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

作品数:6,621 被引量:29,460H指数:62
相关作者:冯晓青李建伟翟继光于文轩江平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西南财经大学财税学院清华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464篇期刊文章
  • 45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757篇政治法律
  • 951篇经济管理
  • 236篇文化科学
  • 109篇环境科学与工...
  • 52篇自动化与计算...
  • 44篇社会学
  • 23篇医药卫生
  • 18篇哲学宗教
  • 10篇历史地理
  • 9篇建筑科学
  • 9篇农业科学
  • 8篇文学
  • 7篇天文地球
  • 6篇艺术
  • 4篇自然科学总论
  • 4篇理学
  • 3篇矿业工程
  • 3篇电子电信
  • 3篇水利工程
  • 2篇生物学

主题

  • 1,019篇法律
  • 416篇司法
  • 387篇诉讼
  • 346篇民事
  • 332篇民法
  • 255篇法典
  • 245篇产权
  • 244篇权利
  • 242篇合同
  • 238篇侵权
  • 225篇知识产权
  • 214篇规制
  • 207篇民法典
  • 205篇权法
  • 185篇著作权
  • 183篇企业
  • 175篇反垄断
  • 167篇义务
  • 156篇赔偿
  • 152篇行政

机构

  • 5,915篇中国政法大学
  • 62篇中国人民大学
  • 42篇中国法学会
  • 31篇北京大学
  • 26篇中央财经大学
  • 25篇清华大学
  • 24篇西南财经大学
  • 24篇中南财经政法...
  • 20篇中国社会科学...
  • 17篇中山大学
  • 16篇西南政法大学
  • 14篇湖北省统计局
  • 12篇北京航空航天...
  • 12篇武汉大学
  • 12篇湖北省政协
  • 1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1篇北京市高级人...
  • 10篇湘潭大学
  • 9篇对外经济贸易...
  • 8篇北京工商大学

作者

  • 199篇冯晓青
  • 129篇李建伟
  • 97篇翟继光
  • 80篇于文轩
  • 73篇王灿发
  • 58篇李蕊
  • 58篇郑佳宁
  • 53篇李永军
  • 52篇施正文
  • 49篇李显冬
  • 46篇曹明德
  • 45篇李响
  • 44篇胡静
  • 42篇赵红梅
  • 42篇翁武耀
  • 40篇戴孟勇
  • 40篇薛克鹏
  • 40篇赵旭东
  • 39篇王涌
  • 37篇刘继峰

传媒

  • 242篇研究生法学
  • 99篇中国政法大学...
  • 87篇法大研究生
  • 83篇法学杂志
  • 75篇黑龙江省政法...
  • 70篇公民与法(法...
  • 68篇中国法学教育...
  • 60篇世界环境
  • 53篇财政监督
  • 47篇邵阳学院学报...
  • 44篇政法论坛
  • 43篇政治与法律
  • 41篇税务研究
  • 39篇法学
  • 39篇法律适用
  • 38篇暨南学报(哲...
  • 38篇法学论坛
  • 34篇知识产权
  • 34篇经济研究导刊
  • 33篇中国法学

