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

作品数:2,328 被引量:7,263H指数:28
相关作者:徐志伟傅启华王耀平王剑江帆更多>>
相关机构: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复旦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Problem Solving for Better Health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500篇期刊文章
  • 800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055篇医药卫生
  • 44篇文化科学
  • 30篇自动化与计算...
  • 22篇农业科学
  • 19篇经济管理
  • 18篇轻工技术与工...
  • 17篇生物学
  • 13篇机械工程
  • 12篇哲学宗教
  • 12篇化学工程
  • 12篇社会学
  • 9篇环境科学与工...
  • 8篇电子电信
  • 7篇建筑科学
  • 4篇冶金工程
  • 4篇金属学及工艺
  • 3篇天文地球
  • 3篇水利工程
  • 3篇政治法律
  • 2篇动力工程及工...

主题

  • 719篇儿童
  • 233篇细胞
  • 195篇患儿
  • 179篇基因
  • 165篇先天性
  • 151篇先天
  • 126篇心脏
  • 123篇综合征
  • 116篇手术
  • 101篇先天性心脏
  • 101篇先天性心脏病
  • 96篇心脏病
  • 94篇儿科
  • 85篇术后
  • 84篇护理
  • 78篇小儿
  • 76篇动脉
  • 76篇睡眠
  • 74篇突变
  • 65篇新生儿

机构

  • 2,304篇上海交通大学...
  • 337篇上海交通大学
  • 13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8篇复旦大学
  • 53篇首都医科大学...
  • 48篇上海交通大学...
  • 40篇教育部
  • 40篇上海第二医科...
  • 37篇重庆医科大学
  • 33篇上海市儿童医...
  • 32篇浙江大学医学...
  • 25篇四川大学
  • 25篇上海中医药大...
  • 25篇中国医科大学
  • 21篇山东大学
  • 20篇苏州大学
  • 16篇广东省人民医...
  • 16篇上海交通大学...
  • 16篇首都儿科研究...
  • 15篇北京大学第一...

作者

  • 129篇王莹
  • 105篇王剑
  • 104篇江帆
  • 97篇洪莉
  • 93篇殷勇
  • 77篇李璧如
  • 67篇汤静燕
  • 59篇任宏
  • 59篇钱娟
  • 55篇张建
  • 55篇陈静
  • 53篇傅启华
  • 53篇王秀敏
  • 52篇姜艳蕊
  • 52篇王伟
  • 50篇金星明
  • 50篇冯一
  • 42篇钟玉敏
  • 41篇徐志伟
  • 40篇张皓

传媒

  • 90篇中国小儿急救...
  • 71篇中华儿科杂志
  • 70篇临床儿科杂志
  • 68篇中华实用儿科...
  • 45篇中国实用儿科...
  • 44篇中国儿童保健...
  • 41篇中华小儿外科...
  • 41篇临床小儿外科...
  • 39篇教育生物学杂...
  • 39篇中华医学会第...
  • 36篇国际儿科学杂...
  • 29篇第十三届江浙...
  • 26篇中华胸心血管...
  • 26篇上海交通大学...
  • 21篇医学综述
  • 19篇中华临床医师...
  • 15篇临床耳鼻咽喉...
  • 14篇中华医学遗传...
  • 14篇中华临床营养...
  • 13篇上海医学

