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云南大学化学科学与工程学院

作品数:3,061 被引量:11,242H指数:37
相关作者:徐其亨曹秋娥尹家元李祖碧严胜骄更多>>
相关机构:玉溪师范学院资源环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云南民族大学化学与生物技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化学工程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521篇期刊文章
  • 513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 3篇专利

领域

  • 1,520篇理学
  • 403篇医药卫生
  • 371篇化学工程
  • 175篇生物学
  • 169篇轻工技术与工...
  • 160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4篇农业科学
  • 143篇金属学及工艺
  • 81篇一般工业技术
  • 65篇文化科学
  • 27篇冶金工程
  • 21篇电子电信
  • 20篇自然科学总论
  • 17篇电气工程
  • 14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建筑科学
  • 11篇天文地球
  • 10篇石油与天然气...
  • 10篇历史地理
  • 9篇机械工程

主题

  • 472篇光度
  • 457篇光度法
  • 266篇光度法测定
  • 259篇催化
  • 200篇萃取
  • 189篇学成
  • 185篇化学成分
  • 170篇色谱
  • 164篇显色反应
  • 144篇相色谱
  • 140篇固相
  • 138篇离子
  • 138篇活性
  • 131篇偶氮
  • 130篇分光光度法
  • 128篇苯基
  • 122篇化合物
  • 120篇分子
  • 117篇固相萃取
  • 116篇氨基

机构

  • 3,044篇云南大学
  • 133篇昆明理工大学
  • 116篇红塔烟草(集...
  • 85篇中国科学院
  • 81篇云南师范大学
  • 78篇云南民族大学
  • 68篇玉溪师范学院
  • 53篇昆明贵金属研...
  • 49篇云南烟草科学...
  • 37篇云南民族学院
  • 35篇西南林学院
  • 34篇云南农业大学
  • 31篇大理学院
  • 29篇昆明医学院
  • 26篇红河学院
  • 26篇昆明师范高等...
  • 24篇昆明冶金研究...
  • 23篇云南中医学院
  • 23篇昆明医科大学
  • 20篇云南省农业科...

作者

  • 319篇徐其亨
  • 280篇曹秋娥
  • 252篇尹家元
  • 205篇丁中涛
  • 195篇杨光宇
  • 149篇王家强
  • 138篇林军
  • 130篇胡秋芬
  • 108篇李祖碧
  • 97篇刘复初
  • 92篇古昆
  • 90篇黄章杰
  • 83篇李聪
  • 83篇程晓红
  • 79篇李良
  • 79篇木冠南
  • 74篇朱洪友
  • 65篇严胜骄
  • 61篇王加林
  • 57篇赵静峰

传媒

  • 420篇云南大学学报...
  • 243篇云南化工
  • 104篇分析试验室
  • 90篇分析化学
  • 84篇冶金分析
  • 59篇光谱实验室
  • 59篇理化检验(化...
  • 55篇化学研究与应...
  • 54篇有机化学
  • 53篇云南民族大学...
  • 43篇干旱环境监测
  • 38篇高等学校化学...
  • 36篇贵金属
  • 34篇化学试剂
  • 34篇天然产物研究...
  • 28篇中草药
  • 27篇化学通报
  • 27篇云南冶金
  • 24篇分析科学学报
  • 24篇应用化学

