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苏省人民政府研究室

作品数:199 被引量:237H指数:7
相关作者:金世斌张锋吴国玖赵彭生沈和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江苏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91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41篇经济管理
  • 31篇政治法律
  • 10篇文化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社会学
  • 1篇哲学宗教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军事
  • 1篇艺术

主题

  • 15篇城市
  • 14篇企业
  • 11篇经济发展
  • 10篇民生
  • 8篇长江
  • 7篇政府
  • 7篇农业
  • 7篇经济增长
  • 6篇经济结构
  • 6篇竞争力
  • 5篇金融
  • 4篇担当
  • 4篇都市
  • 4篇新兴产业
  • 4篇战略性
  • 4篇战略性新兴产...
  • 4篇生产力
  • 4篇产力
  • 4篇创业
  • 3篇新区

机构

  • 196篇江苏省人民政...
  • 3篇江苏省社会科...
  • 3篇南京工业大学
  • 3篇南京农业大学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南京师范大学
  • 2篇外交学院
  • 2篇江苏省经济信...
  • 2篇中共盐城市委...
  • 2篇江苏省人民政...
  • 2篇中共江苏省委
  • 1篇财政部财政科...
  • 1篇河海大学
  • 1篇复旦大学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南开大学
  • 1篇苏州大学
  • 1篇淮阴工学院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作者

  • 22篇金世斌
  • 21篇张锋
  • 19篇吴国玖
  • 15篇臧建东
  • 15篇沈和
  • 12篇马恩兵
  • 11篇高朴
  • 10篇陈清华
  • 9篇陈建清
  • 6篇章燕璐
  • 5篇徐金元
  • 5篇赵志凌
  • 5篇赵彭生
  • 5篇郑焱
  • 4篇陈幼迪
  • 4篇罗安斌
  • 4篇徐金源
  • 4篇张锋
  • 4篇吴江
  • 4篇黄健

