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温州医学院药学院

作品数:927 被引量:3,522H指数:22
相关作者:林丹李校坤董建勇周红宇朱桐君更多>>
相关机构: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河南科技大学医学院吉林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生物反应器与药物开发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温州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文化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57篇期刊文章
  • 146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69篇医药卫生
  • 97篇理学
  • 44篇生物学
  • 31篇文化科学
  • 23篇农业科学
  • 16篇轻工技术与工...
  • 15篇化学工程
  • 8篇环境科学与工...
  • 7篇经济管理
  • 4篇哲学宗教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2篇政治法律
  • 2篇语言文字
  • 1篇建筑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15篇色谱
  • 106篇相色谱
  • 97篇细胞
  • 89篇高效液相
  • 86篇液相色谱
  • 81篇高效液相色谱
  • 70篇色谱法
  • 64篇高效液相色谱...
  • 62篇液相色谱法
  • 52篇活性
  • 48篇小鼠
  • 45篇药物
  • 36篇莪术
  • 35篇蛋白
  • 33篇教学
  • 31篇细胞生长因子
  • 29篇液相
  • 28篇细胞生长
  • 27篇用药
  • 24篇药理

机构

  • 906篇温州医学院
  • 138篇温州医学院附...
  • 82篇温州医学院附...
  • 35篇吉林农业大学
  • 24篇浙江大学
  • 20篇暨南大学
  • 20篇河南科技大学
  • 15篇浙江中医药大...
  • 15篇温州医学院附...
  • 13篇南京理工大学
  • 13篇温州市第三人...
  • 12篇北京大学
  • 12篇吉林大学
  • 9篇华中师范大学
  • 8篇浙江科技学院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8篇温州市第二人...
  • 8篇温州医学院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6篇杭州医学院

作者

  • 125篇李校堃
  • 79篇胡国新
  • 41篇叶发青
  • 38篇林观样
  • 38篇傅红兴
  • 37篇潘晓军
  • 32篇仇佩虹
  • 28篇潘建春
  • 25篇蔡进章
  • 24篇黄可新
  • 23篇王贤亲
  • 22篇邱相君
  • 20篇王朝杰
  • 20篇向铮
  • 19篇郭平
  • 19篇杨小凤
  • 19篇董建勇
  • 18篇卢中秋
  • 18篇陈素红
  • 18篇刘剑敏

