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政法大学法律古籍整理研究所

作品数:233 被引量:404H指数:9
相关作者:李雪梅赵晶孙旭徐世虹南玉泉更多>>
相关机构:首都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84篇期刊文章
  • 4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2篇政治法律
  • 90篇历史地理
  • 23篇文化科学
  • 23篇文学
  • 4篇哲学宗教
  • 4篇社会学
  • 3篇经济管理
  • 2篇化学工程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50篇法律
  • 17篇秦汉
  • 16篇法制
  • 15篇清代
  • 15篇小说
  • 14篇碑刻
  • 9篇沈家本
  • 9篇司法
  • 9篇唐代
  • 9篇公文
  • 9篇汉简
  • 8篇唐律
  • 8篇明代
  • 8篇简牍
  • 8篇出土
  • 7篇文书
  • 7篇律文
  • 7篇金石
  • 7篇考古
  • 6篇史料

机构

  • 225篇中国政法大学
  • 3篇日本京都大学
  • 3篇首都师范大学
  • 2篇对外经济贸易...
  • 2篇明治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湖北大学
  • 1篇日本中京大学
  • 1篇郑州大学
  • 1篇内蒙古师范大...
  • 1篇山东政法学院
  • 1篇扬州大学
  • 1篇商丘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国家图书馆
  • 1篇日本关西学院...
  • 1篇岳麓书社
  • 1篇华夏研究院

作者

  • 39篇李雪梅
  • 29篇赵晶
  • 24篇孙旭
  • 18篇徐世虹
  • 12篇南玉泉
  • 11篇沈颂金
  • 9篇张蓓蓓
  • 7篇郭瑞卿
  • 7篇张小也
  • 6篇桂涛
  • 5篇沈厚铎
  • 3篇石洋
  • 3篇张平仁
  • 2篇张小锋
  • 1篇李明杰
  • 1篇吕立人
  • 1篇张雷
  • 1篇李均明
  • 1篇高敏
  • 1篇支强

传媒

  • 37篇中国古代法律...
  • 7篇政法论坛
  • 7篇法律文化研究
  • 4篇中国史研究动...
  • 4篇唐宋历史评论
  • 4篇中西法律传统
  • 3篇内蒙古大学学...
  • 3篇河北学刊
  • 3篇中外法学
  • 3篇文史哲
  • 3篇中国史研究
  • 3篇史林
  • 3篇北京科技大学...
  • 3篇中国法律评论
  • 2篇文史知识
  • 2篇齐鲁学刊
  • 2篇法学研究
  • 2篇上海师范大学...
  • 2篇学术月刊
  • 2篇图书馆理论与...

