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 作品数:410 被引量:1,623H指数:17
- 相关作者:周仁辉游舟刘芳彭克亮李志峰更多>>
-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南华大学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教育厅科研基金湖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经济管理社会学化学工程更多>>
- 后腹腔镜和小切口肾切除术围手术期应激反应比较
- 2009年
- 目的本研究比较后腹腔镜肾切除术(LN)和小切口肾切除术(MION)二者围手术期应激反应的差别。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11月在我院进行的24例无功能萎缩肾切除术患者,男16例,女8例,年龄34~48岁,平均44岁。其中重度肾积水4例,中度10例,轻度1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分别行后腹腔镜肾切除术和小切口肾切除术,并在围手术期分别测定血清总T3、TSH、皮质醇、血糖、外周血白细胞和体温来判断各组应激反应的程度。结果LN手术的应激反应与MION手术相近。结论MION手术应激反应与LN手术相近,是一种安全、有效、有效、微创的治疗方法。
- 李新李泽平廖春望江汛
- 关键词:腹腔镜术应激反应
- 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探讨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衰竭肾性骨病的疗效。方法按治疗方法不同将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骨化三醇。比较两组疗效差异,并观察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组血清钙水平(2.46±0.39)m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1.99±0.37)m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磷、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血肌酐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率(33.33%)明显高于治疗组(6.6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骨化三醇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疗效优于常规治疗,可以促进钙的吸收,降低血磷、碱性磷酸酶、血尿素氮、血肌酐水平,改善肾性骨病,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值得应用推广。
- 易莉芬
- 关键词:骨化三醇慢性肾功能衰竭肾性骨病
- 运动性跟腱损伤的临床外科系统治疗效果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100例运动性跟腱损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保守治疗,观察组采用外科系统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运动性跟腱损伤患者,对比治疗后的VAS疼痛评分、背屈角度、肢体功能恢复时间、跖屈角度均存在差异性(P<0.05)。外科系统治疗在运动性跟腱损伤患者中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李静文
- 关键词:外科疗效
- 864株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对病原菌的分布和抗生素耐药性进行分析,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美国DADE产病原菌分布MicroscanAutoscan-4型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并作药敏试验。结果2005年分离病原菌864株,其中革兰阳性菌557株;革兰阳性菌中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74.85%,金黄色葡萄球菌占22.44%,肠球菌占2.7%;革兰阴性菌307株构成比例最大的前3种病原菌为大肠埃希氏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分别占革兰阴性菌的35.83%,26.05%和14%;大肠埃希氏菌和肺炎克雷伯菌产超广谱酶(ESBLs),产酶率分别为39.1%和43.6%。结论我院主要感染病原菌为革兰阳性球菌;细菌耐药率普遍较高,且多重耐药占很大的比例,应引起临床和医院管理者的高度重视及合理使用抗生素。
- 周萍付元元杨昊
- 关键词:病原菌耐药性抗生素
-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人血浆中格拉司琼的浓度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电喷雾串联质谱法测定人血浆中格拉司琼的浓度。方法血浆样品经乙腈直接沉淀蛋白后,采用Thermo Hypurity C18柱(2.1mm×150mm,5μm)分离,流速为0.2mL·min^-1,以乙腈-0.1%甲酸=50:50为流动相等度洗脱。通过电喷雾离子源进入质谱,以二级质谱多反应监测(MRM)方式进行检测。结果格拉司琼的线性范围为0.11~109ng·mL^-1,最低检测浓度为0.11ng·mL^-1,平均相对回收率在91.30%~105.46%,日内和日间变异均〈15%。结论本法简单、快速、灵敏、重现性好,可用于格拉司琼的人体药物动力举和硅物隼静桂研雾.
- 李浩谭志荣
- 关键词: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格拉司琼药物动力学
- 颈丛阻滞对循环系统影响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1
- 1994年
- 150例甲状腺腺瘤(囊肿)病人随机分为三组,即I组用Winnie一针阻滞法,Ⅱ组用改良二点阻滞法,Ⅲ组用传统三点阻滞法各50例。均以1%利多卡因,0.25~0.375%丁哌卡因混合液行颈深和颈浅丛神经扇形阻滞。观察各组阻滞前、阻滞后5~30min血压和心率变化。结果显示阻滞后5~30min血压升高平均值与阻滞前比较,I、Ⅲ组有显著差异。阻滞后血压升高平均值,Ⅱ组与I、Ⅲ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从心率增加看,Winnie法与改良法无显著差异(P>0.05),而传统法对心率影响较明显。三种阻滞方法的麻醉效果无显著差异(P>0,05)。结果表明改良二点阻滞法对循环系统影响较轻,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张新和张立生潘耀东
- 关键词:颈丛阻滞麻醉
- 护理干预对硬膜外麻醉尿潴留的影响
- 2009年
- 硬膜外麻醉是将局部麻醉药注入硬膜外腔,阻滞神经根,暂时使其支配区域产生麻痹,应用范围广,对生理扰乱轻,止痛肌松效果好,受到临床的广泛应用。我科下肢手术98%采用硬膜外麻醉,然而硬膜外麻醉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就是尿潴留。不仅给患者造成痛苦。而且易引起尿路感染,术前术后对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减少尿潴留,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 王锦
- 关键词:硬膜外麻醉术后护理干预局部麻醉药硬膜外腔肌松效果下肢手术
- 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46例分析被引量:10
- 2004年
- 目的通过对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和腹式子宫切除术(AH)两种方法的比较,分析评价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LAVH)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0年12月~2003年12月在该院妇科施行LAVH和AH的病例,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情况、术后病率等进行比较.结果术中出血量:LAVH组(295.60±55.23)ml比AH组(365.20±63.54)ml明显减少(P<0.05).术后肛门排气时间:LAVH组(26.24±7.37)h比AH组(49.26±12.50)h明显缩短(P<0.001).术后病率:LAVH组比AH组明显减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LAVH组(4.83±1.20)d比AH组(7.80±2.20)d明显缩短(P<0.05).两种术式的子宫重量、手术时间差异无显著(P>0.05).结论LAVH具有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病率低、恢复快等优点,LAVH拓宽了阴式子宫切除术的应用范围,值得临床推广.
- 朱文群
- 关键词:腹腔镜阴式子宫切除术
- 腰椎管内蛛网膜囊肿合并骶管内巨大神经根囊肿1例
- 1999年
- 1病例介绍某女,44岁,因外伤后腰痛3年,右下肢痛、麻木9个月入院。疼痛以右膝关节及右髋右大腿外侧明显,伴该部位麻木,有明显的间歇性跛行,入院前2月,大小便较难控制,便秘、尿频或失禁交替出现。入院时体查:脊椎无畸形,骶部压痛,无放射痛,下肢肌力正常,...
- 刘芳
- 关键词:腰椎管蛛网膜囊肿骶管神经根囊肿
- 载脂蛋白E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年龄段腔隙性梗死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ApoE)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年龄段腔隙性梗死(lacunar infarction)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对105例中老年腔隙性梗死患者和322例健康对照者进行研究。用多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测定ApoE基因多态性。结果:ApoE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同年龄组的腔隙性梗死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未发现ApoE基因多态性与不同年龄群的腔隙性梗死存在相关关系。对于不同年龄段应采取不同的一级预防措施。
- 邓可肖志杰吴晓球张咏
- 关键词:载脂蛋白E年龄段多态性腔隙性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