传媒

  • 82篇温州医学院学...
  • 37篇海峡药学
  • 25篇医药导报
  • 23篇中国临床药学...
  • 20篇中国药学杂志
  • 20篇广东微量元素...
  • 17篇中国中药杂志
  • 15篇药物分析杂志
  • 13篇光谱实验室
  • 13篇中国现代应用...
  • 13篇中华中医药学...
  • 11篇药物生物技术
  • 1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0篇中国病理生理...
  • 10篇中国药业
  • 9篇中国药理学通...
  • 9篇分析试验室
  • 9篇中药材
  • 9篇吉林大学学报...
  • 8篇浙江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3篇2015
  • 9篇2014
  • 97篇2013
  • 117篇2012
  • 125篇2011
  • 108篇2010
  • 108篇2009
  • 84篇2008
  • 101篇2007
  • 77篇2006
  • 45篇2005
  • 25篇2004
  • 5篇2003
  • 1篇2002
9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生姜中二苯庚烷类化合物的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研究被引量:9
2009年
目的:研究生姜中二苯庚烷类化合物(1~5)的抗氧化和细胞毒活性。方法:采用吸光度测试法检测化合物于50 mg.L–1清除超氧阴离子的效果,同法检测化合物(1~5)清除1,1-二苯基苦基苯肼(DPPH)自由基之半数清除浓度(IC50),用MDA检测法检查化合物于100 mg.L–1浓度下抑制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的能力,以及用MTT法研究化合物抑制过氧化氢(H2O2)诱导的大鼠肾上腺嗜铬瘤细胞(PC12)损伤的活性,并采用MTT法检测化合物对人慢性髓源性白血病细胞株(K562)及其阿霉素耐药株(K562/ADR)的细胞毒活性(IC50)。结果:化合物1~5对DPPH自由基有较好的清除作用,化合物5的清除作用最强,IC50(22.6±2.4)μmol.L-1;化合物1,3和4有抑制大鼠脑匀浆脂质过氧化作用,100 mg.L–1其抑制率分别为(66.3±15.4)%,(68.7±15.8)%,(72.2±10.6)%;化合物1,3和4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有明显的保护作用,且呈量效关系;化合物3对K562及其阿霉素耐药株(K562/ADR)体外增殖有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34.9±0.6),(50.6...
杨雷香周长新黄可新宋丽艳郑群雄于荣敏张荣平伍义行曾苏郑汉其赵昱李校瞿佳
关键词:生姜超氧阴离子抗脂质过氧化细胞毒
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疗效及预后分析被引量:24
2013年
目的探讨药物保守治疗异位妊娠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对就诊的94例异位妊娠患者分别采用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保守治疗(观察组,n=47)和单用甲氨蝶呤保守治疗(对照组,n=47),随访1年,比较两组治疗后持续性异位妊娠、输卵管通畅情况及治疗后1年内再次妊娠结局。结果观察组的临床疗效、输卵管通畅程度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内对两组的再次妊娠结局进行比较,观察组的宫内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7,P<0.05)。结论甲氨蝶呤联合米非司酮用于异位妊娠保守治疗的成功率高,且副作用小,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守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徐虹徐瑞双黄冰冰宋艳萍
关键词:甲氨蝶呤米非司酮保守治疗异位妊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检测人血浆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建立人血浆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方法:高效液相色谱仪为Agilent 1100系列;血浆碱化后经乙酸乙酯萃取浓缩,以ZORBAX Eclipse XDB-C18(4.6 mm×150 mm,5μm,Agilent,USA)为色谱柱;以乙腈∶0.02 mol.L-1 KH2PO4(16∶84,V/V)为流动相,流速为1.0 ml.min-1;检测波长为210 nm;内标为布比卡因。结果: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浓度在0.05~10 mg.L-1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最低检测限为0.05 mg.L-1;两种药物高、中、低3个浓度的平均相对回收率分别为(99.79±2.94)%和(100.32±2.95)%;平均绝对回收率分别为(68.36±4.63)%和(70.87±4.88)%;日内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0.86±0.43)%和(1.36±0.77)%,日间精密度变异系数分别为(2.07±1.45)%和(1.43±0.23)%.结论:本方法快速、简便、灵敏、准确可靠,适用于血浆利多卡因和罗哌卡因的同时测定及其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陈丽梅徐旭仲刘乐王权光胡国新
关键词:利多卡因罗哌卡因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人血浆药代动力学
