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新药筛选中心
- 作品数:54 被引量:174H指数:7
- 相关作者:林黎琳周宇波苏明波李娜武艳琪更多>>
-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浙江大学华东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 含氮苯氧茚酮类衍生物及制备方法和用途
- 本发明提供含氮苯氧茚酮类衍生物,是对苯氧茚酮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优化后的苯氧茚酮类衍生物经抑制乙酰胆碱酯酶和丁酰胆碱酯酶活性测试表明,不仅抑制乙酰胆碱酯酶活性明显增强,而且对乙酰胆碱酯酶具有优良的选择性,更加适合于早老...
- 盛荣胡永洲李静雅林肖
- 文献传递
- 诱导性多能干细胞的低基因组稳定性使非同源末端连接增加
- 2019年
- 背景与目的诱导性多能干细胞(induced pluripotent stem cells,iPSCs)和胚胎干细胞(embryonic stem cells,ESCs)具有许多共同特征,包括相似的形态、基因表达和体外分化谱。然而,iPSCs的基因组稳定性远低于ESCs。在本研究中,我们研究了iPSCs中DNA损伤修复的改变是否为其具有更大诱变倾向的原因。方法将小鼠iPSCs、ESCs和胚胎成纤维细胞暴露于电离辐射(4 Gy),导致双链DNA断裂。照射4 h后使用全基因组重测序评估DNA损伤修复的保真度。我们还分析了分别源自iPSCs或ESCs的小鼠的基因组稳定性。结果照射后,与胚胎干细胞和胚胎成纤维细胞相比,iPSCs具有较低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有更多的体细胞突变和短片段插入缺失。iPSCs有更多的非同源末端连接DNA修复和更少的同源重组DNA修复。源自iPSCs的小鼠比ESCs小鼠以及C57对照小鼠的DNA损伤修复能力更低。结论本研究结果部分表明,iPSCs的低基因组稳定性及其在体内的高致瘤性是由DNA损伤修复的低保真度所致。
- Minjie ZhangLiu WangKe AnJun CaiGuochao LiCaiyun YangHuixian LiuFengxia DuXiao HanZilong ZhangZitong ZhaoDuanqing PeiYuan LongXin XieQi ZhouYingli Sun
- 关键词:基因组稳定性DNA损伤修复IPSCSESCS
- 组蛋白去乙酰化酶6(HDAC6)抑制剂分子水平高通量筛选模型的建立被引量:2
- 2012年
- 旨在建立分子水平HDAC6小分子抑制剂的高通量筛选模型,用于新型HDAC6特异性小分子抑制剂的发现。建立HDAC6的昆虫表达系统,分离纯化HDAC6蛋白,利用底物Boc-Lys(Ac)-AMC对纯化的HDAC6进行测活,并对测活体系进行优化,以SAHA为阳性抑制剂,确定适合高通量筛选的酶及底物浓度,反应时间等。首先构建HDAC6昆虫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转入昆虫细胞中表达,并利用GST亲和柱纯化获得较高纯度的GST-HDAC6融合蛋白;建立体外HDAC6分子测活方法,表明昆虫表达的GST-HDAC6融合蛋白具有去乙酰化酶活性,并通过对多种参数优化使得Z’因子达到0.60,表明分子水平的HDAC6小分子抑制剂高通量筛选体系成功建立。
- 张玥苏明波周宇波
- 关键词:小分子抑制剂高通量筛选
- 23-羟基白桦脂酸的30位羟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对天然活性化合物23-羟基白桦脂酸进行结构修饰,寻找新的抗肿瘤候选化合物。方法:将23-羟基白桦脂酸3,23位羟基经乙酰化保护以及28位酯化得23-羟基白桦脂酸酯,再与间氯过氧苯甲酸进行环氧化反应,开环及脱保护得到目标化合物。用MTT法进行抗肿瘤活性的测定。结果:所合成的新化合物6a-e和7a其结构均经过红外光谱,质谱和核磁共振氢谱确证。目标化合物6a-e的抗肿瘤活性在多个细胞系中高于23-羟基白桦脂酸。结论:23-羟基白桦脂酸的衍生物6e可作为比较有潜力的候选化合物进一步进行抗肿瘤活性研究。
- 毕毅徐进宜吴晓明叶文才袁胜涛张陆勇