年份

  • 59篇2025
  • 326篇2024
  • 333篇2023
  • 342篇2022
  • 381篇2021
  • 339篇2020
  • 282篇2019
  • 248篇2018
  • 232篇2017
  • 280篇2016
  • 236篇2015
  • 290篇2014
  • 322篇2013
  • 354篇2012
  • 278篇2011
  • 316篇2010
  • 299篇2009
  • 201篇2008
  • 231篇2007
  • 218篇2006
6,62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制度功能的类型化被引量:2
2024年
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作为反垄断法上一项新型实施机制,功能定位在规范层面尚不明确,在学术研究层面存在分歧和单一化定位倾向。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对反垄断法所保护的“公共利益”的复杂性认识不充分以及民事公益诉讼在公共利益保护机制体系中的定位不明。基于“客观公益-主观公益”分层和“强客观公益-弱客观公益”分类,反垄断法所保护的“公共利益”包括“市场竞争”这一客观公益和消费者、竞争者两类主观公益;并且,“市场竞争”系“强客观公益”。与公共利益的分层相呼应,公共利益保护的多元机制也可以分为以保护客观公益为中心的“社群体系”实施机制和以救济个人利益和主观公益为中心的“市场体系”社会化实施机制。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既需要定位为“社群体系”中与反垄断行政执法“相互补充”的客观公益保护机制,也应当定位为“市场体系”中替代代表人诉讼的主观公益和个人利益救济机制,也可以同时定位于“社群体系”和“市场体系”中发挥前述两种功能。类型化构造反垄断民事公益诉讼的功能定位,灵活组合其与其他相邻的公共利益保护机制,有助于促进反垄断法上多层次、多类别公共利益和法益体系保护效果的最优化。
缪慧
美国专利法的历史特点及其启示
本文阐述了美国专利法的发展历程。其特点是在200多年里专利法连续稳定发展,并根据社会需求及时调整,确认和保护专利的合法权益。同时,立法、行政、司法三者协调发展,共同保障专利法的对现实社会经济需要的适应性。  根据对美国专...
杨利华
关键词:专利法权益保护法律制度
文献传递
我国未注册商标先用权制度之探究被引量:2
2013年
当今世界,商标确权主要存在使用取得和注册取得两种制度,而未注册商标的存在正是注册取得制之应有之义。然而,商标的生命在于使用,商标因使用而实现其价值和功能。注册取得制在给予注册商标所有人以商标权保护的同时,不应损害在先使用的未注册商标所有人的正当利益。因此,采取注册取得制的国家,一般规定了未注册商标的先用权制度。而我国在此方面的立法缺失,则直接导致了司法判决的混乱局面。因此,有必要借鉴各法域之经验,对我国未注册商标先用权制度予以构建。此次《商标法》修改中增设未注册商标先用权规定的做法应予肯定,但在此基础上,仍有必要从操作层面等方面予以进一步完善。
邵冲
关键词:注册制未注册商标在先使用先用权
小议非全日制用工超时性质问题
2018年
非全日制用工已成为当今社会一种普遍的用工形式,对于企业灵活用工、降低成本以及劳动者灵活就业具有重要意义。现行法律仅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工作时间进行了规定.但对非全日制用工超时问题和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加班问题没有做出规定。导致实务中非全日制用工超时劳动争议频发。如何正确合理地认定非全日制用工超时的性质问题.不仅可以为解决此类纠纷提供法律依据.而且对非全日制用工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胡彩肖
关键词:非全日制用工灵活就业现行法律劳动争议法律依据
试论经济审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
1991年
经济审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是近年来出现在审判机关和审判工作人员中的一种错误执法思想。它破坏社会主义法制,危害社会安定,助长不正之风,影响国民经济发展和“四化”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列举它的表现形式,论清它的严重危害,采取必要措施进行彻底根治,对于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统一和尊严,对于稳定社会秩序,对于保障经济活动的正常进行,对于加强人民法院的廉政建设,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 经济审判中的地方保护主义(以下简称地方保护主义)是指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领导和审判工作人员在处理经济纠纷案件中,特别是在处理较大的诉讼案件时。
连莲
关键词:经济审判经济纠纷案件社会主义法制廉政建设经济利益
论司法解释权与审判权被引量:6
2006年
本文在对我国现行规范性司法解释与个别性司法解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立法解释替代规范性司法解释,以判例替代个别性司法解释的观点。
杨秀清
关键词:审判权立法解释
统一和分离:罗马法所有权观念的演变被引量:1
2006年
所有权的概念蕴含丰富的意义。作为现代大陆法系所有权观念的源头,罗马法回应了体系化和社会现实的要求,通过对规范目的、立法技术、价值取向和功能等方面不断的完善和选择,确定了现代意义的统一所有权概念。本文从完全所有权和分割所有权的对立传统入手,进而分析了所有权在法典中的地位、所有权的归属价值和利用价值的冲突、以及所有权的自由和义务的调和等问题,揭示了私法上所有权概念的不同面向。
李欣宇
关键词:所有权权能
签署直销合约前宜先辨契约类别
2007年
中国《直销管理条例》的颁布已经过去一年有余了。其中有诸多条款都意在保护直销员的利益,然而,我们直销员是否意识到了,抑或是真的利用了法律给予的权利来维护自身权益呢?通过一年的观察,笔者发现仍然有列法律理解不透,运用不当的事情发生,尤其在与直销企业签署合作协议方面,没有弄清楚状况就胡乱签署的,大有人在。
王燕
关键词:合约契约管理条例自身权益法律
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的哲学和经济学基础被引量:2
2008年
公司社会责任是当前西方讨论的比较热烈的课题,其产生和发展有着深刻的理论和现实依据。本文主要从哲学和经济法的角度来分析公司社会责任理念的理论基础。
范世乾
关键词:社会责任正义利益相关者
简论虚假陈述民事责任认定中的因果关系推定被引量:5
2009年
本文通过描述和分析贝斯克公司诉莱文森一案,提出了在虚假陈述导致的投资人受损的情况下,对信息披露义务人承担民事责任时的因果关系实行推定原则,然后讨论了因果关系推定的理论基础——"欺诈市场"理论。在考察完美国证券市场上因果关系推定后,对我国的证券法规中关于因果关系推定的规定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王志岗
关键词: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因果关系推定
共59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