传媒

  • 69篇唯实
  • 22篇群众
  • 7篇现代经济探讨
  • 6篇江南论坛
  • 6篇江苏交通
  • 4篇江苏改革
  • 4篇江苏经济探讨
  • 3篇经济研究参考
  • 3篇改革与开放
  • 3篇南京社会科学
  • 3篇江苏社会科学
  • 3篇江海学刊
  • 3篇江苏师范大学...
  • 2篇世界经济与政...
  • 2篇企业研究
  • 2篇发展研究
  • 2篇上海管理科学
  • 2篇江苏商论
  • 2篇中外企业
  • 2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3篇2024
  • 8篇2023
  • 8篇2022
  • 4篇2021
  • 16篇2020
  • 15篇2019
  • 11篇2018
  • 10篇2017
  • 18篇2016
  • 6篇2015
  • 5篇2014
  • 3篇2013
  • 1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6篇2006
  • 7篇2005
  • 2篇2004
  • 13篇2003
1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加快江苏区域低碳创新系统建设
2017年
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低碳经济作为一种以低排放、低能耗、低污染为特征的经济发展模式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国际潮流。预计未来10—20年,我国仍将保持较快的经济增长速度,但能源供应压力和环境压力将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应当通过政策和技术创新,形成明确、稳定和长期的引导及鼓励,推动高能效、可再生能源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经济发展朝高能效。
吴国玖张斌罗媛
关键词:碳排放区域低碳创新系统低碳创新低碳技术创新
“十三五”期间江苏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的战略思路和关键举措被引量:15
2016年
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去年12月,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明确指出,江苏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点上,要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放大向东开放优势,做好向西开放文章,拓展对内对外开放新空间。江苏建设"一带一路"交汇点,区位优势明显,开放条件优越,政策环境良好,经济社会发展基础扎实。但同时,江苏推动新一轮开发开放仍然面临不少瓶颈制约。贯彻落实好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要紧密结合江苏实际,明确总体思路和战略定位,突出关键举措,通过健全协作机制,加快形成区域联动合作共赢新局面;通过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通过突出优势产业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经贸合作水平;通过促进投资贸易便利化,加快建立开放开发新体制;通过加大载体平台建设力度,更好发挥先行带动效应;通过优化生态人文环境,加快开创可持续发展新境界,努力将江苏建设成为"一带一路"战略实施先导区、国家东中西区域合作示范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高地、服务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的自由贸易区,为我省乃至全国增创开放型经济新优势作出新贡献。
郑焱沈和金世斌吴国玖古晶
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2015江苏省民生发展调查报告
2016年
民生是人们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全社会广泛关注的问题。2015年江苏省入户调查显示,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全省民生建设和民生质量不断提高,居民总体生活满意度指数为0.64,但在居民增收、子女教育、医疗卫生、养老、环境保护、食品安全等方面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推动民生建设迈上新台阶,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共享发展理念,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创新社会保障体制机制,增加公共服务供给,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
郑焱沈和金世斌刘亮亮
关键词:民生工作问卷调查
化危为机 江苏经济企稳向好——上半年江苏经济形势解读
2009年
上半年,江苏全力以赴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经济运行逐步向积极方向转化,呈现出“总体企稳、结构好转、内需上升、预期改善”的格局,经济形势总体上呈现“三个继续”,即:“经济增长继续回升,回暖基础继续巩固,发展信心继续提振”。我省经济运行好于全国平均水平、好于东部沿海省市、好于预期,预计上半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2%左右,高于全国平均增长速度4.1个百分点。
谢波徐金源江海洋
关键词:江苏经济地区生产总值经济运行经济增长
传统商业地产如何转型
2018年
商业地产是兼具交易和商务活动属性、用于满足人的更高层次需求体验的综合性不动产。近年来,我国传统商业地产经历高峰期后转向低谷,遇到了阶段性的发展瓶颈。由于受到市场低迷、电商发展、租金上涨、人工成本攀升等多重因素冲击,一些企业濒临倒闭。新时代的中国商业地产正处在变革整合、异彩纷呈的时期,消费模式亟须提档升级。传统商业地产商需把握好行业发展的趋势,创新思路,提前做好定位和转型规划。
吴国玖于珺建
关键词:商业地产商务活动市场低迷
从莱芒湖治理看太湖整治
1995年
太湖污染治理存在一个跨省、市的水域合作问题,需要有关方面相互协调。借鉴国际经验,从瑞士、法国两个国家对莱芒湖治理的成功经验中找出能为我所用的方法,对太湖水资源实行积极开发利用和合理保护。
袁锋
关键词:太湖治理湖泊污染污染防治
让创新创造的源泉充分涌流--南京江北新区全面深化改革的做法与启示
2020年
全面深化改革是接力新时代的关键一招。南京江北新区成立5年来,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落实改革先行的发展要求,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的政策优势,抢抓自贸区发展新机遇,做改革的探路尖兵,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改革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案例,推动新区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其主要做法包括从管理运行体制机制、营商环境、干部人事制度、生态文明建设和法治建设等方面加大探索力度,不断形成具有新区特点的创新制度安排。南京江北新区的主要做法对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全面深化改革进程,以改革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深层次矛盾问题,通过改革增活力、添动力具有深刻的启示意义。
卢爱国
关键词:营商环境软环境
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特征与实现路径
2022年
站在“两个一百年”历史交汇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目标。纵观世界现代化发展进程,无论是历史条件、时代主题,还是文化传统、政治体制,中国的现代化建设都有别于西方发达国家的现代化模式。
金世斌肖瑶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政治体制交汇点
完善仲裁制度 提升营商环境竞争力
2018年
仲裁作为调解纠纷的一种手段,具有公平自愿、程序简便、专家断案、一裁终局、成本低廉等优点,在商事领域被广泛接受。据统计,全球500强企业每年约80%的经济纠纷通过仲裁方式解决,仲裁已成为国际经济贸易纠纷解决的重要途径。
金世斌邱家林
关键词:仲裁制度环境竞争力全球500强国际经济贸易调解纠纷仲裁方式
深圳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2003年
关于信用建设问题,浙江、上海、北京、深圳等省市对此研究较早,有较好的经验,值得借鉴。本文结合深圳市社会信用建设的经验和研究成果,谈谈我省金融信用建设的一些问题。 深圳市有关部门对社会信用建设问题进行了总结研究,其成果与体会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政府在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组织和推动作用。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需要银行、工商、税务、海关、商检、社保、技术监督、公安、法院、企业等各方面的通力合作,因此。
马恩兵
关键词:信用建设社会信用体系
共2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