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机构详情>深圳市中药药学及分子药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深圳市中药药学及分子药理学研究重点实验室

作品数:62 被引量:421H指数:12
相关作者:刘姹宋浩亮谢欢曹新伟刘行先更多>>
相关机构: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香港赛马会慈善信托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7篇期刊文章
  • 1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6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0篇葛根素
  • 9篇细胞
  • 7篇学成
  • 7篇体外
  • 7篇中药
  • 7篇化学成分
  • 6篇凋亡
  • 6篇色谱
  • 6篇细胞凋亡
  • 6篇活性
  • 5篇秋水仙碱
  • 5篇相色谱
  • 5篇处方
  • 4篇色谱法
  • 4篇生物碱
  • 4篇石杉
  • 4篇石杉碱甲
  • 4篇体外释放
  • 4篇SH-SY5...
  • 3篇动脉

机构

  • 59篇深圳市中药药...
  • 17篇湖南中医药大...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成都中医药大...
  • 5篇沈阳药科大学
  • 4篇贵阳中医学院
  • 4篇香港科技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3篇香港理工大学
  • 2篇湖南中医学院
  • 2篇安徽中医学院...
  • 2篇深圳市人民医...
  • 2篇天津药物研究...
  • 2篇中国中医科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研究...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大学深圳...
  • 1篇哈佛大学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36篇杨大坚
  • 20篇陈士林
  • 15篇陈新滋
  • 13篇刘姹
  • 12篇周伟
  • 8篇陈四保
  • 6篇贺福元
  • 6篇唐宇
  • 6篇李颖
  • 5篇余惠旻
  • 5篇张三印
  • 5篇沈映君
  • 5篇胡胜全
  • 5篇曹新伟
  • 5篇刘塔斯
  • 4篇王文苹
  • 4篇李顺旭
  • 4篇罗杰英
  • 3篇董玮玮
  • 3篇谢秀琼

