、缓解矿物质之间的拮抗竞争的作用,并具有良好的生物化学稳定性、易被消化吸收、生物学效价高等特点,大大提高了微量元素的利用率.
王爱娜杨在宾周连明
关键词:氨基酸微量元素螯合物动物营养水平
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中国分离株HA9901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测定与分析被引量:11
2005年
以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REV)中国分离株HA9901感染的鸡胚成纤维细胞(CEF)基因组DNA作为其前病毒基因组模板,根据已发表序列设计合成6对引物,经PCR扩增出6段连续的、相互部分重叠的DNA片段和闭合环形前病毒两末端LTR的连接区段,并分别连入T载体进行克隆、测序.用DNAstar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剪辑和拼接,完成了REV第一个中国分离株HA9901前病毒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在从截然不同的地区、不同年份、不同禽类分离到的毒株中,将该序列与另两个毒株已完成的全基因组序列的比较表明,REV的整个基因组相对保守,各毒株间对应基因的同源性都在92%以上.其中,从我国鸡体分离到的野毒株HA9901与美国鸡源分离株FA在整个基因组上的同源性均显著高于美国的鸭源SNV株.
王玉崔治中姜世金
关键词: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病毒同源性比较网状内皮组织增生症中国分离株病毒基因组鸡胚成纤维细胞
幼犬吞食“碎骨”过多引起胃扩张的诊治被引量:1
2008年
随着人们喜食猪蹄、凤爪、凤翅、鸡颈、鸭颈的普及,及对宠物犬的溺爱无度,近几年幼犬吞食“圆滑小碎骨”过多引起的胃扩张已成多发病。此病必须及时治疗,否则,预后不良。
冀贞阳
关键词:胃扩张吞食幼犬诊治宠物犬多发病
兽医临床诊断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被引量:14
2009年
根据兽医临床诊断学实践性强的特点,加强理论联系实际,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入手,对兽医临床诊断学的实验内容和实验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利用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取得了较好的实验教学效果。
杨笃宝雷留真王振勇秦孜娟谢之景崔言顺
关键词:实验教学教学改革
科学配伍提高中西药物合用效果
2002年
1使君子或苦栋根皮与枸橼酸哌嗪合用 治疗猪蛔虫病,使君子或苦栋根皮麻痹蛔虫头部,枸橼酸哌嗪麻痹蛔虫肌肉,双方协同,可高度发挥驱杀蛔虫效果.
冀贞阳
关键词:畜病兽药中西药物合用
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油工艺参数的研究被引量:5
2018年
为研究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油的最佳工艺参数。以八角茴香果实为原料,选取八角粉碎粒度、浸泡时间、料液比和蒸馏时间进行4因素3水平的正交试验,比较各因素各水平下八角茴香油的提取率,测定茴香油中反式茴香脑含量,计算提取量。研究结果表明影响八角茴香油提取率的主次因素为:蒸馏时间>粉碎粒度>料液比>浸泡时间,且不同粉碎粒度、料液比和蒸馏时间对八角茴香油提取率的影响差异显著(P <0.05)。影响八角茴香油中反式茴香脑含量的主次因素为:蒸馏时间>粉碎粒度>料液比>浸泡时间,不同的蒸馏时间极显著(P <0. 01)影响八角茴香油中反式茴香脑含量。粉碎粒度和蒸馏时间对八角茴香油提取量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不同的浸泡时间和料液比对八角茴香油提取量无显著影响(P>0. 05)。以提取率和提取量为参数,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八角茴香油的最佳提取条件为:八角粉碎粒度40目,浸泡32 h,料液比1:10,蒸馏3 h。粉碎粒度、浸泡时间、料液比和蒸馏时间均不同程度地影响八角茴香油的提取率、反式茴香脑含量和提取量。
于彩云穆阿丽杨在宾姜淑贞
关键词:八角茴香油水蒸气蒸馏法正交试验工艺参数提取率
两种动物胆汁酸对热应激小鼠肝脏和空肠保护效果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23年
【目的】比较猪胆汁酸与羊胆汁酸对热应激小鼠肝脏以及空肠的保护效果。【方法】试验选取40只7周龄BALB/c健康雄性小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MOCK组)、热应激组(HS组)、热应激-猪胆汁酸组(PBAs组)、热应激-羊胆汁酸组(SBAs组)。试验前7 d,MOCK、HS组小鼠饲喂基础饲粮,PBAs、SBAs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400 mg/kg猪、羊胆汁酸。于试验第8天时,MOCK组小鼠室温放置,其余3组小鼠置于36~38℃、相对湿度60%培养箱中2 h,采集小鼠血液、肝脏和空肠组织,HE染色观察空肠组织病理变化。利用ELISA法检测血清中尿素氮(BUN)含量、碱性磷酸酶(AKP)、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活性及肝脏和空肠组织中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肝脏和空肠中热休克蛋白60(HSP60)、HSP 70及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IL-10基因mRNA表达量。【结果】与MOCK组相比,HS组空肠绒毛高度极显著下降(P<0.01),隐窝深度显著增加(P<0.05);血清ALT活性、肝脏和空肠组织SOD活性均显著降低(P<0.05);肝脏和空肠组织HSP 60、HSP 70基因相对表达量极显著升高(P<0.01)。与HS组相比,PBAs、SBAs组空肠绒毛高度、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比值(V/C)均极显著升高(P<0.01);SBAs组血清ALT活性、空肠组织SOD活性显著或极显著升高(P<0.05;P<0.01);PBAs、SBAs组肝脏组织MDA和GSH含量、HSP 60和HSP 70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降低(P<0.01),IL-1β、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均极显著升高(P<0.01)。另外,SBAs组肝脏、空肠组织HSP 60基因的相对表达量极显著或显著低于PBAs组(P<0.01;P<0.05),肝脏组织IL-1β、TNF-α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高于PBAs组(P<0.05)。【结论】在热应激条件下,饲粮中添加羊胆汁酸对于提高小鼠血清ALT活性,提高肝脏和空肠组织抗氧化能力、降低热休克蛋白表达以及修复�
李宁蒋昀轩刘德凤闫国宁申明月张树宇黄博涵贾宝玉徐力魏凯
关键词:热应激胆汁酸
共58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