年份

  • 6篇2024
  • 131篇2023
  • 149篇2022
  • 149篇2021
  • 135篇2020
  • 170篇2019
  • 144篇2018
  • 154篇2017
  • 274篇2016
  • 158篇2015
  • 144篇2014
  • 110篇2013
  • 165篇2012
  • 99篇2011
  • 73篇2010
  • 64篇2009
  • 36篇2008
  • 31篇2007
  • 24篇2006
  • 23篇2005
2,3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儿童脓毒症院内感染相关免疫指标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与儿童脓毒症发生院内感染相关的免疫指标。方法回顾性研究。选择2015年9月至2020年6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儿童重症监护室(PICU)诊断脓毒症的15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在PICU期间有无发生院内感染,分为无院内感染组和院内感染组,比较两组辅助性T细胞1和2细胞因子、T细胞亚群绝对计数、外周血CD14+单核细胞人类白细胞DR抗原(CD14+HLA-DR)表达比例、调节性T细胞比例、第三代小儿死亡危险评分(PRISM-Ⅲ)及治疗转归。通过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对无院内感染组和院内感染组两组的病情严重度及治疗进行匹配,分析上述指标的差异。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或χ2检验,预测院内感染发生的免疫指标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结果无院内感染组104例,院内感染组51例,首次发生院内感染的时间为入PICU后(12±7)d。常见部位为肺部(26例,51.0%)、血流(15例,29.4%)。院内感染组PRISM-Ⅲ显著高于无院内感染组[8(0~31)比4(0~17)分,Z=3913.00,P<0.01],使用血管活性药物、有创机械通气所占比例均明显高于无院内感染组[35.3%(18/51)比10.6%(11/104),χ^(2)=13.77,P<0.01;86.3%(44/51)比38.5%(40/104),χ^(2)=31.51,P<0.01];院内感染组PICU住院时间更长[20(3~94)比7(2~41)d,Z=4585.50,P<0.01],病死率更高[29.4%(15/51)比6.7%(7/104),χ^(2)=14.45,P<0.01];院内感染组白细胞介素(IL)-6、IL-10更高[37.83(2.23~7209.99)比13.45(0.80~50580.64)ng/L,Z=3390.50,P=0.01;10.42(1.11~6052.21)比4.10(0.16~409.28)ng/L,Z=3212.00,P=0.03],CD4+/CD8+、CD14+HLA-DR比例更低[1.16(0.44~4.96)比1.61(0.15~6.37),Z=1955.00,P=0.01;0.48(0.08~0.99)比0.67(0.09~0.98),Z=1915.50,P<0.01]。PSM后,无院内感染组和院内感染组各46例,院内感染组CD14+HLA-DR比例明显低于无院内感染组[0.44(0.08~0.99)比0.64(0.09~0.98),Z=758.00,P=0.02]。CD14+HLA-DR比例预测院内感染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42,截断值为0.39,95%CI为0.528~0.755。结论CD14+HLA-DR比例水平可能�
奚悦玲任宏张建宁铂涛李璧如王莹钱娟
关键词:儿童脓毒症细胞因子类
小儿先心病手术治疗新突破
2003年
1.开展小儿先心病的复杂性和重要性:小儿先心病占新生儿出生率的6%~8‰,每年全国约15万先心病患儿出生,其中20%为复杂先心,而大约50%的复杂先心病患儿在2~3岁内死亡或失去手术机会.
关键词:先天性心脏病外科手术小儿
危重症儿童营养风险和营养状况评定
李菁菁王莹洪莉李璧如钱娟张建任宏胡肖伟
cineMRI在儿童复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上气道阻塞层面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探讨电影MRI(cineMRI)在儿童复杂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中对上气道阻塞层面的定位作用。方法:选择11例持续性及11例复杂性OSAS患儿,通过对其进行cineMRI检查,获取上气道正中矢状位及相应狭窄层面横断位的系列成像,制成电影形式,动态观察患儿上气道的狭窄情况,为患儿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并通过PSG评估患儿症状改善情况。结果:cineMRI能有效界定上气道阻塞层面,其介导的个性化治疗方案可以有效改善AHI(P=0.019)及最低血氧饱和度(P<0.01)。结论:cineMRI是一种评估持续性或复杂性OSAS上气道阻塞层面的有效方法。
何珊张瑞冬陈洁
关键词:儿童上气道阻塞
儿童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检查的回顾与展望
2019年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一种常见的儿童睡眠呼吸障碍性疾病。虽然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是儿童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的一线治疗方案,但据报道仍有很多患儿在术后出现持续性的症状或体征。药物诱导睡眠内镜是近年来逐渐受到关注并迅速发展起来的一项检查技术,它可以让临床医师在模拟生理睡眠的状态下直接观察上气道塌陷情况,为患儿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提高手术的成功率。目前关于儿童药物诱导睡眠内镜的检查仍存在很多争议,本文的目的是对其近期的发展进行系统性的综述,以便未来进一步的研究。
孔令漪陈洁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儿童
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心脾两虚证语言发育迟缓的效果观察
2022年