传媒

  • 13篇中南药学
  • 4篇中国中药杂志
  • 4篇时珍国医国药
  • 4篇中草药
  • 3篇中成药
  • 3篇中国药房
  • 2篇中国药学杂志
  • 2篇药物分析杂志
  • 2篇中药材
  • 2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医学综述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生物学杂志
  • 1篇陕西中医
  • 1篇华西药学杂志
  • 1篇中国临床药理...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国际内分泌代...
  • 1篇第六届全国中...
  • 1篇中国药理学会...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4篇2011
  • 7篇2010
  • 15篇2009
  • 11篇2008
  • 10篇2007
  • 9篇2006
  • 1篇2005
6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β-环糊精及其衍生物在药剂学中的研究与应用进展被引量:7
2011年
环糊精(cyclodextrin,CD)是以淀粉为原料,在环糊精葡萄糖基转移酶(简称CGT-ase)的作用下形成的。通常由6~12个互为椅式构象手性D-(+)葡萄糖单元通过α-(1,4)-糖苷键连接而成(结构见图1)。CD的基本立体结构为上宽下窄两端开口的中空筒型,在其圆锥形体腔中。
周伟李颖杨大坚
关键词:Β-环糊精衍生物药剂学给药系统
葛根素对心肌梗死大鼠心肌HIF-1、eNOS、VEGF基因表达及血清NO浓度的影响
目的:探讨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大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运用分光光度法检测血清 NO 水平;RT-PCR 的方法检测心肌 HIF-1、VEGF、eNOS mRNA 的表达。结果:葛根素120 mg/kg ...
张三印沈映君陈士林陈新滋
关键词:葛根素ENOSHIF-1
文献传递
人参水提物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4
2008年
目的研究人参水提物(WEG)对四氢吡啶离子(MPP+)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SH-SY5Y细胞,建立MPP+致SH-SY5Y细胞凋亡的模型,同时给予WEG干预。应用MTT比色法检测细胞活力;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0.5mmol·L-1MPP+作用于SH-SY5Y细胞60h,MTT值降低到(51.97%±2.46%)(P<0.01),Hoechst 33258染色可见明显的颗粒状和固缩状荧光,凋亡率增加到(40.52%±1.68%)(P<0.01),而WEG则能明显改善SH-SY5Y细胞的凋亡特性,显著升高其MTT值,降低凋亡率(P<0.05)。结论人参水提物对MPP+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具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胡胜全周红祖刘塔斯余惠旻杨大坚陈新滋
关键词:SH-SY5Y细胞细胞凋亡
RP-HPLC检测四乙酰基葛根素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被引量:5
2009年
目的:建立检测四乙酰基葛根素(TAP)原料药有关物质的方法。方法:采用RP-HPLC法,AgilentC18柱(250mm×4.6mm,5μm),以甲醇-水(56∶44)为流动相,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为250nm。结果:TAP中未检出六乙酰基葛根素(HAP),五乙酰基葛根素(PAP)及未知杂质的含量均未超过1%。结论:本法简便、准确,可用于控制四乙酰基葛根素(TAP)原料药的质量。
周伟王文苹刘姹杨大坚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
难溶性药物注射制剂工艺研究进展
2007年
李博杨大坚刘姹陈士林陈四保贺福元罗杰英
关键词:注射制剂制剂工艺药物稳定性固体分散技术安瓿剂
四乙酰基葛根素双层缓释片的制备及体外释放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目的研制四乙酰基葛根素双层片并考察其体外释药特征。方法干法制粒压制双层片,HPLC测定四乙酰基葛根素的释放度。结果考察得到四乙酰基葛根素双层缓释片处方合理,其释药曲线用Higuchi方程拟合,可维持12 h持续释放。结论四乙酰基葛根素双层缓释片的研制达到设计要求。
周伟谢欢唐宇刘姹杨大坚陈新滋
关键词:双层片HPLC体外释药
升麻化学成分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22
2012年
升麻入药史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中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中规定:升麻为毛茛科植物大三叶升麻Cimicifuga heraclei folia Kom.,兴安升麻Cinicifuga dahurica(Turcz.)Maxim.或升麻Cimicifugafoetida L.的干燥根茎[1]。
刘蓓蓓陈胜璜陈四保
关键词:升麻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构效关系
人参水提物对β淀粉样蛋白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研究人参水提物(water extracts of Ginseng,WEG)对β淀粉样蛋白(Aβ25-35)诱导SH-SY5Y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方法用Aβ25-35诱导体外培养的SH-SY5Y细胞凋亡,并用WEG进行保护。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Hoechst33258染色观察细胞形态的变化,流式细胞仪分析亚二倍体峰和DNA含量,检测细胞凋亡。结果Aβ25-3550μmol/L诱导SH-SY5Y细胞72 h后,镜下观察到细胞变圆,损伤并聚集,Hoechst33258染色可见明显的颗粒状和固缩状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到明显的亚二倍体峰,凋亡率达(37.30±0.69)%。而Aβ25-35和不同浓度的WEG(1,5,10,15 mg/ml)同时处理后,细胞形态明显改善,MTT值显著高于Aβ25-35处理组(P<0.01),流式细胞仪检测凋亡率分别降低到(14.70±3.18)%,(7.23±1.51)%,(6.14±0.40)%,(5.88±1.33)%,呈现剂量依赖关系。结论人参水提物对Aβ25-35诱导的SH-SY5Y细胞凋亡有显著的保护作用。
胡胜全余惠旻刘塔斯杨大坚陈新滋何翠君
关键词:SH-SY5Y细胞AΒ25-35细胞凋亡
黄花倒水莲的化学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研究被引量:31
2005年
目的:研究黄花倒水莲Polygalafallax的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方法:利用多种色谱技术进行分离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光谱分析鉴定结构。采用4个抗氧化模型对分离出来的单体进行体外活性筛选。结果:从黄花倒水莲根的醋酸乙酯部分中分离得到了7个(口山)酮类的化合物,分别鉴定为1,7-二羟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1),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2),3-羟基-1,2-二甲氧基(口山)酮(3),1,6,7-三羟基-2,3-二甲氧基(口山)酮(4),7-羟基-1-甲氧基-2,3-亚甲二氧基(口山)酮(5),1,3-二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6),1,3,7-三羟基-2-甲氧基(口山)酮(7)。在药理活性研究中,化合物1-7在不同的药理模型中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化合物2,3,5,7为首次从黄花倒水莲中分离。该植物中的(口山)酮类成分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这也是首次对该植物的单体成分进行药理活性研究。
林黎琳黄锋陈四保杨大坚陈士林杨峻山肖培根
关键词:黄花倒水莲化学成分抗氧化中药
葛根素诱导血管新生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2007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方法:通过体外培养大鼠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和大鼠心肌梗死动物模型,显微镜下计数血管环新生血管生成,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心肌微血管密度(MVD),研究葛根素在体内外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结果:在体外培养大鼠主动脉环血管生成模型中,葛根素12.5-100μg/ml各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平均新生血管数明显增多,统计学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0.01)。在整体动物实验中,治疗组缺血心肌微血管密度与模型组相应区域心肌微血管密度比较明显增加。结论:葛根素在体内外均有一定的诱导血管生成的作用,这可能是葛根素治疗心肌缺血的重要机理之一。
张三印沈映君陈士林陈新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