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4,325 被引量:14,840H指数:42
相关作者:张隐西印杰任吉存张勇王仕峰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华东理工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吉林大学化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681篇期刊文章
  • 1,617篇会议论文
  • 10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524篇理学
  • 1,473篇化学工程
  • 495篇一般工业技术
  • 446篇电气工程
  • 124篇医药卫生
  • 88篇文化科学
  • 82篇石油与天然气...
  • 82篇交通运输工程
  • 76篇机械工程
  • 71篇电子电信
  • 64篇环境科学与工...
  • 59篇生物学
  • 59篇轻工技术与工...
  • 39篇金属学及工艺
  • 3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9篇农业科学
  • 17篇建筑科学
  • 11篇动力工程及工...
  • 7篇经济管理
  • 5篇冶金工程

主题

  • 396篇电池
  • 362篇分子
  • 314篇乙烯
  • 305篇纳米
  • 281篇离子
  • 280篇催化
  • 245篇丙烯
  • 224篇复合材料
  • 224篇复合材
  • 215篇橡胶
  • 213篇改性
  • 182篇共聚
  • 162篇树脂
  • 156篇共混
  • 145篇共聚物
  • 131篇动力学
  • 131篇离子电池
  • 131篇丙烯酸
  • 129篇锂离子
  • 114篇亚胺

机构

  • 4,308篇上海交通大学
  • 93篇中国科学院
  • 65篇华东理工大学
  • 35篇同济大学
  • 29篇山东理工大学
  • 29篇中国石油天然...
  • 28篇上海应用技术...
  • 25篇复旦大学
  • 24篇中国石化集团
  • 23篇吉林大学
  • 22篇中国石油
  • 21篇浙江大学
  • 21篇中国科学技术...
  • 20篇青岛科技大学
  • 20篇上海大学
  • 18篇中国石油化工...
  • 17篇上海氯碱化工...
  • 16篇华东师范大学
  • 15篇中国人民解放...
  • 15篇中国科学院上...

作者

  • 293篇张隐西
  • 210篇马紫峰
  • 203篇张勇
  • 192篇周持兴
  • 185篇颜德岳
  • 140篇孙淮
  • 133篇任吉存
  • 123篇唐小真
  • 123篇王仕峰
  • 121篇王新灵
  • 114篇张勇
  • 105篇俞炜
  • 105篇印杰
  • 105篇杨军
  • 95篇路庆华
  • 94篇江平开
  • 94篇任天辉
  • 93篇黄德音
  • 92篇张万斌
  • 83篇王久林

传媒

  • 128篇高分子材料科...
  • 11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13篇合成橡胶工业
  • 99篇功能高分子学...
  • 95篇中国塑料
  • 88篇高等学校化学...
  • 74篇高分子学报
  • 71篇有机化学
  • 63篇化学学报
  • 56篇工程塑料应用
  • 48篇橡胶工业
  • 48篇电源技术
  • 48篇物理化学学报
  • 45篇塑料工业
  • 41篇实验室研究与...
  • 39篇化工新型材料
  • 36篇化学进展
  • 34篇特种橡胶制品
  • 34篇化工进展
  • 33篇石油沥青

