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师范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作品数:3,779 被引量:11,467 H指数:33 相关作者: 卢小泉 莫尊理 高锦章 康敬万 查飞 更多>> 相关机构: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天水师范学院生命科学与化学学院 兰州大学化学化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高分子材料重点实验室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理学 化学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牛奶样中的土霉素残留量 被引量:8 2010年 以铕离子(Ⅲ)掺杂类普鲁士蓝(Eu-PB)化学修饰铂电极为工作电极,基于铜(Ⅱ)-土霉素配合物对三联吡啶钌(Ⅱ)电致化学发光强度的增敏作用,建立了用毛细管电泳电致化学发光法测定土霉素的新方法。实验对毛细管电泳分离条件和电化学发光检测条件进行了优化。在最佳实验条件下,电致化学发光峰面积与铜(Ⅱ)-土霉素配合物的浓度在0.138~46.1μg/m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检出限为57.0ng/mL(3σ)。本法用于牛奶样中土霉素残留量的测定,加标回收率为95.5%(n=5)。 杨伟群 李玉杰 周敏关键词:毛细管电泳 电致化学发光 化学修饰电极 土霉素 铜(II) 羧基淀粉接枝聚合物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速率方程 被引量:17 1993年 以Ce^(4+)为引发剂,将丙烯腈接枝到高交联淀粉上,接枝产物再经皂化水解制得水不溶性羧基淀粉接枝聚合物(简称羧基淀粉).研究了羧基淀粉吸附重金属离子的动力学行为.实验结果表明,羧基淀粉吸附速率快,吸附平衡时间短,吸附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遵从Q/Q_∞=αt(1+αt)方程. 胡中爱 王雪峰 张伏龙关键词:重金属离子 双冠醚配位作用的热力学性质 Ⅴ.双(苯并-15-冠-5)与稀土(Ⅲ)硝酸盐在无水乙腈溶液中分子内夹心配位作用 被引量:6 1997年 本文用分光光度滴定法测定了双(苯并-15-冠-5)(1)与轻稀土(Ⅲ)硝酸盐在无水乙腈溶液中,20.0~35.0℃时分子内夹心配位作用的稳定常数,进而计算了配位焓和配位熵,并与母体苯并15-冠-5(2)的实验结果作了比较.化学计量法表明,所有稀土硝酸盐均与双(苯并-15-冠-5)形成了1:1的配合物.从热力学的观点,讨论了双冠醚分子结构、尺寸效应和空间构型等对配位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发现,双冠醚(1)对于Eu^(3+)具有较强的配位能力和配位选择性,Nd^(3+)次之.配合物的稳定性主要来自于熵的贡献. 刘育 戚爱棣 陈荣悌 张有明关键词:双冠醚 配位作用 热力学性质 可见光完全分解水光催化剂Bi0.5La0.5VO4的制备和表征 被引量:10 2009年 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了光催化剂Bi0.5La0.5VO4,用N2吸附-脱附、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紫外-可见漫反射光谱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并初步讨论了其能带结构.结果表明,Bi0.5La0.5VO4为BiVO4和LaVO4的固溶体,其禁带宽度约为2.70eV,对应的吸收边为470nm,负载Pt,RuO2和Pt-Cr2O3等后,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均有光催化活性.其中负载Pt-Cr2O3时,其光催化活性最高,可以在紫外光和可见光下完全分解水.在紫外光照射下,生成氢气和氧气的速率分别为28.86和14.34μmol/h.结果还表明,通过形成固溶体来调节价带和导带,是获得可见光响应光催化剂的一种可行的方法. 王其召 刘恢 袁坚 上官文峰关键词:钒酸铋 可见光 固溶体 石化企业周边儿童多环芳烃内暴露负荷的时间变异性 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研究空气低质量数多环芳烃污染对儿童内暴露负荷的影响,选取华南地区某石化企业为污染区,上风向15km处为对照区,在污染区和对照区各自选取一所小学中的80名儿童为内暴露采样对象,连续采集3d的尿样.研究石化企业多环芳烃污染对儿童内暴露负荷的影响以及多环芳烃内暴露的时间变异性.结果表明:3d中,污染区儿童羟基多环芳烃(OHPAHs)浓度的几何平均值为0.06~5.09μg/g;对照区儿童OHPAHs浓度几何均值为0.04~4.00μg/g.