浙产■木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测定被引量:2
2011年
建立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浙产■木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含量的方法。采用Eclipse XDB-C18柱;柱温:25℃;流动相为乙腈-0.4%磷酸水溶液(35∶65,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60nm。结果表明,槲皮素、山奈酚在1—100ng/μL的范围内均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槲皮素=0.9998,r山奈酚=0.9999)。该法操作简单、准确,重复性好,可用于控制■木叶的质量。
胡小玲陈月桃张锦晶潘晓军
关键词:木叶槲皮素山奈酚高效液相色谱法
衢州柑桔果酒生产工艺的研究被引量:13
2010年
以柑桔汁为主要原料,葡萄酒活性干酵母为酿造菌种,研制发酵型果酒。通过研究经正交设计获得最佳发酵工艺条件为接种量0.8g/L、可溶性固形物16°Bx(加蔗糖)、26℃、pH3.6、乙醇8.5%~8.9%(v/v)、还原糖1.804g/L、总氮3.25g/L、总干浸出物46.0g/L、总酸0.8g/L、总SO2浓度72mg/L、pH3.5、游离SO2浓度36mg/L、甲醇0.8mg/L、VC0.1386g/L、透光率100%。酿造出的柑桔果酒色泽金黄、清亮透明,有独特的柑桔果香,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标准,适合扩大生产。
袁辉白云凤陈青青
关键词:柑桔果酒发酵乙醇
超声微泡靶向递送aFGF对糖尿病心肌病的治疗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正>目的:观察超声微泡靶向递送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SonoVue-aFGF)对糖尿病心肌病(DCM)大鼠左室舒缩功能的保护作用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24只健康雄性SD大鼠通过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建立DCM模型,再随...
田新桥茹翱赵应征李剑敏郑磊金可可张超
文献传递
发扬佛教农业建设 夯实“农禅并重”基础
本文从"农禅并重"的历史形成及发展中,提出了佛教农业的概念、类型及创建模式,为寺院经济良性发展提供了具体的实现方式,为佛教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提供了具体途径。
姜程曦董召荣汤盛杰照定
关键词:寺院经济人间佛教
文献传递
单羰基姜黄素衍生物的合成、晶体结构、体外抗菌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被引量:11
2010年
以姜黄素为先导化合物合成了两个对称的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和五个查尔酮类单羰基姜黄素类似物,结构经IR,1HNMR及ESI-MS确认,用11种临床常用耐药株对其进行了体外抗菌活性筛选,同时采用MTT法测定了它们对3种人体肿瘤细胞株的细胞毒活性.其中化合物A5的体外抗肿瘤活性与姜黄素相当,并且A5对部分临床耐药菌也有一定的抑菌活性.通过单晶培养得到了A5的晶体结构,经测定表明其结构属于正交晶系,空间群Fdd2.晶胞参数a=26.085(3),b=28.248(3),c=7.9615(9),α=90.00°,β=90.00°,γ=90.00°,V=5866.4(12)3,Z=16,DX=1.288Mg/m3,μ=0.09mm-1,F(000)=324,最终偏离因子R=0.047,wR=0.112.
吴建章王聪蔡跃飘杨树林郑晓咏仇佩虹彭景吴晓萍梁广李李堃
关键词:查尔酮抗肿瘤晶体结构
L-4F改善狼疮样小鼠肾脏病变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A-I类似肽(L-4F)对apoE-/-Fas-/-C57BL/6狼疮样小鼠自发性狼疮肾病变的影响。方法:选用8~9周龄的雌性小鼠,腹腔注射L-4F,治疗25周。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测定自身抗体相关细胞因子、脂联素及尿蛋白水平。结果:与apoE-/-Fas-/-C57BL/6小鼠相比,L-4F治疗使apoE-/-Fas-/-C57BL/6小鼠的淋巴结和肾小球的大小均显著减小(P<0.05),并降低血清抗双链DNA抗体、抗氧化磷脂类抗体、IL-6和TNF-α的循环水平,同时提高小鼠血清脂联素水平(P<0.05)。结论:L-4F能显著改善狼疮样小鼠的肾脏病变,对治疗狼疮肾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吴帆张普俞佳文卢婷婷李校堃林灼锋
关键词:狼疮肾炎
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与释药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0
2010年
目的探讨渗透泵控释胶囊的制备方法并研究影响其药物释放的因素,为该渗透泵控释胶囊剂型的开发提供参考。方法以对乙酰氨基酚为模型药物,乙酸纤维素为囊膜材料,采用蘸胶工艺结合机械钻孔技术制备渗透泵胶囊壳。通过选择不同的增塑剂、致孔剂、渗透促进剂等研究其释药行为的规律,并进行线性方程拟合;通过扫描电镜观察药物释放前后囊壳表面的结构。结果以乙酸纤维素量10%的聚乙二醇(PEG)-400作为增塑剂、30%PEG-2000为致孔剂制备的渗透泵胶囊和以药物:聚维酮-K30(PVP-K30)=1:1.3,药物:PVP-K30:氯化钠=2:1:2作为内容物填充时制备的渗透泵胶囊,药物24h平均释放>90%,释放曲线符合零级释药规律。结论渗透泵控释胶囊剂有望发展成为一种新型控释给药系统。
万常伟傅红兴徐艳艳赵应征杨栋曹高忠
关键词:对乙酰氨基酚
共9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