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

作品数:8,198 被引量:30,399H指数:38
相关作者:许岸高陈惠新刘冠贤郭汉明罗伟良更多>>
相关机构:惠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汕头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惠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机械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7,530篇期刊文章
  • 298篇会议论文
  • 133篇专利
  • 32篇科技成果
  • 1篇标准

领域

  • 7,761篇医药卫生
  • 74篇文化科学
  • 49篇机械工程
  • 44篇自动化与计算...
  • 23篇经济管理
  • 11篇哲学宗教
  • 10篇政治法律
  • 7篇轻工技术与工...
  • 6篇生物学
  • 6篇农业科学
  • 5篇建筑科学
  • 4篇社会学
  • 3篇化学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2篇金属学及工艺
  • 2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冶金工程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航空宇航科学...

主题

  • 983篇护理
  • 675篇疗效
  • 566篇手术
  • 415篇细胞
  • 398篇肿瘤
  • 376篇术后
  • 278篇老年
  • 276篇糖尿病
  • 275篇糖尿
  • 270篇骨折
  • 245篇慢性
  • 241篇干预
  • 237篇血管
  • 227篇疗效观察
  • 219篇综合征
  • 206篇静脉
  • 203篇超声
  • 200篇动脉
  • 198篇切除
  • 193篇蛋白

机构

  • 7,994篇惠州市中心人...
  • 210篇惠州市第一人...
  • 107篇汕头大学
  • 90篇中山大学附属...
  • 73篇广东医科大学
  • 53篇中山大学
  • 53篇南方医科大学...
  • 48篇南方医科大学
  • 42篇广州医科大学
  • 39篇惠州市人民医...
  • 38篇惠州市中医医...
  • 35篇惠州市第三人...
  • 32篇广东医学院
  • 32篇中山大学附属...
  • 26篇惠州市第二妇...
  • 25篇汕头大学医学...
  • 25篇惠州市第二人...
  • 23篇中国人民解放...
  • 22篇博罗县人民医...
  • 17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00篇许岸高
  • 118篇郭汉明
  • 103篇陈惠新
  • 100篇余志金
  • 99篇罗伟良
  • 95篇孟宏
  • 94篇刘冠贤
  • 85篇陈子林
  • 83篇黄玉良
  • 80篇刘集鸿
  • 72篇陈奇鸣
  • 72篇谢惠缄
  • 71篇凌红
  • 69篇蓝博文
  • 68篇谭志明
  • 68篇钟伟强
  • 65篇廖锦先
  • 65篇荆国杰
  • 63篇赵萍
  • 63篇杨清绪