污染区儿童OHPAHs浓度略高于对照区,并且存在显著影响(P<0.05);除对照区2d以外,污染区与对照区儿童尿液中OHPAHs组成特征均表现出羟基萘>羟基菲>羟基芴>羟基芘的规律;OHPAHs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表明,只有污染区3d的OHPAH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P<0.01,R^2=0.74~0.97),污染区OHPAHs之间的相关性好于对照区;仅在污染区3d的1-羟基芘与其它OHPAHs单体之间均为显著性相关(P<0.01,R^2=0.82~0.95). 金梦 王梓 黎玉清 潘浪 贺德春 赵波 冯华关键词:多环芳烃 羟基多环芳烃 纳米多孔双金属氧化物在镍钛合金纤维上的原位生长及其对多环芳烃的选择性固相微萃取 被引量:4 2020年 采用阳极氧化法在镍钛合金(NiTi)纤维上原位生长了双金属氧化物纳米孔(NiTiONPs)涂层,通过扫描电镜(SEM)和能谱(EDS)考察了电解质组成和电压对形貌的影响。将NiTiONPs涂层的NiTi纤维与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器联用,研究了4种典型芳香分析物的萃取性能。结果表明,富含TiO2的NiTiONPs涂层对多环芳烃(PAHs)具有良好的萃取效率,尤其对苯并[a]芘的萃取选择性优于市售聚二甲基硅氧烷纤维和聚丙烯酸酯纤维。在优化条件下,PAHs的线性范围为0.05~200μg/L,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检出限为0.012~0.134μg/L。对单支纤维日内和日间分析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分别为4.0%~5.5%和6.0%~6.8%,使用分批组装的5支纤维分析的RSDs为6.4%~7.6%。实际水样分析的加标回收率为84.5%~111.5%。所制备NiTi纤维至少可重复使用250次以上,重现性好。 刘煜 安婵婵 张容 杜军良 王雪梅 杜新贞关键词:双金属氧化物 固相微萃取 多环芳烃 八月扎化学成分的研究 被引量:30 2004年 从八月扎(FructusAkebiae)中分离出13个化合物,并进行了分离纯化和结构鉴定,分别为1 monostearin(1),2 monoolein(2),1 monoolein(3),棕榈酸(4),1 acetyl 3 olein(5),1 acetyl 3 linoleoyin(6),β 谷甾醇(7),β 胡萝卜甙(8),常春藤皂甙元 3 O β 葡萄吡喃糖甙(9),常春藤皂甙元 28 β D 葡萄吡喃糖甙(10),常春藤皂甙元 3 O β D吡喃木糖基(1→2) α L 阿拉伯吡喃糖(11),常春藤皂甙元 3 O α L 吡喃鼠李糖基(1→2) α L 阿拉伯吡喃糖甙(12),常春藤皂甙元 3 O β D 葡萄糖吡喃基(1→2) α L 吡喃鼠李糖基(1→3) α L 吡喃木糖基甙(13).其中化合物1~6,9,10,12,13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何仰清 高黎明 魏小梅 阎海燕关键词:三叶木通 化学成分 三萜皂甙 两相合成疏水性离子液体包裹的金纳米粒子及其在胆固醇传感器中的应用 一种制备疏水性离子液体包裹的金纳米粒子溶胶(IL-capped AuNPs)的新方法,研究了其应用于胆固醇传感器的可能性.胆固醇氧化酶(ChOx)直接固定在离子液体包裹的金纳米粒子复合物材料上并用于修饰玻碳电极(GCE)... 董明君 南志汉 刘盼盼 薛中华 卢小泉 刘秀辉关键词:生物传感器 胆固醇 玻碳电极 金纳米粒子 电化学反应 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丙烯酸高吸水性复合材料的性能测试 被引量:14 2013年 在水溶液中,以丙烯酸(AA)、羧甲基纤维素(CMC)和聚乙二醇(PEG)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用辉光放电电解等离子体(GDEP)技术引发制备羧甲基纤维素/聚乙二醇/丙烯酸(CMC/PEG/AA)高吸水性复合材料。考察了温度、pH、盐浓度对复合材料平衡溶胀率的影响,初步研究了复合材料对染料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结果表明,CMC/PEG/AA高吸水性复合材料在30℃蒸馏水中的最大溶胀率达到1 115 g/g;该复合材料具有pH敏感性、盐敏感性和可逆溶胀-消溶胀开关行为;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量可达1 878.8 mg/g,吸附行为遵循动力学拟二级模型。 俞洁 杨格格 庞二牛 李芸 杨武 陆泉芳关键词:羧甲基纤维素 聚乙二醇 丙烯酸 高吸水性复合材料 功能材料 淀粉修饰荧光素材料测定三峡库区土壤和水体中的Fe^(3+)及其来源分析 2016年 基于金属离子的路易斯(Lewis)酸性和配位能力的差别,设计合成环保型修饰剂淀粉接枝的功能化荧光素。红外光谱和荧光光谱表征表明,该功能材料保持了荧光素的光学特性,利用材料的酸敏感特性建立了测定Fe^(3+)浓度的标准方法。采用光学探针方法测定三峡库区土壤和水体中的Fe^(3+)浓度,并根据测试结果分析库区的污染物来源,为控制污染提供了参考。 来守军 贾天明 关晓琳 林俊杰 杨季冬 陈星 左波关键词:淀粉 荧光素 三峡库区 FE3+ 荧光 污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