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
- 作品数:27 被引量:85H指数:5
- 相关作者:任佳丽辛伯宇陈娜李联斌张正宜更多>>
- 相关机构:山西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信息学院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交通运输工程机械工程更多>>
- 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被引量:3
- 2019年
- 本文立足计算机应用技术在工程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分析,旨在为实际工作的创新落实发挥一定的借鉴意义。
- 刘宇平
- 关键词:工程管理项目管理
- 教育2.0时代人工智能与教学的融合探究被引量:2
- 2020年
- 人工智能是近年来科技领域的一个重点话题,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和重视。在教育2.0时代,人工智能研究与教育的结合,不仅为当代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而且也为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主要表现在:人工智能促进了教学理念和方法的革新,教学创新推动了人工智能研究成果的价值转化,也促进了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开发和培养。整体来看,人工智能与教学创新之间具有着互相促进的作用,这也是两者融合发展的基础。
- 王铮刘畅王晓霞
- 关键词:人工智能教学创新教学理念教学方式
- 基于离散小波变换的离散正交S变换域图像加密算法被引量:7
- 2019年
- 目前基于混沌系统的彩色图像加密算法并未充分地考虑图像时频域特征,并且具有密钥空间小的缺点,对此提出了一种基于离散正交S变换域的彩色图像编解码技术。将图像分解为RGB三色通道,对每个通道分别进行离散正交S变换(DOST);对各通道使用一级离散小波变换(DWT),将每个通道分解为四个子带;使用DWT分解各子带;对奇异值进行乘法运算,使用新奇异值重构所有的子带。可将DOST的子带数量、奇异值参数以及DWT子带的排列顺序作为密钥,从密钥获取难度极高。实验结果表明,方法具有较好的加密效果,安全性优于其他的算法。
- 陈娜毋江波
- 关键词:离散小波变换图像加密
- 基于泛系理论的粒度计算研究
- 2009年
- 该文从泛系理论辨异同出发,结合经典集合论与粗集理论,从横向和纵向探讨了粒度,讨论了粒度与辨异同的联系,及其粒度的层次,引入了粒度空间的概念,从而从哲理、数理等方面对粒度有了初步的认识。
- 王晓艳马骥
- 关键词:粗集粒度空间
- 大数据解决方案之权变因素及其矩阵研究被引量:1
- 2015年
-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大数据逐渐引起各种组织的关注及应用。然而,如何制定或组织大数据解决方案,还尚未有统一的标准可循。为了解决该问题,本文对现有的大数据解决方案进行了比较性研究和归类分析,重点研究了大数据解决方案的权变因素,并提出了大数据解决方案权变因素矩阵,为相关组织或技术人员组织和选择大数据解决方案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权衡策略。
- 尹晓锋辛伯宇
- 关键词:大数据权变因素矩阵
- 对物联网信息安全问题的探析
- 2016年
- 随着物联网的快速发展,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已经成为限制物联网发展的重要因素。与传统互联网安全技术相比,物联网安全技术更具大众性和平民性,与所有人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本文围绕物联网的三层体系结构,对物联网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的安全需求和安全问题进行了探讨。
- 陈娜
- 关键词:物联网体系结构
- 激光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被引量:7
- 2014年
- 由于激光具有单色性好、相干度高、方向性强、远距离传输效率高等优点,在电力工程领域有广泛的应用.介绍了激光技术在盘煤、检漏、测尘、输电线路优选等方面的应用,并对激光在线路除冰、密封零件表面修复、电力无线传输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 薛亮黄茜
- 关键词:激光技术电力系统
- 数据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运用分析
- 2021年
- 近几年,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被广泛应用到了各行各业中,很多企事业单位都在使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进行数据管理。计算机数据库技术不仅能够实现数据的存取,还能够有效的保证数据安全,与此同时,计算机数据库技术能够对已存入的数据进行备份,以此来减少企事业单位的损失。本文阐述了数据管理中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运用优势,并提出了运用对策,以期能够推动计算机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 王旭华
- 关键词:数据管理
- 基于XML的关系模式转换被引量:1
- 2007年
- 介绍了XML的使用及基于XML实现的关系模式转换思想,并用实例说明了其具体转换方法。
- 杨芳焦守荣
- 关键词:XML文档DTD
- 嵌入式软件自动代码生成和代码整合方法研究被引量:16
- 2013年
- 嵌入式软件代码自动生成的开发方法正在逐步取代手工编程,但是自动代码生成工具只对少数微控制器提供了完整支持,使这种方法的普及应用受到了很大的局限。笔者通过对Sim-ulink/Stateflow及RTWEC(实时工作间嵌入式代码生成器)工具软件的分析研究,提出了一种代码自动生成和代码整合的方法。通过构建基于Simulink的仿真模型,可自动生成优化的嵌入式实时仿真代码、在线调整模型参数并监视仿真数据。本方法对于使用任意型号微控制器的嵌入式软件开发都将适用,并且通过在汽车电动天窗控制软件开发实例中的应用,表明这种方法可行且易于实施。
- 任佳丽曹海燕
- 关键词:嵌入式软件开发自动代码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