传媒

  • 195篇中国实用医药
  • 186篇广东医学
  • 151篇中国医药导报
  • 140篇中国现代药物...
  • 135篇护理实践与研...
  • 129篇国际医药卫生...
  • 127篇中国医药指南
  • 120篇吉林医学
  • 118篇中国当代医药
  • 115篇现代诊断与治...
  • 114篇海南医学
  • 108篇中国基层医药
  • 107篇实用医学杂志
  • 106篇中国医药科学
  • 102篇内蒙古中医药
  • 102篇中国现代医生
  • 89篇实用医技杂志
  • 86篇临床和实验医...
  • 84篇齐鲁护理杂志
  • 79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66篇2024
  • 230篇2023
  • 230篇2022
  • 286篇2021
  • 349篇2020
  • 442篇2019
  • 331篇2018
  • 317篇2017
  • 367篇2016
  • 370篇2015
  • 405篇2014
  • 396篇2013
  • 359篇2012
  • 365篇2011
  • 426篇2010
  • 445篇2009
  • 329篇2008
  • 273篇2007
  • 436篇2006
  • 366篇2005
8,19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TSPO通过ERK1/2MAPK通路调控肝癌的增殖与凋亡
目的 在肿瘤的发生发展中,线粒体参与复杂的转录调控并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已知有许多蛋白定位于线粒体上,共同参与着线粒体相关的功能.其中研究较多和明确的有Bcl-2 和VDAC.
潘家浩陈东泰严俨曾维安
关键词:肝癌TSPO预后凋亡
NF-κB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鼠树突状细胞参与免疫耐受机制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NF-κB与系统性红斑狼疮鼠树突状细胞(DCs)参与免疫耐受机制的关系。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模型小鼠18只,随机分为激素组、NF-κB特异性抑制剂吡咯啉烷二甲基硫脲(PDTC)组及病理对照组,每组6只;C57BL/6小鼠6只作为正常对照组。病理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每天予等量盐水灌胃,激素组以醋酸泼尼松混悬液2 mg/(kg.d)灌胃,PDTC组以PDTC 70 mg/kg隔天腹腔注射,干预8周后处死所有小鼠,取骨髓干细胞分离诱导培养DCs,观察并检测DCs,检测混合淋巴细胞反应(MLR)后IL-10、IFN-γ水平。结果成熟树突状细胞(mDCs)与未成熟树突状细胞(iDCs)各组间比较:光镜下两者明显不同;流式细胞仪分析:iDCs激素组较病理对照组表面标志物CD80、CD86和MHC-Ⅱ下降(P<0.05),PDTC组较激素组、病理对照组、正常对照组表面标志物表达均下降(P<0.05);mDCs激素组较病理对照组仅CD86表达下降(P<0.01),PDTC组CD80、CD86和MHC分子表达均明显下降(P<0.001);MLR表明激素组刺激同种异体T细胞活化增殖能力下降(P<0.05),PDTC组较激素组明显下降(P<0.001);ELISA检测IL-10、IFN-γ表明激素组MLR培养上清液中IL-10、IFN-γ水平均下降(P<0.001),PDTC组较激素组明显下降(P<0.001)。结论系统性红斑狼疮鼠DCs参与免疫耐受机制可能与NF-κB有关。
李宁石咏军刘冠贤刘滢崔晓倪丽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树突状细胞免疫耐受
大脑中动脉慢性闭塞患者颅内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3
2013年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慢性闭塞颅内血流动力学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单侧MCA慢性闭塞患者65例为闭塞组,分为脑梗死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组和无体征组。经颅多普勒(TCD)检测双侧大脑前动脉(ACA)、大脑后动脉(PCA)峰流速,计算其比值(RVACA、RVPCA),并与健康组进行比较。闭塞组根据NIHSS分组,分析RVACA、RVPCA与NIHSS之间的相关性。结果闭塞组ACA、PCA流速及RVACA明显高于健康组(P<0.05);无体征组、TIA组RVPCA较健康组高(P<0.05);闭塞组RVACA、RVPCA与NIHSS呈负相关(P<0.01)。结论皮质软脑膜侧支吻合血管开放是MCA闭塞代偿的重要途径,其代偿程度与脑缺血预后密切相关。
陈惠灵何艳梁素琴
关键词:大脑中动脉闭塞侧支循环TCD缺血性脑血管病
老年人骨折的护理体会
2014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骨折的护理方法。方法:抽取收治的96例老年骨折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他们进行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各种临床并发症的护理以及康复功能锻炼。结果:96例老年骨折患者经过护理人员精心护理,除1例合并心脏病复发手术时死亡,其余全部痊愈康复出院。结论:对老年骨折患者进行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有利于缓解各种术后并发症,促进老年人身体恢复。
苏观富
关键词:老年人骨折护理
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心力衰竭107例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探讨老年人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发生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特点,分析患病作用机制。方法:对107例有慢性心力衰竭的老年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从临床特点、心功能不全的程度、并发症、治疗转归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107例病人占同期老年2型糖尿病人的29.3%,占同期因慢性心力衰竭住院病人的30.6%,与冠心病、高血压病常合并存在,陈旧心梗心衰29例,占27.1%。心功能不全程度Ⅱ~Ⅳ级患病人数相近。死亡9例,占8.4%。结论:老年2型糖尿病并冠心病患者的心力衰竭发病率高,应重视早期诊断规范治疗。