- 关键词:环氧化反应抗肿瘤活性
- 7-烷基醚类illudalic acid类似物的合成及LAR抑制活性研究(英文)被引量:1
- 2010年
- 为了获得更强的活性和更好的选择性,基于构效关系合成了一系列7-烷基醚类illudalic acid类似物。这些化合物对人源白细胞共同抗原相关蛋白(LAR)显示亚微摩尔的抑制活性,其中15e的IC50达到180 nmol.L?1。它们是迄今发现的最强效的LAR小分子抑制剂。这些类似物除了对高度同源的PTPσ外,对蛋白酪氨酸磷酸酯酶(PTPs)家族的其他成员均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其中化合物15f对LAR的选择性是对PTP1B抑制活性的120倍。这些强效选择性抑制剂的发现具有重要意义,既可以作为LAR的研究工具同时可能成为II型糖尿病的治疗剂。
- 凌青周越洋蔡正良张亚徽熊兵马兰萍王昕李欣李佳沈竞康
- 关键词:类似物构效关系
- Rutaecarpine衍生物的合成及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被引量:2
- 2006年
- 目的合成新的rutaecarpine衍生物并对其抗血小板聚集活性进行研究。方法先合成rutaecarpine,再进行N-取代反应,合成目标化合物,并测试所合成化合物的体外抗血小板聚集活性。结果与结论共合成6个未见文献报道的新化合物,它们的结构经1H-NMR和MS确证。初步体外药理实验结果显示:有4个新化合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强于母体化合物rutaecarpine。
- 刘青郑伟桑海婴陈建兴
- 关键词:药物化学化合物制备化学合成抗血小板聚集
- 2`,3`-二氢螺[环丙烷-1,1`-茚]-2-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公开了式(I)2',3'‑二氢螺[环丙烷‑1,1'‑茚]‑2‑胺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II经Witting反应,得到III,乙酸铑催化重氮乙酸乙酯与III环丙烷化反应得到IV和V,水解,Cur...
- 于丽芳周宇波吴嫣然计悅阳石英沈岽皓苏明波李佳杨帆汤杰
- 文献传递
- 外周阿片Mrg受体:镇痛药物作用的新靶点被引量:2
- 2005年
- Mrg受体(Mas-relatedgenereceptor)是一类新发现的G蛋白偶联受体,包括多个亚型,主要分布在与痛觉产生和传导有密切关系的背根神经节和三叉神经节区域,属于外周阿片受体家族。研究表明,Mrg受体参与痛觉的感受和调节等生理功能,有望成为镇痛药物作用的新靶点,受到国际医药界的高度关注。文章概述了Mrg受体的基因定位、组织分布、配体分类和信号通路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 严庞科谢欣王明伟
- 关键词:伤害性感受镇痛药物信号转导
- 中国新药研究开发现状被引量:23
- 2004年
-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健康状况与生命质量已经成为我国新时期社会发展的重大课题。人口老龄化和农村医药市场的拓展为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成长空间。经过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自主的创新药物研究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以提升国际竞争力为导向,医药产业正在实现由仿制为主向创新为主的历史性转变。
- 黎陈静陈丹仪陈凯先王明伟
- 关键词:新药发现医药产业生物技术
- 一种5-(1H-吲哚-3-亚甲基)-1,3-噻唑烷-4-酮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
- 一种5-(1H-吲哚-3-亚甲基)-1,3-噻唑烷-4-酮类衍生物及其合成方法和应用,以乙醇和或水为溶剂,将取代2-取代亚氨基-1,3-噻唑烷-4-酮与1H-吲哚-3-甲醛在哌啶催化条件下,回流反应,通过分子间脱水缩合反...
- 孟歌王梅葛维娟张解和李佳李静雅高立信