年份

  • 28篇2023
  • 32篇2022
  • 21篇2021
  • 36篇2020
  • 44篇2019
  • 44篇2018
  • 52篇2017
  • 72篇2016
  • 81篇2015
  • 94篇2014
  • 132篇2013
  • 144篇2012
  • 117篇2011
  • 115篇2010
  • 176篇2009
  • 98篇2008
  • 166篇2007
  • 91篇2006
  • 124篇2005
  • 121篇2004
3,06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原子吸收法测定三七中的铜、镉和锂被引量:8
2004年
干法灰化、硝酸浸取盐分 ,原子吸收法同时测定三七中的铜、镉、锂。优化了仪器工作条件 ,对盐酸、高氯酸、硫酸、共存元素干扰进行了试验。该法对铜、镉、锂的检出限分别为 0 .0 0 2 3μg/ m L、0 .0 0 2 6μg/ m L和0 .0 0 2 0 μg/ m L;测定精密度分别为 2 .5 0 %、10 .0 8%和 9.0 2 % ;回收率分别在 96 %— 10 3%、92 %— 10 8%和 96 %— 10 4 %之间。
李学章贺与平李维香
关键词:原子吸收法
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的保健作用被引量:12
2005年
谢异萍
关键词:天然抗氧化剂茶多酚保健作用清除氧自由基预防疾病肿瘤发生
弓形液晶分子研究进展被引量:2
2006年
具有弯曲刚性核的弓形非手性液晶分子(香蕉形分子)能形成众多新型液晶相,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它们的极性排列能导致超分子手性行为,所呈现的铁电性,反铁电性及铁磁性在光电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介绍了弓形分子的结构特点、合成、性质及应用前景。
程晓红叶辉郑韬
关键词:液晶铁电性铁磁性光电
2-(2-喹啉偶氮)-4-甲基-1,3-二羟基苯固相萃取光度法测定水中锌被引量:9
2007年
研究了试剂2-(2-喹啉偶氮)-4-甲基-1,3-二羟基苯(QAMDHB)与锌的显色反应,在pH 8.5的硼酸-氢氧化钠缓冲介质中,TritonX-100存在下,QAMDHB与锌反应生成2:1稳定络合物,体系最大吸收波长λmax=565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ω=8.84×10^4 L·moL^-1·cm^-1。样品中的锌用强阴离子交换固相萃取柱固相萃取预分离富集后。用6 mL水反向洗脱,分光光度法测定。方法线性范围为0.01~1.0/μg/mL。用于实际水样测定,RSD为2.2%,2.4%,标准加入回收率为103%,97%,测定结果与原子吸收光谱法相符。
黄齐林吴献花白红梅胡秋芬尹家元
关键词:分光光度法固相萃取水样
抗体及其在免疫传感器中的应用被引量:3
1999年
免疫传感器是一种以抗体-抗原反应为基础的生物传感器。基于这类反应的高度亲合性及专一性,免疫传感器具有极高的选择性和灵敏度。本文主要介绍抗体的结构、生产技术以及光学、电化学。
姚赟赵益斌文孟良王昌益
关键词:免疫传感器抗体抗原换能器生物传感器
5—(4—安替比啉偶氮)—8—氨基喹啉示波极谱法研究被引量:4
1991年
5-(4-安替比啉偶氮)-8-氨基喹啉(AAAQ)的示波极谱法研究表明,在pH8.0 Clark-Lubs缓冲溶液中,其产生一个灵敏的阴极波,峰电位-0.70V(vs.SCE.),峰电流与浓度在4.0×10^(-8)~4.0×10^(-6)mol/L范围内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文中对极谱波性质,反应机理和电极反应过程做了探讨,并观察了与AAAQ结构相似的其他5种偶氮化合物的示波极谱行为。
阮传民王宅中徐其亨
关键词:示波极谱法喹啉
四-(对甲基苯基)-卟啉柱前衍生-固相萃取富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烟草中痕量汞被引量:13
2002年
研究了用四 (对甲基苯基 ) 卟啉柱前衍生 ,固相萃取富集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烟草中痕量汞的方法。烟草样品用微波消化后 ,用四 (对甲基苯基 ) 卟啉 (T4 MPP)柱前衍生 ,用WatersSep Park C1 8固相萃取小柱萃取富集汞的T4 MPP络合物 ,然后用甲醇 (内含 0 .0 1mol/L四氢吡咯 醋酸缓冲盐 )和四氢呋喃 (内含 0 .0 1mol/L四氢吡咯 醋酸缓冲盐 )梯度洗脱 ,WatersXterraTMRP1 8(3 .9× 15 0mm)色谱柱作为固定相分离 ,用二极管矩阵检测器检测 ,汞含量在 1~ 12 0 μg/L范围内与峰面积成线性关系 ,根据信噪比 (S/N =3 ) ,方法检测限为 0 .3 μg/L ,方法相对标准偏差在 1.5 %~ 2 .4%之间 ,标准回收率在 94%~ 10 6%之间 ,该方法用于测定烟草中的汞 ,结果满意。
张承明古昆王保兴杨光宇
关键词:固相萃取痕量汞柱前衍生卟啉MPP甲基苯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尘土样品中贵金属元素的研究被引量:11
2007年
建立了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尘土样品中贵金属元素Au、Pt、PdI、r、Ru、Rh的方法。样品用王水微波消解后,试液直接用ICP-MS同时测定上述6种贵金属元素。以Sc、YI、n作为内标物质,补偿了基体效应;选择适当的待测元素同位素克服了质谱干扰;确定了最佳测定条件。结果表明,6种贵金属元素的检出限为0.004-0.006μg/L,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9 2,回收率为83%-97%,RSD〈3.6%。该法准确、快速、简便,已成功地应用于尘土样品中微量贵金属元素的测定。
樊瑛黄云孟昭宇缪明明高诚伟
关键词: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云木香根中一新的巴卡林烷型三萜(英文)被引量:3
1997年
从云木香(Saussurea lappa C.B.Clarke)根中分得一新的巴卡林烷型三萜化合物3β-acetoxy-9(11)-baccharene(1)和一已知三萜化合物α-amyrin(2)。它们的结构通过波谱方法得到鉴定。
杨辉谢金伦孙汉董
关键词:云木香菊科化学成分
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同时测定异丙甲草胺和莠去津被引量:1
2009年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在R tx-1701(30 m×0.32 mm×0.25μm)毛细管柱上以三唑酮为内标,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检测对异丙甲草胺和莠去津混剂,标准偏差分别为0.23%、0.20%,变异系数分别为0.919%、0.995%,线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987、0.9992,平均回收率为:99.7%、99.6%。
屈天尧马莉莉和志平
关键词:毛细管气相色谱异丙甲草胺莠去津除草剂
共30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