年份

  • 1篇2024
  • 69篇2023
  • 83篇2022
  • 93篇2021
  • 78篇2020
  • 101篇2019
  • 128篇2018
  • 97篇2017
  • 208篇2016
  • 142篇2015
  • 177篇2014
  • 230篇2013
  • 178篇2012
  • 242篇2011
  • 220篇2010
  • 245篇2009
  • 191篇2008
  • 230篇2007
  • 224篇2006
  • 223篇2005
4,3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三(三甲基硅烷)硼酸酯添加剂提高锂离子电池循环性能的研究
蔡志军刘彦博李磊
通过自由能计算预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临界胶束浓度
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ization Concentration,CMC)是指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水溶液中浓度达到一定程度从而发生聚集形成胶束时的临界浓度。CMC本身作为刻画表面活性剂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沈喆孙淮
关键词:表面活性剂自由能临界胶束浓度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Ru/C催化剂用于葡萄糖加氢制山梨醇被引量:2
2014年
研究了液相还原法将纳米Ru负载于活性炭载体上,将制备的Ru(5%)/C催化剂在葡萄糖加氢反应中进行测试。考察了活性炭预处理、负载及还原顺序和稳定剂对用拟一级反应速率常数kM表示的反应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活性炭载体经过氧化处理,Ru前驱体先负载后还原,且加入适当稳定剂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性能最好。用XRD和TEM对还原后的Ru/C催化剂进行了表征,证明钌处于高分散零价态,平均粒径<1 nm。这种高分散Ru/C催化剂比同类商用催化剂的活性高了15%左右。
高婷婷江志东
关键词:液相还原葡萄糖加氢稳定剂
全光极化聚合物薄膜中染料分子取向的模型被引量:2
2001年
对光极化后偶氮染料聚合物薄膜中染料分子的取向方式进行了研究 ,指出当写入光 (基频与其倍频光 )为线偏振且偏振方向互相平行时 ,极化薄膜中多数染料分子沿垂直写入光偏振的方向作轴向排列 ,而少数分子沿平行于写入光偏振的方向作极性排列 ,但只有后者对薄膜的宏观二阶非线性有贡献。
钟晓霞虞秀琴李劬罗售余陈英礼隋郁印杰
关键词:全光极化二阶非线性
3D打印光敏树脂中的二氧化钛颜料抗沉降性能研究被引量:1
2016年
二氧化钛颜料是3D打印光敏树脂中的主要功能助剂之一,基于二氧化钛颜料的易沉降特点,通过观察测量二氧化钛颗粒在溶液中的沉降高度(H)来表征二氧化钛颗粒的分散稳定程度,考察了分散剂的不同类型、分散剂的不同浓度以及不同类型的二氧化钛对二氧化钛颗粒的分散效果的影响,得到了最佳分散条件,并就BYK190对二氧化钛的超分散机理进行了探讨。
王燕吴纯黄硕羲孟庆华
关键词:沉降二氧化钛光敏树脂3D打印
碳纤维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4
2017年
采用氨基硅烷偶联剂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并以改性前后的碳纤维分别作为增强纤维,以尼龙66(PA66)树脂作为基体制成复合材料。采用X-射线衍射(XPS)、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动态机械性能分析(DMA)、力学性能测试等手段对复合材料界面的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碳纤维表面改性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碳纤维改性后表面活性官能团数增加,O—C=O和C=O的含量分别增加了95.24%和508.45%;碳纤维表面粗糙度增加,且与热塑性PA66树脂之间的结合强度显著增强;同时,改性后复合材料的的力学性能提升,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分别提升了30 MPa和424 MPa,冲击强度提高了6 MPa,储能模量显著增加,玻璃化转变温度提高约5℃。
张雪刘媛杨斌王新灵
关键词:碳纤维表面改性热塑性复合材料
聚氨酯水分散体合成用原材料选择被引量:2
1998年
通过考察树脂水分散性、耐水性及力学性能等方面的特征,讨论了聚氨酯水分散体合成时原材料的选择.研究表明,合成中使用的聚酯二醇分子量(Mn)大小、合成预聚体时原材料的-NCO与-OH物质的量之比值(-NCO/-OH)、树脂中羰基含量、预聚体中-NCO与扩链剂中-NH2物质的量之比值(-NCO/-NH2)、中和度对聚氨酯水分散体及胶膜性能具有很重要的影响.
李芝华李国莱尹志民谢佑卿谢佑卿
关键词:聚氨酯水分散液胶膜
55% 铝-锌-1.6% 硅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被引量:17
1998年
在盐雾试验(NSS、ASS)、曝气试验、浸泡试验和缝隙腐蚀试验的基础上,通过与锌镀层和铝镀层的对比,研究了55%Al-Zn-1.6%Si合金镀层的耐蚀性能.镀层中富锌相的存在,导致缝隙腐蚀中的自催化酸化闭塞电池难以形成,因而该镀层的耐缝隙腐蚀性能优于铝镀层;在其他试验条件下,由于镀层表面富铝相占较大面积,使得镀层的耐蚀性高于锌镀层,接近于铝镀层.钝化处理后各镀层耐蚀性均有显著提高.
张洪斌
关键词:铝锌合金镀层耐蚀性盐雾试验
分子模拟预测含配位键不饱和Cu的有机骨架(MOFs)材料的储氢性能被引量:5
2011年
根据RI-UMP2方法、TZVPP基组和BSSE校正计算得到的能量数据,推导了描述氢分子与含有不饱和配位键的Cu的金属羧酸配合物相互作用的分子力学力场.用巨正则系综蒙特卡洛模拟(GCMC)计算了氢在含四方形配位Cu的有机骨架(MOFs)材料上的吸附等温线.通过对比Cu-BTC的实验吸附数据发现,虽然理论预测含有四方形配位Cu的MOFs具有比含有四面体配位Zn的MOFs与氢分子更强的相互作用,但实验合成结果未能反映这一区别.以现有的Cu-BTC实验数据为参照消除理论计算和实验测定的系统偏差,预测了3种含有四方形配位Cu的MOFs材料的储氢能力.
王琳孙迎新苗延霖孙淮
关键词:储氢金属有机骨架材料从头算
排水路面用高粘度改性沥青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32
2012年
在综述国内外排水路面及其用胶结料概况基础上,重点介绍了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国内外使用状况,从沥青和改性剂的选择要点、性能评价和标准等方面进行了阐述。比较了直接投放式高粘度沥青改性剂和成品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差别,展望了将来高粘度改性沥青的发展及应用趋势。
王仕峰马庆丰李剑新
关键词:排水路面高粘度改性沥青耐久性
共4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