目的:探讨对心脾两虚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给予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福建医院2018年4月至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60例心脾两虚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训练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语言训练基础上予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生活质量(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评分。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5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按摩联合针刺方法于心脾两虚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治疗中的有效应用,可将治疗效果显著增强,于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物质生活以及社会功能等方面将生活质量显著提升,可促进心脾两虚证语言发育迟缓患儿获得良好预后。
邱展业林若梅李民
关键词:语言发育迟缓心脾两虚穴位按摩针刺
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分级诊疗模式效果评价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评价上海市浦东新区儿童支气管哮喘分级诊疗模式的效果。方法根据就近原则,将2016年7月至2017年5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确诊为支气管哮喘的6个月~17岁患儿分为专科医院组和社区医院组2个队列,进行12个月的治疗和随访。收集哮喘控制水平、儿童哮喘控制测试(C-ACT)评分、用药依从性及卫生经济学指标。结果分析524例患儿数据,其中专科医院组300例,社区医院组224例。按全球哮喘防治创议(GINA)标准,2组每月哮喘控制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第12个月专科医院组良好控制率提高12.4%(P<0.01),社区医院组提高22.9%(P=0.015);按C-ACT标准,2组患儿每月良好控制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呈逐月上升趋势。分级诊疗第12个月时专科医院组和社区医院组依从性良好患儿比例分别为78.3%(235/300例)和75.0%(168/2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0)。分级诊疗12个月后,专科医院组和社区医院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分别为1.0次和2.0次(P=0.269),哮喘住院率分别为3.0%(9/300例)和4.9%(11/224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9);专科医院组呼吸道感染次数(2.0次)低于社区医院组(3.0次)(Z=-3.308,P<0.05),社区医院组总治疗费用(2471.5元)低于专科医院组(3445.5元)(Z=-3.336,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分级诊疗12个月后专科医院组和社区医院组患儿哮喘发作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因哮喘住院率均较分级诊疗前12个月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上海浦东新区儿童哮喘分级诊疗模式可改善哮喘控制水平、C-ACT评分、哮喘药物治疗依从性,提高卫生经济学效益,是儿童哮喘治疗管理的有效途径。
刘世英殷勇张芬张皓张磊张静袁姝华邬宇芬唐铭钰赵丽霞王东童星
关键词:儿童哮喘
体重正常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患儿体脂含量与睡眠参数相关性研究
2014年
目的分析体重正常的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患儿体脂肪含量的影响因素,为OSAHS患儿肥胖的早期筛查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门诊就诊的鼾症患儿和社区招募的健康儿童且行PSG监测者中选取:体重正常、行人体成分检测、年龄3~7岁儿童。分为病例组(OSAHS轻度亚组、中重度亚组)和对照组(原发性鼾症亚组、健康儿童亚组),分析睡眠参数与人体成分的差异,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人体成分与睡眠结构和觉醒参数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纳入58例,其中OSAHS中重度亚组30例,OSAHS轻度亚组28例;对照组63例,其中原发性鼾症亚组33例,健康儿童亚组30例。4个亚组间年龄、性别和BMI Z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①4个亚组在呼吸暂停低通气指数(AHI)、阻塞性呼吸暂停指数(OAI)、最低氧饱和度及呼吸相关脑电觉醒反应指数(RAI)、自发脑电觉醒反应指数(SAI)、睡眠压力指数(SPS)差异总体上有统计学意义(P<0.05),亚组间两两比较显示,AHI、OAI、最低氧饱和度、RAI和SPS OSAHS轻度、OSAHS中重度亚组高于原发性鼾症亚组和健康儿童亚组(P<0.05)。②4个亚组间去脂体重、蛋白质、骨骼肌、静息代谢率、内脏脂肪面积、上臂围和腰臀比差异总体上无统计学意义,体脂肪含量和体脂肪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OSAHS中重度亚组最高。③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体脂肪含量与SPS呈正相关(r=0.641),与AHI、OAI、最低氧饱和度无显著相关性。结论 OSAHS可能与正常体重儿童的体脂肪含量增加相关,引起体脂肪含量增加的主要相关因素可能是睡眠片段化而非间歇性缺氧。
张静张清清孙汀江帆殷勇陈洁
关键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多导睡眠监测体脂肪
儿童性发育迟缓与性分化异常类疾病分子诊断的临床应用上海儿童医学中心阳性病例分享体会
分子检到对儿童发育迟缓与性分化异常临床治疗的指导意义帮助鉴别诊断differential diagnostics共病及病程预测co-morbid and prognosis再发风险评估recurrent risk ass...
余永国
睾丸下降不良并发萎缩之部位的统计分析
2013年
目的总结睾丸下降不良并发萎缩的具体部位。方法通过检索1997年至2012年PubMed、EMBASE、Ovid、Web of Science及万方数据库,查找到8篇不能触及的隐睾的相关文献作为研究对象,统计分析先天性萎缩睾丸的发生部位。结果检索的8篇文献中,有208例患儿共210侧萎缩隐睾,其中腹腔内29侧,腹腔外181侧。结论萎缩隐睾绝大部分位于腹腔外。
范继桃孙杰
关键词:隐睾先天性
共23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