年份

  • 4篇2024
  • 7篇2023
  • 11篇2022
  • 6篇2021
  • 7篇2020
  • 10篇2019
  • 17篇2018
  • 17篇2017
  • 10篇2016
  • 22篇2015
  • 12篇2014
  • 17篇2013
  • 10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3篇2009
  • 5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12篇2005
2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明末拟话本小说家的地域意识被引量:3
2005年
明末拟话本小说家的地域意识呈分流态势,对前代话本小说家的地域意识,有发展,有革新,也有削减。这是由其不同的创作目的与创作方法决定的。
孙旭
关键词:明末拟话本小说
唐代《道僧格》再探——兼论《天圣令·狱官令》“僧道科法”条被引量:12
2013年
唐代不会存在并行不悖的两部规范宗教群体的法律,《道僧格》与《祠部格》之间应该是一种因唐格篇目嬗变而导致的继承关系,其中《道僧格》可能作为《贞观格》、《永徽留本司行格》、《永徽留本司行格中本》的一篇而存在,此后因道僧立位不分先后之诏的颁布及唐格卷数的变化,"道僧格"之名无法存在,且唐格的篇目渐次向以尚书省二十四司为名转变,《道僧格》最终为《祠部格》所取代。自近代以降,中日两国学者孜孜不倦地对早已佚失的《道僧格》进行复原,这些复原成果亦可为新的研究成果或新文献带来的新知所补正。至于《天圣令·狱官令》中的"僧道法",应该包括《道僧格》与宗教内律。
赵晶
西湖小说对杭州地域人格的摹写被引量:1
2005年
西湖小说主要从两个方面摹写了杭州地域人格特征:既有在发达商品经济影响下的浮华、诈伪,又有在优美湖山熏陶下的灵慧、高雅。它们对今天杭州地域人格的现代转换仍有借鉴意义。
孙旭
关键词:西湖小说
试论“古史辨”与考古学的关系被引量:3
2003年
"古史辨"推翻了旧的古史体系后,新的可信的古史只有建立在考古发掘所得新材料的基础之上,这是当时众多学者的共识。因此可以说,以古史重建为宗旨的考古学得以在中国迅速发展,主要得益于古史辨派。古史辨重在破,考古学偏于立,两者之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因果关系。
沈颂金
关键词:考古学古史重建
秦及汉初逃亡犯罪的刑罚适用和处理程序被引量:4
2020年
秦及汉初律令对逃亡犯罪的规定繁复而成体系。逃亡大体可分为一般逃亡和犯罪后逃亡二类。在刑罚适用上,一般逃亡的刑罚因逃亡者身份不同而各异,犯罪逃亡的刑罚是以本罪刑罚为基础,叠加亡罪刑罚后加以确定。在处理程序上,吏、民的一般逃亡不导致审判和追缉程序,刑徒或特别身份人逃亡的,区分亡罪刑罚轻重,分别适用审判并通缉的“论,命之”程序和审判并命令其出现、领受刑罚的“论,令出、会之”程序。犯罪逃亡的,以本罪刑罚为基准,分别适用“论,命之”和“论,令出、会之”程序,后一程序中未按规定领受刑罚的,以刑罚已执行时逃亡来论断其刑。在不同类型逃亡犯罪及司法程序的不同阶段自出的,有处以笞刑、本罪之刑减一等或本罪之刑叠加亡罪之刑后总减一等等不同减刑效果。
张传玺
关键词:逃亡
《唐六典》职官沿革注校勘举隅——兼论中古官制知识的传播与承继
2023年
《唐六典》职官沿革注系“检前史职官”编纂而成,在唐以前职官类著作佚失殆尽之后,历来颇受学者重视。宋人已把唐人撰述的唐以前职官制度史作为制度通史的一手史料来看待,但这一态度存在局限性。若跳出宋人成见,仔细考察《唐六典》的文本及其来源,关注唐人在编纂《唐六典》时如何获取前代官制知识,则可揭示出中古时期官制知识传播与承继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张雨
关键词:《唐六典》
公文书与唐前期司法政务运行--以奏抄和发日敕为中心
2020年
在唐前期,奏抄和发日敕都适用于司法政务中“流已上罪”的裁决,但从文书功能与处理程序来看,它们实际上是两种适用范围不同的公文书。作为常行公文,奏抄适用于律令格式已经做出明确规定的国家常行政务。由于已经具有法定裁决依据,官员实际上成为常行政务的最终裁决者。而作为“王言”,发日敕适用于基于身份制国家所带来的特殊问题或特殊案情,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本身所带来的超出既有法典规定的新问题。这些问题需皇帝以制敕临时处分。所以,发日敕更多地体现了古代中国君主意志作为法的渊源之根本要素,以及皇帝所具有的“终审”之权。
张雨
《世说新语》叙事对时间的模糊处理
2006年
《世说新语》叙事对时间进行了模糊处理,使时间的表达人文化、情感化,成为写意性叙事的一部分。
王秀红
元代法律碑刻要目及简释被引量:1
2009年
碑刻法律史料在从前的法律史学研究中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为了弥补这一缺憾,我近十年间一直在进行涉及法律事宜的历代碑刻的收集和整理工作,略有斩获。元代法律碑刻就是我曾较为关注的一个对象。从法律碑刻的存世量及形式、种类而言,元代都值得特别关注。
李雪梅
关键词:碑刻法律缺憾史学
略论沈家本的生活道路及其思想发展
1990年
沈家本,作为一位清末著名法学家,对他的法律思想及其法学成就,已多有论述。笔者作为沈家本的曾孙,拟从他的身世与生活道路探究他的思想发展与形成的脉胳,以此纪念曾祖沈家本诞辰150周年。沈家本生于鸦片战争暴发的年代,成长于中国封建帝国走向最后衰亡的时代。在这大变革、大动荡的时代,一切爱国的知识份子都在依据自己的认识,寻求着富国强民的道路,
沈厚铎
关键词:沈家本法律思想第二次鸦片战争富国强民中日甲午战争《马关条约》
共2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