丘向艳
关键词:冠状动脉疾病老年人慢性心力衰竭
转铁蛋白受体单抗化疗药偶联物动脉灌注/栓塞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被引量:1
1998年
采用转铁蛋白受体单克隆抗体与表阿霉素或卡铂偶联物通过动脉灌注或栓塞治疗18例晚期恶性肿瘤。结果:9例肝癌中,完全缓角(CR)1例,部分缓解(PR)7例,无变化(NC)1例;3例肺癌中,PR2例,NC1例;其他6例中,1例壶腹癌及1例卵巢癌为CR,2例结肠癌术后复发及1例胰头癌术后复发为PR,1例肾癌术后腰椎转移为NC。无一病变加重,总有效率(CR+PR)达83.2%。病人治疗过程中,除一过性恶心、呕吐外,无特殊不良反应。
黄尧生程传虎许岸高凌红
关键词:转铁蛋白肿瘤栓塞疗法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病原菌耐药分析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病原菌分布及其耐药性。方法对本院呼吸科监护病房2008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机械通气>48h的97例患者中发生VAP的39例患者呼吸道分泌物细菌培养和抗生素耐药性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9例患者检出病原菌共分离出病原菌83株,其中G-杆菌68株(81.9%)、G+球菌10株(12.0%)、真菌5株(3.4%)。病原菌中前5位依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5株(18.1%)、大肠埃希菌13株(15.7%)、铜绿假单胞菌12株(14.5%)、阴沟肠杆菌10株(12.0%)、不动杆菌7株(8.4%)。G-杆菌前5位病原菌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等较为敏感,对阿莫西林、氨苄西林、多种头孢菌素等普遍耐药。病原菌由持续机械通气>72h的平均1.0种,>120h的平均2.2种,到>240h的平均3.5种,呈现随通气时间延长而升高的趋势。结论VAP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占优势,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为本院呼吸科VAP的主要致病菌;病原菌数量随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升高;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高,临床上应加强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廖瑜晖
关键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药敏试验病原菌
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对宫颈病变的诊断价值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探讨液基薄层细胞学检测(TCT)技术对宫颈癌前病变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宫颈病变患者1000倒,分别应用TCT(500例)检查及传统巴氏涂片(500例)检查。结果TCT法满意490例(98.0%),高于传统涂片法的440例(88.0%)(χ^2=3.987,P〈0.05);传统涂片法检查IIB~V级阳性50例(10.0%)低于TCT法的85例(17.1%)(χ^2=3.923,P〈0.05);TCT检查与病理活检的阳性符合率64.7%,明显高于传统涂片法的44.0%(χ^2=3.893,P〈0.05)。结论TCT技术明显提高了标本的满意率及宫颈异常细胞检出率,并且与组织病理活检有较高的阳性符合率,适合于临床推广应用。
朱淑玲武形彤
关键词:液基细胞学宫颈病变
腹腔G^+、G^-菌感染致MODS血清中炎性因子与预后的关系被引量:1
2010年
目的:探讨腹腔G+、G-菌感染致MODS患者血清中炎性因子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将2009年4月~2010年3月在本院综合ICU救治的27例腹腔G+、G-菌感染致MODS患者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分别检测两组第1、4、7天血清中IL-6、IL-8、IL-10、TNF-α浓度。结果:存活组血清中炎性因子IL-6、IL-10浓度水平呈持续下降趋势(P<0.05),而IL-8、TNF-α浓度变化不大(P>0.05);死亡组血清中炎性因子IL-6浓度水平呈持续上升趋势(P<0.05),而IL-8、IL-10、TNF-α浓度变化不大(P>0.05);死亡组IL-6、IL-10、TNF-α的浓度水平明显高于存活组(P<0.05)。结论:连续监测血清中IL-6、IL-10、TNF-α的浓度,对于腹腔G+、G-菌感染致MODS患者预后的判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瞿嵘杨思敏戴伟群叶初阳
关键词: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炎性因子预后
CRRT治疗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护理被引量:3
2011年
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是ICU经常收治的危重病症。腹腔严重感染致MODS治疗困难,病死率高。此类患者最关键是要清除和控制引起败血症的炎症介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RRT)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治疗。
戴伟群
关键词:CRRT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护理
共80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